“價格戰”結束?大牌餐飲開始漲價了
來源/餐企老板內參
撰文/內參君
01
一些頭部品牌開始“漲價”了
第一批打價格戰的品牌,開始悄悄“漲價”了。
進入四季度,一些變化正在悄然發生。前不久,有消費者開始在社交平臺上發出怒吼:“西少爺9.9的酸辣粉呢!!還我!”在打開西少爺點餐小程序后,發現情況正如“怒吼”所言。
10月30日,西少爺微信公眾號發布一條“上新”推文,在隨后更新的菜單中,菜心、蓮花白等新品登場,點餐小程序界面也更替為新版,從“9.9降價大紅報”變為了“ABCB套餐組合”。
而此前限時登場的9.9元系列單品,及其他“折扣套餐”,已全部下架。
與此同時,陷入“漲價”謎團的頭部品牌,還有火鍋界“老大哥”海底撈。
12日,有陜西網友表示,發現在海底撈的點菜系統中,不再有半份和整份的區別,只顯示“份”。并以撈派脆脆毛肚為例,以前的價格是80元/整份和40元/半份,而調整后變為了58元/份。
隨著該聲音不斷發酵,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二位,累計閱讀量沖擊億次。根據當事門店回應,稱“因為顧客點半份比較多,所以門店首發實驗,現在一份約等于之前的半份。”
緊接著,海底撈官方也下場回應,表示:“半份菜并沒有取消,考慮到消費者對小份菜的偏好,海底撈在個別門店試點,以原本半份菜的份量和價格來統一菜品規供應規格。”
不止西少爺及海底撈,被不少人稱之為此輪“價格戰的源頭”庫迪,也在悄悄漲價。
早先,庫迪曾多次推出“超低價活動”,不止有8.8元促銷政策,全新單品均可使用,更在聯名活動期間上線過0.1元咖啡的政策。
但如今,不僅劃線價全部上調1-2元,8.8元的促銷政策已逐步調整至9.9元,熱門單品更是直沖15元,引發不少業內人士直言:庫迪的“低價策略”面臨屢戰屢敗。
不過一些頭部品牌的漲價,也并不意味著這場“價格戰”接近尾聲。
02
別急,“價格戰”并未結束!
仍有很大一部分品牌在探索極致性價比,不斷打出“新低價”策略。
前陣子,南城香在部分門店上線小火鍋新品,37.8元的套餐里面,含有一份原切肉(牛肉或羊肉)、鍋底,蔬菜和小料自助,其中蔬菜有8種食材,其供應時間在下午16點之后。
30元極致性價比的火鍋體驗,讓不少消費者自發為其宣傳,門店中更是肉眼可見多了一批“火鍋種草者”。
另外,南城香上半年也以早餐優惠套餐,加入“價格戰”行列。現磨豆漿和粥品3元無限續,打造早晚兩餐性價比餐飲,有網友感嘆,“本以為3元無限量飲品夠狠了,這次的小火鍋更狠。”
而頭部火鍋大佬的海底撈,盡管剛剛受到“漲價減量”聲討,但其月前推出的高性價比小火鍋子品牌嗨撈,依然被不少消費者歡呼、種草。
作為海底撈的平替,嗨撈定價在人均60元-80元左右,更低的價格,依然維持著有保證的品質,店里的菜品是冷鏈直供,整個門店裝修風格基本能看到海底撈的影子,讓網友直呼:這價格,比呷哺呷哺小火鍋的性價比更高。
就連消費者嘴里“高貴的星爸爸”,也開始在各大生活服務類平臺上,出現19.9元一杯的促銷活動。從這些活動合作可以看到,星巴克并不是沒有加入咖啡低價戰的想法,而是悄悄地,不敢張揚,以大家看到、秒殺到就是賺到的形式加入了。
除此之外,在今年下沉擴張的品牌中,茶飲品牌甜啦啦的“低價高質”策略,也相當驚人。
公開數據顯示,其全國門店已經超出6000家,并且加快深入下沉市場的開店步伐。據實地觀察,僅在五線城市的某個農村市集,就已經陸續有兩三家甜啦啦新店開業,門店滲透足夠下沉,甚至超過蜜雪冰城。而在“質價比產品”層面,甜啦啦也已經推出8元超牛牛油果、超紅車厘子和清風茉白鮮奶茶三款產品,在“高質價比產品”的路上越走越深。
不過,做性價比的前提,也需要品牌投入更多成本和精力,讓利給消費者的同時,更要對門店經營的盈利數字有精確判斷,以防出現營收虧損、閉店的結局。
畢竟,用低價促銷活動引客流,本質上還是“資本游戲”。倘若大牌漲就跟風漲、大牌降就跟著降,小餐飲人只會“死得更快”。
對于更多中小餐飲人而言,“打價格戰”雖能在短期內吸引顧客進店,一時間門店生意爆棚,但如果不加節制,反而容易引起反噬。
03
深陷“價格戰”的中小餐飲人夾縫求生,“垂死掙扎”
這不,在11月17日,長沙主營生蠔、羅氏蝦等海鮮的蠔力士創始人“曉軒哥”,就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稱:“我們玩不起了!決定停業,在這里跟大家道個歉。
本想借158元海鮮放題活動吸引客流,沒想到活動第一天就虧了一萬多元,建議已團券但未消費的顧客去平臺退款。”
無獨有偶,不少小餐飲人都接連發出類似的聲音。
一位河南燒烤店老板表示,“鄭州的燒烤生意,今年卷得非常厲害。營收、客流甚至不如前三年。那些生意好的門店,都是具有極致性價比,且有煙火氣的門店。為了增強競爭優勢,我們也會定期推出一些便宜的新品。”
另一位經營面館的老板表達,則更加激烈,“大家卷的一塌糊涂!推活動、做降價套餐……現在很多店生意都不好,所以大家只能靠低價引流,造成越來越卷的狀態。
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贏,那大家就一起‘干’吧!”
某五縣縣城的餃子店店主也稱,“今年生意太難做,客流要比往年減少大概一半,每天閑的無所事事,以前是養家糊口的主要經濟來源,現在也只是勉強維持生計罷了。
人家頭部餐飲品牌降價,有資本,我們餃子小店的定價已經足夠低,沒法再降,一旦漲價人們就不來吃飯了,難上加難啊。”
另一位深諳“資本之道”的前互聯網大廠高管,今年入局餐飲,投入50萬開了一家火鍋店,卻不足半月、虧損30萬、匆匆閉店。
他告訴內參君,剛開業做打折活動拉人氣,確實很不錯,但自己店活動結束后,隔壁很多家新開業的火鍋店,直接把價格達到了68元四人火鍋套餐。
“我做不出來更低價了,如果再低價,要么自己虧本、要么昧著良心偷工減料。今年餐飲太難做了,真卷不動。”
04
“不想倒閉,就別輕易打價格戰”
一位在這場“價格混戰”獨善其身,眼見小白起落的15年餐飲老炮,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別輕易卷入“價格戰”,大牌有資本、小白有精力,哪個你也玩不過。
有時間和打價格戰的頭部、小白“互懟”,不如好好研究自己的菜單,調整套餐組成,把利潤菜品盡可能做多,引流菜品盡可能做大,讓消費者認為在你這里既有新鮮感,又能占便宜,才是“打價格戰、做性價比”的核心。
對于那些始終堅持做品質、品牌的餐飲企業而言,十年、二十年以來,一直堅持產品品質和品牌口碑,雖然人均定價并不低,但卻用高品質打動消費者,實現品牌的基業長青。
嘉和一品創始人劉京京認為,“性價比不是價格戰,而是更好的品控,更優的效率,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更實惠的價格,真正把顧客放在第一位。”
在珮姐老火鍋傳承人顏冬生來看,原則是要嚴格控制大量打折類的營銷活動,做促銷、打價格戰的內卷行為不可取,堅持做品牌,減少門店對打折的依賴,才能更長久。
05
黎明前!餐飲即將“觸底反彈”?
今年,餐飲人的生意到底有多艱難?問題的答案任誰都能說上幾句。
盡管從數據和餐飲人的感受來說,如今餐飲業確實仍在面臨“客流少、客單價被拉低、生意難做”等諸多困境,但已經不少餐飲老板,開始發出新的呼喊聲:
餐飲業即將觸底反彈。
“11月是餐飲的底,雖是倒閉潮,也是黎明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