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美妝TOP10強變了
出品/聚美麗
撰文/Age
當行業還在為珀萊雅達成“中國本土首個營收破百億的美妝公司”成就而歡呼的時候,國貨美妝上市品牌公司營收TOP10強格局已悄悄改變——
10強名單上,“中國高端彩妝第一股”毛戈平空降TOP5,上任新CEO的上海家化跌落10強;
珀萊雅蟬聯TOP1,以107.78億,一舉打破國貨美妝上市品牌公司營收的百億天花板;
TOP3中,上美以超60%的增幅繼續高增長,成功躋身TOP2;
巨子生物首次沖進TOP5,以近60%的高增速,位至TOP4;
國貨十強的上榜門檻提升到近25億,2024年榜單變動情況與過去數年間對比,動蕩較為激烈。
更值得關注的是,相比三年前,頭部前五的席位確實已發生一輪更迭:
以上美股份、巨子生物、毛戈平為代表的企業,以超30%的增幅跑到前面;華熙生物、貝泰妮等企業,或以雙位數下滑,或以增收不增利,共同來到調整蓄力期,期待下一輪爆發。
珀萊雅之下,國貨單品牌的“50億”天花板
細數國內美妝市場這兩年,單品牌規模的增長是肉眼可見的。
以2024年來看,珀萊雅作為國貨美妝上市品牌公司營收TOP1,其主品牌珀萊雅在持續領跑單品牌規模的時候,也將其整個國貨美妝品牌的營收天花板刷新到85.81億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珀萊雅品牌和其他頭部品牌的營收,是存在斷層的。其余品牌中,2024年最高營收還是和珀萊雅品牌有近30億差距,最高營收達到50億+。不過,如韓束、可復美、丸美等品牌都是展現出了較高的增長潛力,實現業績新高的。
具體來看:
韓束首破50億大關,達到55.91億元。其中,以80.9%高增速達成業績新高的韓束,其實是TOP10中,已披露數據主品牌實現最高增長的品牌,單品牌業績僅次于珀萊雅;
薇諾娜、可復美,位列40億陣營。其中,2024年可復美營收實現近20億增長;
丸美在10+億營收徘徊多年后,終于以31.69%的增速,首次突破20億大關。
而在集團化道路上,雖然進程緩慢,但頭部企業們是一直在做的。比較值得關注的是:
2024年,彩棠的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依然以11.91億元,領跑第二梯隊子品牌;
頤蓮、戀火PL、可麗金,有望突破10億大關。其中,或是內部由于PL戀火內部出現主理人變動,本身體量也達到一定規模,及外部環境中的彩妝賽道內卷,其在2024年的增速有一定下滑,由此前的超100%變為40.72%,但也實現9.05億營收。
其他規模尚小的子品牌中,珀萊雅旗下營收超1億的品牌梯隊,擴大為5個品牌,以“眼部彩妝專家”為心智打造的品牌,原色波塔新晉入列。其中,以增速來看,上美旗下的newpage一頁,領跑子品牌,高達146.3%。
但總體而言,以主品牌撐起企業營收,還是行業現狀。目前TOP10強中,子品牌的營收普遍還在5億營收以下的位置。
線上穩中突破,線下一片“跌倒”
在當下國貨美妝品牌企業的銷售結構中,線上渠道的重要性是無可替代的。
就以披露線上線下渠道營收情況的TOP10企業來看,珀萊雅、上美、丸美、貝泰妮、福瑞達、巨子生物、水羊股份七家企業,線上渠道營收占據總營收50%以上。
尤其是珀萊雅、上美和水羊股份,三者由線上渠道創造的營收,是高達90%以上的。其中,珀萊雅集團線上渠道占比最高,達到95.06%,實現102.34億元營收。
而這兩年,珀萊雅、上美、巨子生物、貝泰妮等頭部企業,其實是都接連表明了布局線下渠道的計劃。
如,珀萊雅在一二線市場開百貨柜臺,同時持續開展線下快閃店;巨子生物、貝泰妮主走專業網點渠道,兼顧線下新渠道擴張;福瑞達在布局線下直營店和加盟店的同時,依靠化妝品專賣店、商超和經銷商拓展線下渠道。
但總體的進展上,大家都還相對緩慢。以2024年看,如在線上晉升百億的珀萊雅,線下渠道在提出“重啟”之后,還是下滑的。相對情況較好的是丸美、毛戈平兩家企業,2024年在線下渠道實現超兩位數增長。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毛戈平。它是披露相關數據的TOP10中,在線下渠道實現最高增速的企業。并且,它線上和線下渠道的營收是少數相對平衡的。
據財報顯示,2024年,毛戈平線下渠道以21.6%的增速,實現19.49億營收;并且,線下直銷是其線下渠道的主要銷售來源,達到17.57億元,主要系2024年每個專柜的平均銷售額增加。
2024年,是上美宣布重返線下的元年。通過開拓與狐貍小妖、KKV、調色師、三福等新零售渠道的戰略合作,同時,入駐上海虹橋高鐵站、北京南高鐵站、杭州東高鐵站,打造“線上引爆+線下提貨”的創新模式,上美在線下渠道實現8.5%的增長。
科研競賽激烈,但2億還是一道門檻
在科學競爭成為行業新發展主線的大背景下,美妝企業對于科研的重視也在增強。
同比2023年來看,當年TOP10強的總研發費用投入為15.59億元,2024年新TOP10強的總研發費用提升到17.53億元。
以多年領跑研發費用TOP1的華熙生物來看,在2024年,其以4.66億的投入,將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比例,拉高到了8.68%。其次,則是貝泰妮。在2024年投入2.95億研發費用,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比例達到5.87%。
不過,TOP10中對于研發費用的投入情況還是差距較大的。
2024年,除卻華熙生物和貝泰妮,其余TOP10強中,研發費用基本位于2億以內,水羊股份、丸美、毛戈平的研發費用投入還不足1億。
但研發費用的穩定增長,還是幾乎貫徹在所有TOP10強的財報里的。這種投入,也正讓TOP10強的科學競爭力持續增強。具體來看:
在新原料備案上,貝泰妮、上美、福瑞達、水羊股份等陸續都有成果出世。其中,貝泰妮是2024年美妝企業備案新原料數量之最。
據悉,2024年全年由美妝品牌企業申請的新原料為29款,貝泰妮占據9款,且均為特色植物來源的原料,包括了短莛飛蓬提取物、荔枝草提取物、南方紅豆杉籽油、南方紅豆杉嫩枝提取物等。
在專利的新增上,華熙生物、福瑞達等則是處于領跑地位。2024年,華熙生物新申請專利94項,新授權專利32項;福瑞達新授權專利為64項(發明專利42項)。
在研發中心的建設上,2024年也是相對有進展的一年。珀萊雅、貝泰妮、毛戈平、逸仙電商等都各有動作。
如,珀萊雅于2024年在法國巴黎成立歐洲科創中心;貝泰妮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實驗室樓建成投入使用,聚焦制劑創新的日本創新研發中心正式運營;毛戈平正計劃建設杭州研發中心,預期于2026年底完工及開始營運;逸仙電商全球創新研發中心在上海正式開幕等。
2025年“比難更難”?頭部席位格局或還存在變量
近兩年,由于大環境影響,中國化妝品企業其實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寒冰期。2024年,是很多人預期中“比難更難”的一年。
并且,不看大環境,就看行業本身,隨著中國化妝品產業越來越成熟,美妝行業的生意正往更加專業和復雜的方向前進,生意難度持續攀升,行業走到了一個以科研、渠道運營、營銷等系列綜合能力進行較量的時刻。
而這種環境變化、競爭難度升級等,其實讓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充滿著變數。
如,在大家都在說,中國美妝市場已經進入集中度提升、競爭格局固化階段的時候,上美以“ALL IN抖音”和“套盒式打法”的成功,宣告了頭部前五的席位還未確定;2024年,“中國高端彩妝第一股”毛戈平的上市,讓頭部企業的競爭又再次掀起風浪......
除卻上市企業,自然堂、歐詩漫、百雀羚、卡姿蘭等未上市的老牌企業業績穩健,不斷革新;花西子、HBN、谷雨、橘宜集團、佩萊集團、縉嘉集團等新勢力企業也都在奮力追趕,其中如谷雨已在2025年啟動上市流程。
未來,無論是哪派企業,都需要不斷演進不斷迭代,從過往生存經歷中汲取養分,才能讓自己留在行業主流牌桌上,之后才有可能,發展成為跨越地域、超越種族的超級集團。
2025年,在珀萊雅成功突破百億的行業新起點下,國貨美妝品牌企業的頭部席位競爭或還充滿變數......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