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食品飲料賽道32輪融資超45億,咖啡投資高潮再迭起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
撰文/Lucie
據Foodaily每日食品不完全統計,2023年3月,食品飲料賽道共發生投融資事件32輪,總金額超45億,其中,咖啡連鎖品牌「Au Cafe」、「DEAR BOX盲盒咖啡」、新茶飲品牌「舞莓娘」、餐飲品牌「吉祥餛飩」等10起融資未披露金額。
環比2023年2月,3月食品飲料行業的投融資數量、金額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融資數量增長了近40%,融資金額則遠超2月,增長超過了470%。
3月食品飲料投融資概況
從3月融資數量來看,咖啡投資高潮再迭起,融資數量最多,共融資10輪,共拿下4億多融資,不過有6輪都未披露金額。
其中「隅田川咖啡」一個品牌就完成了數億元C輪融資,由沂景資本、建德國控領投,不二資本、啟明創投跟投。
從融資金額上看,飲料賽道登頂榜首。
事實上,本月飲料賽道共融資三輪,創新型草本飲料「搖8下」完成天使輪融資,未披露金額;益生菌氣泡飲料品牌「蓋是英雄」也完成了百元級別的天使輪融資,這兩輪的金額并不高。
而OATLY在3月中旬公布2022年全年年報,財報指出,2022年全年,Oatly在亞洲市場的銷售量增長32%;在恒定匯率下,全年的收入增幅為26%。
同時OATLY公布了融資公告,根據協議,Oatly將向新老投資者出售價值3億美元的可轉換票據,并從對沖基金Silver Point Capital LP處獲得1.25億美元的擔保定期信貸安排,獲得了共4.25億美元的新融資。
另外,從3月的融資總數量及金額來看,2023年的食品飲料賽道的融資正在復蘇。
不過融資輪次上,天使輪/種子輪的占比仍高于A輪,且3月仍有3輪IPO上市階段融資,包括已上市的OATLY在3月的股權融資。
一個是達勢股份,其是達美樂比薩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3月28日,達勢股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數據顯示, 截止2022年12月,達美樂比薩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9800家餐廳。
另一個為喬治香頌,3月30日,來自新疆烏魯木齊的新疆和睦家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的實質控股公司Chanson International Holding(香頌國際),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其目前業務是通過在中國和美國的連鎖店提供烘焙、季節性和飲料產品,在新疆運營33家“喬治·香頌”品牌連鎖店、在美國紐約運營2家門店,同時在數字平臺和第三方在線訂餐平臺上進行銷售。
從融資金額上看,項目金額在3000萬元(含)以下的占比仍是最高,占比為37%;但3月的億元融資項目數量有所增加,占到19%。
在6起過億項目中,除小咖主為新品牌外,OATLY是上市階段的股權融資;達美樂中國為IPO上市,公開發行融資。
其余三起億元融資都在更成熟的品牌上:隅田川成立于2015年,至今已經融資到C輪;新徽菜時尚連鎖企業「小菜園」創辦于2013年,截至目前已在安徽、江蘇等上百個城市擁有超過400家直營門店,2022年營收近40億元;黔莊酒業由貴州茅臺鎮“王茅”品牌創始人王秉乾嫡傳后人重建于1983年,是一家以生產醬香型白酒為主,集產、研、供、銷于一體的大規模綜合性企業。
咖啡投資高潮再迭起、新故事“花樣百出”
從數量上來講,3月份咖啡投資開啟再次“狂飆”。
據Foodaily每日食品不完全統計,2022年,咖啡賽道共融資31輪,且2022年底和2023年前兩個月,咖啡融資少之又少。
而2023年僅用3月就完成了2022年咖啡融資數量的三分之一,共融資了10輪。
相同之處在于,其一是精品速溶咖啡的融資在2021年之后就一直在減少,2022年的融資數量僅個位數,3月也只有兩起。
「嗨罐咖啡」成立于2022年,近日完成天使輪融資,更專注在云南特色咖啡的研發上,主打便捷即飲、好玩好喝的功能性咖啡,融資后也是持續深耕云南咖啡豆供應鏈渠及咖啡新品研發。
「隅田川咖啡」被曝獲得了數億元C輪融資,近期亦有一些指向隅田川咖啡庫存和線下渠道銷售情況的負面消息傳出。不過該消息未被證實,但渠道力是當下很多新消費品牌的痛處,此次隅田川也表示,融資金額將用于將持續升級產品研發和線下多渠道拓展,同時也將不斷加強品牌營銷與團隊建設,進一步提升用戶對隅田川品牌的認知度。
其二是融資更多為線下連鎖咖啡店,且區域性、中小型連鎖性明顯,3月更是強調咖啡產地、創意模式。
從2022年的咖啡店投資開始,區域性品牌更受到青睞,當然投資金額并不會很高。
在3月份8輪的咖啡連鎖融資中,大多數為區域中小型連鎖品牌,如Au Cafe是深圳本土咖啡品牌;小咖主則是在過去一年多時間,以長沙為中心,輻射華東、華南、華中多地,相繼開出20余家咖啡門店。CLOVES COFFEE四葉咖則在云南開出40多家門店,2022年年底才走出云南,今年年初在貴州省開出三店;輕卡鹿目前的營業地點只在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
同時這些咖啡品牌試圖講出更多的新故事,來做出差異化,主要集中在咖啡產地和創意模式上。如Au Cafe致力于打破咖啡固有“深烘”和“苦”的印象,主打“花果香型咖啡”,也會在包裝材料上選擇更為環保的可降解玉米淀粉材質和竹纖維材質等;悠小咖UPLAYER則主打谷物咖啡,讓谷物與食材的巧妙結合;輕卡鹿、一口十一主打咖啡與面點烘焙搭配組合。
另外,在當下咖啡市場都在搶占云南咖啡產地時,小咖主則以非洲咖啡為特色,非洲直采咖啡豆;DEAR BOX盲盒咖啡則以“咖啡+盲盒+禮物”的潮玩模式展開,以“萬物皆可盲”為概念,打破傳統咖啡飲品店的刻板定義。
總之,咖啡市場的火熱已成行業共識,但到底下沉市場有多大市場?中國式咖啡應該是什么樣的?瑞幸模式能走多久?咖啡市場還有哪些超車機會?這些問題都還未真正被驗證,中國咖啡市場還需要更多實踐、時間。
餐飲連鎖,老店更易突圍
數字信息時代,標準化、連鎖化,已成為全球餐飲業的大趨勢,中國餐飲市場更是如此,從資本投資風向亦能看出些許。
過往兩三年間,資本在選擇餐飲標的是,雖然抱著該品類更容易連鎖化的目的,如剛需高頻的小吃快餐,牛肉拉面的火熱便是驗證。
但連鎖誘人、單店模型好似也并不難,但有差異化的、規模化的標準化,并不簡單。如何在產品上區別于其他品牌?如何確保連鎖門店、產品、服務的標準化?如何高效管理門店、團隊?以何種速度擴張才是最佳方案?都是餐飲企業在連鎖加盟中必須思考的,否則可能一朝付之一炬。
所以我們能明顯看到,資本在餐飲投資時的慎重和改變,如經歷時間驗證的成熟品牌、占領品類賽道缺口的品牌......
例如吉祥餛飩、小菜園并非新品牌。前者1999年誕生,成立已有23年,如今已在全國 120 多個大中城市建立了吉祥餛飩連鎖經營網絡,連鎖規模達2000+家門店;后者在前文已提到,已在安徽、江蘇等上百個城市擁有超過400家直營門店,2022年營收近40億元,2023年還將加速擴張,預計公司門店數量將超過500家,營業收入將跨越50億元。
而豆校長旗下主打產品為榴蓮臭豆腐,林堡堡則是雞蛋漢堡,兩個品類賽道過往都以“小車”為單位,且長期存在于小吃街,易被年輕人接受,但無品牌優勢,且兩個品牌都以小店為主,以林堡堡為例,每家門店占地面積大概十平方米左右,另外林堡堡創始人林瑋煜曾在對外采訪中表示,目前「林堡堡」有12家門店,門店產品累計銷量達12萬單,累計營收突破200萬。
總之,餐飲復蘇是大趨勢,都要把過去三年失去的搶回來,但對于品牌來說,競爭會更加激烈,如何才能做出屬于自己的好生意模型,這很重要。
“規;蛟S很容易,但打造有差異化的規模,卻很難,但確是品類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
以下為3月食品飲料投融資數據匯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