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味兒淡了的雙十一未來會是怎樣?
第13個雙十一,無論是人們從野性增長的狂歡中逐步恢復了理性,還是多渠道多方式分化了熱情,今年的雙十一,給人的感覺就是-業績在增長,氛圍卻冷清。
“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不眠不休決戰到天明”,這種景象似乎要追憶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時無論是商家備貨、倉儲發貨、物流配送,在極短的時間內都是一次人生的大考。似乎發貨慢、收貨晚,本就是它的屬性,甚至爆倉也在可理解的情理之中。
隨著大眾消費需求的提升和消費能力的持續釋放,2021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61133億元,同比增長23.2%。而雙十一期間,據天貓官方數據,已有382個品牌在天貓雙十一的成交額超過億元。如今的雙十一狂歡節已從單純的打折優惠衍生出了更多的玩法,看看今年天貓發布的雙十一作戰圖,堪比三年學業后的高考。
可以說今年是雙十一最多元化的一年,各個新型消費平臺崛起,直播帶貨已悄然成為默認的主流一員,在以點淘、抖音、快手為首的直播電商中,截至2021年11月1日0時至11月11日6時,交易額達655.26億元,淘寶破億直播間35個,破千萬直播間392個。
“在如此大的熱情背后,是應該冷靜應對行業發展的思考,是長期關注質量服務的渴望”。
狂歡味兒淡了的雙十一未來會是怎樣?還會有黑馬攪局嗎?還會出現逆天的奇跡嗎?從五胡亂華時代跨越到大唐盛世,確定性越來越高,不可測性越來越低,商家心智越來越成熟,雖然那個草根江湖的歲月已經一去不返,但13年的雙十一,的確給消費者和商家帶來了熱情,同時也為后端倉配服務升級創造了條件。
經歷了13年的雙十一趨于平淡,但跨越了世紀的倉配物流行業,卻煥發了全新的能量。雙十一常態化已經必然結果。“沒有別的路,就是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面對逐年增長的業務量,想要確保時效和服務質量,科技力量將為整個行業注入新活力,促使物流服務再登新臺階。
從早期的7天收貨、3天送達到如今的次日、次晨甚至當日,讓全世界都見證了中國速度。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日全國共攬收快遞包裹5.69億件,同比增長28.54%。交付的“快”不單純只是工具化的便捷,更是基于數字化的分配及改造。以智能算法為支撐,智能軟硬件的線上線下閉環運作,將多種場景解決方案融入到實際的生產運營中,在不同環節,不同場景為雙十一加速。
各大倉配物流企業也紛紛通過科技的力量,進一步提升整體時效及服務質量,保證每一次大促都有不同的提升。
發網智能分揀線,在此次的雙十一大促中能量盡現,所見即所得的供應鏈SaaS系統優勢盡顯。在發網嘉合三倉的庫內針對美妝類客戶的中小件揀選中,通過揀選智能化算法及商品銷量的大數據分析,實現將高銷量SKU商品推單上智能流水線,其余產品結合半自動線的方式,實現最佳揀選效率與成本的融合,該線在此次的大促中讓整體成本降低40%,人工減少70%,揀選效率可達每條生產線1000單/小時,人效提升115%。
在效能極速提升的背后,發網的智能算法一直在飛速的運算中。儲位平衡算法和上架算法,讓每一個貨品上架都有據可依。動態計算使約90%的訂單能通過流水線揀選。過去傳統的揀選人員70%的時間浪費在了揀選的路上,而在發網自動線,每個揀選人員完成的揀選活動范圍均不超過2平米,極大提升了效率。
物流時代的發展一日千里,當快遞小哥手拿包裹按響你門鈴的那一刻,這個包裹已經經歷了無數道領先全球的科技流程。
未來的雙十一會怎樣,需要大家拭目以待,但未來中國的倉配物流一定會成為世界的翹楚,中國速度,一定能不負所托。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