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密“性感帝國”的危機
出品/子彈財經
撰文/許蕓
你還記得當年火遍全球的“維密大秀”嗎?
世界級超模穿著維密內衣、揮著翅膀作為“維密天使”走秀,并邀請頂級歌手來表演,在T臺上販賣著時尚與性感。而在大秀停辦的3年時間里,低調了許多的維密究竟發生了什么?
眾所周知,在女性意識崛起的今天,“悅己”風潮正讓女性內衣市場格局重塑——強調塑形、性感的鋼圈內衣已不再吃香,舒適型內衣成為新主流,催生諸如Ubras、蕉內、內外等新品牌,吸引了大量資本和消費者的注意力。
而步下“神壇”的傳統內衣品牌為了更好地存活,紛紛打響了變革戰役,加速自我進化。就連一向強調“性感”的維密,也從關注“他”想要什么轉向關注“她”想要什么,推出了大量舒適型內衣。
在經歷變革之后,曾一度陷入破產危機、謀求賣股求生卻以失敗告終的維密似乎重新煥發了生機,但在女性內衣“瘋狂內卷”的年代,維密的生存危機真的終結了嗎?
1
維密不再只有性感
一向給人性感印象的維密變了,這在其店面上有直觀體現。
「子彈財經」在北京市朝陽區內多家維密專賣店內看到,與幾年前相比,店內已經不再是性感型內衣的天下。
以位于世貿天階的維密專賣店為例,店內既有維密主品牌內衣、美妝產品,也有其旗下PINK系列內衣產品,舒適型或設計偏保守的內衣占據了大部分陳列位,而性感內衣的陳列區不算大。
不過,從店員介紹來看,性感類內衣其實并不少,不過并未完全陳列出來,而是放在陳列位下的抽屜內收納。
顯然,在通過更換代言人、啟用大碼模特和跨性別模特、推出更多舒適型產品以及婚嫁系列、運動系列產品等改革舉措后,維密仍在有意識地弱化自己原本較為單一的“性感”標簽,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消費需求。
但維密長期以來塑造的性感形象并沒那么容易改變,在「子彈財經」與多位男性、女性交流對維密的印象時,其中的大多數人仍然認為維密主要賣的是性感內衣。更有聲音認為,買維密是穿給另一半看的,也就是“悅人”——這顯然與如今盛行的女性“悅己”風潮相悖。
不過,維密用戶、“95后”海歸佳佳(化名)并不同意這種觀點,“我單身很久了,但還會買美美的內衣穿,這樣自己心情也會好,而且維密有很多舒適的款式與少女款式,可能沒有那么性感,我覺得維密做得還是比較全面的!
佳佳告訴「子彈財經」,她購買的維密內衣價位在每件400-1000元不等,“一年會買兩次,每次都會買很多?钍狡蚴孢m款與聚攏性感款,但個別款式可以兼顧舒適、性感和聚攏,體驗還是挺好的。”
“設計新穎,穿著體驗好”是維密吸引佳佳購買的地方,“維密品牌確實影響力也比較大,而且國內店面分布的比較廣比較容易購買到。”但在她看來,維密也有不足之處:“內衣上的標簽太厚了,頁數太多,尤其是內褲,我經常會在剪標的時候把內褲剪破!
一位在維密店內為母親挑選內衣的“90后”女性徐倩倩(化名)告訴「子彈財經」,她原本對維密也只有“性感”的印象,“從維密秀上看,維密的內衣款式都很性感,甚至有些類型偏情趣內衣類,但我個人對內衣偏向保守,所以之前都沒進過維密的店!
公開資料顯示,自1995年起,維密每年都會舉辦一場全球矚目的時尚內衣秀“維密秀”,而自2015年以來,維密秀的收視率開始下滑——2018年由美國廣播公司ABC播出的維密秀收看觀眾人數僅為327萬,遠低于巔峰時期的2030萬。
2019年,由于收視率連年下跌及維密業績下滑,維密正式宣布停辦維密秀,這從側面反映了維密“性感帝國”所遭受的危機。
2020年,可謂是維密的“至暗時刻”。疫情之下,維密母公司L Brands集團宣布在2020年永久關閉北美的250家維密門店;維密英國公司因疫情關閉所有門店,并宣布進入破產程序。
維密也一度淪落到被出售的地步。2020年2月,L Brands集團宣布,將以5.25億美元的價格,將維密55%的股權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Sycamore Partners。不過,兩個月后,Sycamore Partners卻反悔,向法院申請終止了已達成的收購協議,維密試圖“賣股求生”的計劃最終以失敗告終。
危機之下,維密不得不走上變革之路。2020年4月,維密官宣楊冪為亞洲區品牌代言人,被大眾視為與“性感”不搭邊的周冬雨則成為其大中華區品牌代言人。
代言人的變更不僅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大量討論,也全面釋放了維密與性感“解綁”的信號。
在維密請楊冪和周冬雨做代言人、甚至楊天真也成為維密品牌摯友引發大量討論后,徐倩倩感覺到,維密的變革力度挺大,也開始嘗試購買維密的產品,“我平時主要是買PINK系列,維密LOGO字母肩帶款和水鉆肩帶款等一些設計比較時尚的也都有買,夏天搭配露肩的衣服穿會比較好看。”
可見,在經歷撕掉“性感”標簽的改革后,維密在消費者中的固有印象正在慢慢改變。那么,如今的維密活得怎么樣?
2
維密復蘇?
賣股求生失敗后的維密,在今年8月,帶著維密內衣、維密美妝及內衣品牌PINK三條產品線作為獨立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一度走衰不被資本看好的維密,在沉寂兩年后雄心依舊,交出來的成績單看起來似乎也已擺脫了“至暗時刻”。
近日,維密交出了2021年第三季度(截至2021年10月30日的13周,下同)成績單。
第三季度,維密實現營收1.0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27億美元下降約15%;調整后的營收為9750萬美元,同比增長11%。年初至今(截至2021年10月30日的39周,下同)維密營收為5.36億美元,而去年同期,該項數據為-4.89億美元。
圖 / 維密公告
第三季度,維密總銷售額達到14.4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53億美元相比增長了6.5%,但與2019年同期15.78億美元的銷售額相比下降了8.6%。
年初至今,維密實現總銷售額46.09億美元,同比增長39.1%,不過,與2019年同期的總銷售額50.33億美元相比還是下降了8.4%。
這其中原因,與維密自2019年第三季度以來,凈關閉約260家公司運營的門店有關。
圖 / 維密公告
盈利方面,2021年第三季度,維密的凈利潤為7521萬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43億美元;調整后的凈利潤同樣為7521萬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7256萬美元。
年初至今,維密實現凈利潤約4億美元(按最新匯率約合25.57億元),遠高于去年同期的-3.55億美元,成功扭虧為盈。
圖 / 維密公告
從數據可直觀看到,維密已逐漸擺脫疫情的不良影響,消費者也并未放棄維密,且目前其業績主力軍仍是北美市場。
2021年第三季度,維密在北美地區實現銷售額9.2億美元,約占總銷售額的63.86%;年初至今占比約為62.7%。
據「子彈財經」了解,維密在其大本營美國市場,擁有極為豐富的線下渠道,這是維密得以在美國市場占據大量市場的基石。截止10月30日,維密公司經營的店鋪總數有830家位于美國。
而維密當前的難題在于,其在北美地區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
圖 / 維密官方
據Coresight Research發布的報告,維密在其大本營美國的市場份額已從2013年的31.7%下降至2018年的24%,且正遭受Thirdlove和Savage x Fenty等新興競爭對手的挑戰,這些小品牌的市場份額已從2013年的28.1%增長到2018年的36.2%。
另據歐睿國際和NPD集團的消費者跟蹤服務數據,到2020年春季,維密在美國女性市場的份額已降至16%。
因此,維密若無法找尋到業務增長的第二區域,仍固守北美陣地,就不利于公司的進一步擴張。
3
第二增長曲線是什么?
事實上,維密未嘗不想開拓海外市場。
從維密公司經營的商店總數來看,截止2021年10月30日,維密共經營919家店鋪,較1月30日減少14家。除830家位于美國外,有26家位于加拿大,進入中國市場已四年有余的維密在大中華區經營63家店鋪。
其中,大中華區-美容及配飾店鋪數量為36家,大中華區-品種齊全僅為27家,而這些店鋪,大多集中于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
圖 / 維密公告
由此來看,維密的第二大重點區域在大中華區。
據媒體報道,維密計劃到今年年底將中國的門店數量擴大至80家。維密首席執行官Martin Waters也在今年7月表示,維密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并嘗試更為本土化的運營管理方式。無論從產品到營銷,維密中國本土的經營團隊都將掌控更多的控制權。
不過,2021年1月30日到10月30日期間,維密在大中華區凈增的店鋪數量只有一家。
相較于市場份額相對集中的美國女性內衣市場,中國女性內衣市場份額極為分散,仍然是一片尚待開拓的洼地。
據Euromonitor數據,2020年中國女士內衣行業Top10企業中,愛慕和日本迅銷(優衣庫母公司)均占據了2%的市場份額位于前列,都市麗人、匯潔股份分別占據1.5%、1.2%的市場份額,其余6家企業的市場占比均未超過1%。
而在這其中,并沒有維密的位置。
不過,對比國內女性內衣代表性企業來看,維密的盈利能力顯然要更強一些。目前,愛慕股份、匯潔股份都已披露其1-9月的財報數據,二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59億元、2.60億元,兩家之和尚不及維密年初至今(截至2021年10月30日的39周)約合25.57億元凈利潤的五分之一。
“中國的內衣市場高度分散,這是個好消息,意味著維密不會遇到單一競爭者!盡artin Waters曾表示。
然而,分散的市場也意味著激烈的競爭,尤其在近幾年UBRAS、內外等新品牌崛起,傳統內衣品牌都市麗人、愛慕股份紛紛轉型以及一些服裝品牌推出女性內衣產品線的形勢下,維密要攻下中國市場并非易事。
2021年第三季度,維密來自國際地區(包括大中華區、與英國特許經營商店、批發銷售和公司經營的商店相關的特許權使用費(合資前))的銷售額為1.14億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28億美元,在總銷售額中的占比約7.95%,同樣低于去年同期的9.45%。
年初至今,維密來自國際地區的銷售額3.23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89億美元,但在總銷額中的占比僅為7.01%。
圖 / 維密公告
從這項財務數據來看,對中國市場野心滿滿的維密似乎并未掀起太大水花。
而從今年雙十一期間的數據來看,維密在能夠觸及更多消費群體的中國線上渠道的表現也并不出色。
今年雙十一期間,更偏重線上銷售渠道的中國女性內衣新品牌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數據顯示,11月1日當天,新品牌占據了更多席位,Ubras內衣旗艦店、BANANAIN蕉內旗艦店和NEIWAI內外官方旗艦店。
傳統品牌優衣庫官方旗艦店、貓人服飾旗艦店占據了第三、第五的位置,曼妮芬官方旗艦店、愛慕官方旗艦店等傳統品牌也在前十名范圍內,維密官方旗艦店只排名第19位。
在內衣市場新品牌接連涌現、競爭加劇的當下,維密在加速自身革新的同時,也該考慮在業務上用“兩條腿走路”。
從維密上市公司體系內涵蓋的業務來看,維密美妝或許是最有希望成為維密“第二條腿”的業務。
據「子彈財經」了解,維密的美妝品類包括香水、香氛、沐浴乳、身體乳等。從公開資料來看,維密并未單獨披露美妝業務的收入。媒體報道顯示,2015財年(截至2016年1月30日),維密品牌銷售額為76.7億美元,其中維密的化妝品業務銷售額為1億美元(約6.7億元)。
不過,維密的美妝產品目前并未有內衣產品那般的影響力,也沒有什么爆品,更多還需要內衣品牌力的帶動。
從社交媒體上的討論來看,香味持久算是維密美妝產品的一大賣點,不過,對此消費者反饋褒貶不一。
佳佳告訴「子彈財經」,她很多年前買過維密的香水和身體乳,當時覺得味道很甜很好聞,現在會覺得味道有點廉價,體驗感一般。
25歲的王昕(化名)則認為,維密的身體乳不怎么好用,原因是留香時間太長,而帶金色閃粉的乳液也讓她擔憂會堵塞皮膚毛孔。
“我喜歡的明星用過維密帶閃粉的身體乳,聽說非常香,夏天涂也很好看,誰不想香香的呢?所以我也跟風買來試試,順便買個禮盒送人。”一位在維密三里屯專賣店選購的年輕女性張婷(化名)告訴「子彈財經」。
圖 / 張婷購買的維密身體乳
「子彈財經」注意到,在該店內,維密美妝產品占據主流,僅有少量內褲、睡袍等產品。
在張婷看來,和Olay等日化用品品牌的身體乳比起來,維密的身體乳、沐浴乳一瓶一百多元,售價并沒有高出多少,碰上雙十一套裝禮盒活動價也比較實惠,“維密品牌還挺有名的,送人送維密會覺得比較浪漫,但如果送大眾日化用品品牌的身體乳就會覺得過于接地氣!
不過,美妝賽道與內衣賽道一樣擁擠,獨立后的維密能在這個賽道跑出什么樣的成績,仍待觀望。
4
結語
當前的女性內衣市場,新銳品牌涌入野蠻生長、老品牌謀求轉型,推動內衣市場不斷地更新迭代。
變革年代也是洗牌時刻。作為“性感”消費年代的代表性品牌,在內衣消費往“舒適”轉變的風潮之下,維密一度陷入巨大危機,被外界唱衰。但對于國產新銳、傳統內衣品牌而言,維密的轉型和營銷、品牌力的塑造仍然值得學習。
相較于手握內衣、美妝業務的維密,我國內衣品牌大多仍停留在內衣、家居服的單一賽道,并未向更多領域延展,這也是困局所在。
當下,如同謀求塑形、性感的年代般,舒適型產品的同質化問題也已日漸擺上臺面,女性內衣賽道依然擁擠,機會之下仍舊危機四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