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萬達廣場開業 面積達47萬平米
今天,萬達廣場開業,12個主力商家及數百品牌集體亮相,宜昌新的城市標桿揭開蓋頭。這個只花了18個月時間建造,面積達47萬平方米城市綜合體,將給宜昌帶來什么?
九碼頭的涅槃重生
76歲的張中玉,一位普通的宜昌老人。在勝利二路附近已經居住了一輩子的他,至今腦海里經常浮現以前九碼頭的繁華景象:砍價聲、吆喝聲、“棒棒”們的號子聲……
解放后,宜昌城區修建的第一條水泥路勝利一路,也就在這里。對于張中玉這樣土生土長的宜昌老人而言,勝利一路到勝利二路這不到100米的路程,幾乎承載了他一生所有回憶,“曾經這里是多么的繁華,人如潮水,沉寂了那么多年,如今繁華大幕又將開啟,不過樓房更高了、燈光更亮了、馬路更寬闊了!”
曾經的恒昌、江海建材市場吸引著八方來客,堆積成小山的貨物隨著川流的車輛,駛向縣市和周邊地區。現在金都批發市場從事建材生意的老商戶金先生告訴記者,那時的江海、恒昌市場非常熱鬧,雖然市場規劃布局不善,走道狹小,商品檔次較低,但老城市商業中心的地理位置,依然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客流。
隨著步行街商圈的興起和鐵路壩商業中心發展,九碼頭商圈的風頭逐漸消落,低矮的平房、曲折的小巷,風塵仆仆的外出務工者在這里吃上一份盒飯,轉身踏上旅途。
明珠終有拂塵日,只待有識之士來。2009年3月初,宜昌快速引進中國商業地產“航母”萬達集團,投資20億元建設宜昌萬達廣場,平地起高樓,宜昌迅速刮起“萬達”旋風。
來自山東的韓先生7年前在宜昌定居,自從在南北天城買了房子后,這幾年來一直感受著九碼頭的變化,從建材市場的熙熙攘攘到建筑工地的機器轟鳴,再到萬丈高樓平地起。看著萬達廣場前工人們正在沖洗地面,這個已過而立之年的外鄉人開始慶幸當初在南北天城購房。
入夜,萬達廣場的樓群霓虹閃爍,張中玉老人說,“站在這里,真有一種時空如夢的感覺,似乎只是閉上眼睛瞇了一下,舊碼頭已經變成了現代化的大廣場。”
“金扁擔”拉動居民消費
上接鐵路壩商圈,下引五一廣場商圈,萬達廣場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猶如一根扁擔,挑起沿江經濟帶。一位萬達工作人員說,這根扁擔前應該加上一個“金”字。
宜昌萬達廣場除了居住部分外,商業部分完全是根據未來區域和城市新中心供需缺口確定了休閑、娛樂、文化等業態組合。走進萬達廣場,想購物,有步行街、精品購物中心,各種商家應有盡有;想看大片,家門口就有領先全國的萬達影院;想就餐,中餐、西餐、咖啡、小吃,紛繁、多樣的餐飲場所近在咫尺。沃爾瑪、杰之行、艷陽天、德莊、國美……許多宜昌人日常生活消費必去之地,萬達一網打盡。這種經營商家的組合保證了24小時循環經濟圈的形成。
此外,一些在國內享譽盛名,但并未在二三線城市普及的知名企業,也對宜昌萬達廣場青睞有加。如亞洲最大的化妝品專賣店集團香港莎莎的宜昌店今天與萬達廣場同時開業,香港莎莎的公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宜昌萬達廣場得天獨厚的優越地理位置和時尚前沿的經營理念,滿足了香港莎莎一貫重視的提供舒適愜意的“一站式”化妝品購物環境的需求。據了解,莎莎目前只在中國內地6個城市開設了店鋪,即北京、上海、蘇州、天津、武漢、宜昌。
萬達廣場3公里的半徑內,有10多個新社區,輻射人口將達數十萬人。家住廊橋水岸的李小姐為自己的錢包感到 “擔憂”:“以前要消費,得開車跑好遠。現在隨便溜達溜達就到了萬達廣場,吃喝玩樂一條龍,想不花錢都難啦。”
在采訪中記者接觸到很多市民發現,這些家住伍家崗沿江一帶的市民對于萬達開業抱有“期待心理”,因為萬達廣場填補了伍家崗沿江一帶數十萬人的消費空白。而對于另外一部分住在其他區域的市民而言,萬達廣場的開業也意味著一種新的“誘惑”:逛街新增了一個去處,盡管商品很多可能是一樣的,但是一個全新的購物天堂展現在面前時,購物的欲望無法被“遏制住”。
宜昌商業發展還有大空間
步行街商圈、鐵路壩商圈、萬達商圈、火車東站商圈……如此多的商場超市搶灘,宜昌的商業面積是否面臨過剩的窘境?面對質疑,宜昌市商務局內貿科科長高帆介紹,目前宜昌總商業面積為410萬平方米,宜昌總人口在400萬左右,人均商業面積1平方米,“這個水平大大不夠,宜昌還要大力發展商業。”高帆指出,要發展的是規模大、檔次高,可以提高城市品質和市民消費需求的商超,并非小規模無序競爭。
針對萬達廣場而言,雖然經營效果還有待觀察,但對沿江經濟帶的帶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當然,可以預見的是,一個新的商圈形成,肯定會對其他商圈造成影響,高帆說,萬達廣場的出現,對目前以及將來的每一個商圈均是一種考驗,商業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他給出的建議是:每個商圈要更科學的細分定位。
一位連鎖火鍋店經營者說,自己在萬達廣場的新店裝修檔次比步行街附近的老店要高很多,“老店基本沒有包房,不太適合商務宴請,新店全部為卡座和包房,兩店互為差異化補充。”
記者從商務部門了解到,正在編制的“十二五”商業發展規劃中,鐵路壩商圈作為中心商圈之一,還將進行提檔升級,實現質的飛躍。而據了解,近年來宜昌市商業已經開始了提檔升級的步伐,如早在數年之前,國貿大廈就開始轉型升級,從逐步淘汰市級代理和個體經銷商、告別“租柜臺收租金”的模式,到邀請國際一線品牌入駐,國貿大廈正成功邁向高檔百貨店。此外,2008年下半年稻花香集團入主時代廣場,該集團投資3000萬元大手筆對時代購物廣場進行全方位的裝修整合,并引進大量的知名品牌進駐,實現了賣場的升級。
三峽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秦朝鈞接受采訪時表示,萬達強勢而來讓宜昌的商業競爭更加激烈,也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讓宜昌市民有了更多的選擇,“也會為市民帶來更多的實惠,激烈的競爭下商家為吸引顧客就要進行打折促銷,這樣市民可以不用去武漢也能享受到武漢一樣的‘打折價’。”
多元商圈共促宜昌發展
宜昌萬達廣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宜昌這樣一個快速發展中的城市來說,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已經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種種有利條件,所以,城市的升級也進入“蓄勢待發”的階段,而城市綜合體的出現,不僅將引發這一進程,也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宜昌的沿江線有10-20公里長,遠遠超過了上海的1.5公里,而且宜昌沿江的風貌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我們相信,萬達廣場的建設將多方位地提高宜昌沿江的經濟、文化、生活建設,宜昌的沿江線將來一定能夠建設成為與上海媲美的 “新外灘”。
對于宜昌的發展來說,目前已經經歷了兩次千載難逢的機遇,葛洲壩水利樞紐和三峽工程的建設,讓宜昌完成了從一個沿江小城到大城市的三級跨越。而隨著“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的決策正式出臺,宜昌現在迎來了第三次發展機遇,開始了從邊緣化到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嬗變之路。
實際上,隨著國際資本和沿海產業加速向中部地區轉移,湖北正在成為外商關注的一片熱土和投資寶地,宜昌作為正在建設中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世界水電旅游名城,正悄然成為中國的熱點招商引資城市,并迅速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水電能源中心,內陸經濟發展的中轉港口,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工業城市。
萬達集團宜昌公司總經理王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宜昌作為地處大武漢、大重慶之間的經濟中心,要想向特大型城市發展,必將面臨蓄勢期、騰飛期和全面發展期三大階段,而目前宜昌已經進入了騰飛期,在經過15-20年的騰飛后,在宜昌輻射的200公里范圍內,宜昌將成為新型的特大城市,萬達集團也不會錯過這個對宜昌和企業都是雙贏的好時機。
秦朝鈞認為,隨著宜昌市不斷朝著特大城市邁進,其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力度也在不斷增強,尤其是隨著宜昌區域交通樞紐中心地位的日益顯現,宜昌將成為商業物流中心的集散地,這對宜昌的商業是一個巨大利好。他還提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調查,每到周末各大商場前停放的車輛有很多來自周邊區域,特別是在國貿大廈停車場,約60%來自宜昌周邊縣市,40%來自荊州、荊門、恩施、神農架等地,“宜昌各大商圈的輻射力由此可見一斑。”同時,秦朝鈞還表示,隨著萬達廣場的開業,其所帶來的品牌效應將會進一步增強宜昌商業的輻射力。
(三峽晚報 張元媛 聶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