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最值得注意的網上書店,我想主要就是席殊的“旌旗網”、科利華的“全國購書網”和科文的“當當”。
席殊將會發揮已有的三大優勢“會員制經驗、長期書業關系、連鎖店”,雖然這些優勢時效性有限,而且在巨大的資金面前,顯得比較單薄和底氣不足,但他穩扎穩打,并且與傳統業務經驗和業務模式緊密結合,因此即使發展得慢些,相信一定會在圖書電子商務領域取得長久而重要的份額,何況按照席殊現有的“講故事”素材,盡一步大量融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科文當初做網上書店的思想準備本來就不足,融了大錢回來后,不免有點茫然無措。“當當”如果不在商業基礎建設上下工夫,而寄希望于國內互聯網商業環境的改善,先聲奪人的優勢可能很快會喪失。
“全國購書網”走的是非常取巧的路線,面世雖然晚了一點,時機仍然很好。由于各方媒體的鼓吹,中小型書店目前對上網的興趣很大,但多沒有能力和精力自己去搞。“全國購書網”通過免費幫助書店上網,相信能夠吸引很多書店經營者的興趣,把一批中小型書店籠絡在自己周圍。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海外融資也好,通過BtoB通道發展一個虛擬書業集團也好,都有了很好的前提。
值得擔憂的是科利華能不能建立一個良性循環。鼓動書店的熱情,建立由上千家獨立書店組成的“網上超級連鎖書店 ”,并不是難事,難的是能不能使書店真正從中得益,如果書店不能長期得益,熱情會很快冷卻,大廈之傾是一陣風的事,后面的BtoB,也就不必談了。
按目前網站的架構,“全國購書網”對讀者提供的獨特好處是有限的,因為基本只是現實書店的網上展所和查詢站而已,在品種(這些中小書店經營的圖書是主流圖書,品種有限而少獨特性,并且暫時難以實現連鎖經營、互通有無)和地域(在加盟書店無法到達的地區,“全國購書網”沒有優勢)上都沒有發揮網絡的優點。“全國購書網”的概念在這些領域相比其他競爭者,完全沒有優勢。在這種架構上,再考慮現在的網絡購買力,“全國購書網”現階段讓加盟書店獲利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不在其他方面補償,“全國購書網”在熱鬧一陣之后,從讀者和加盟店兩方面(尤其是后者)都有可能發生迅速的流失,讓位給其他功能類似的、定位更精巧的、利益聯鎖機制更緊密的新生力量。 配送和結算方面是“全國購書網”有機會從概念上領先一步的,發展速度也許快過“旌旗”和“當當”,除非后面兩家利用資金資源大力發展加盟連鎖店——如果這樣的話,鹿死誰手就無法預料了,也許最大的可能是三家聯盟起來?! 我向來佩服科利華的量子精神以及經營謀略。看到他走出了極其高明而危險的一步棋,忍不住發幾句議論,莫怪莫怪。(讀書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