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再度出手,全球范圍內“買買買”
來源/節點財經
撰文/零度
10月30日消息,SHEIN收購了英國時尚零售集團星獅集團(Frasers Group)旗下的快時尚品牌Missguided及其所有知識產權。本輪雙方并未披露收購價具體金額。
節點財經獲悉, Missguided 成立于 2009 年,是英國最大的線上時尚零售商之一。 2020 年,Missguided年收入達到 3 億英鎊。星獅集團以連續收購零售企業而聞名,旗下還有 Sports Direct、House of Fraser 和 Jack Wills 等多個知名時尚品牌。
根據兩家公司的合作協議,未來 Missguided 的產品將由 SHEIN 的柔性供應鏈生產制造,并在 SHEIN 平臺上銷售。
就在2個月前, Forever 21母公司SPARC 集團今年8月宣布,SHEIN收購了SPARC 集團約三分之一的股權。
進入今年下半年,SHEIN開始在全球市場上豪放“買買買”,背后似乎是希望通過收購這一資本手段,建立更強的資本壁壘和品牌影響力,以削弱SHEIN業務上的波動。
01
SHEIN海外豪買
這已經不是SHEIN年內第一次出售。
2022 年初,SHEIN 就曾以 3 億英鎊的報價參與收購英國服裝零售集團 Arcadia,其旗下有 Topshop、Topman 、Miss Selfridge 等多個品牌,但最后的買家是兩家英國頭部快時尚電商平臺 ASOS 與 Boohoo。
緊接著,今年 8 月,SHEIN 收購了美國服裝品牌運營商 SPARC Group 1/3 的股權,SPARC Group 也持有了少量 SHEIN 股權。SPARC Group 擁有多個服裝品牌,包括快時尚女裝 Forever 21、戶外品牌 Nautica、中端男裝品牌 Brook Brothers 等。
就在昨天,全球品牌開發、營銷和娛樂平臺ABG品牌集團(Authentic Brands Group)宣布與全球時尚和生活方式在線零售商SHEIN達成Forever 21品牌的長期合作協議,Forever 21將與SHEIN形成戰略合作,涵蓋主要的男女時尚和生活方式品類。
在此次合作中,SHEIN將設計、制造和銷售一系列Forever 21品牌的服裝和配飾產品,包括休閑運動服飾、泳衣等品類。該Forever 21 x SHEIN聯合品牌將利用SHEIN行業領先的柔性按需生產模式,有效減少庫存浪費。同時該系列產品在美國、歐洲部分地區以及澳大利亞市場的線上銷售也將由SHEIN負責。
業內人士分析,結合當地知名品牌的品牌效應和影響力,SHEIN行業領先的柔性供應鏈和廣闊的線上市場將能迸發出更強勁的增長驅動力,雙方深入的戰略性合作將為SHEIN和Forever 21打開廣闊的發展空間。
SHEIN擁有行業領先的按需生產柔性供應鏈模式,不僅能實時洞察市場趨勢、更好滿足用戶的時尚需求,并且先小單測試、而后根據需求反饋追加或停止生產的柔性供應方式極大減少庫存浪費,還能將節省的浪費以更實惠的價格反饋回消費者,將更為增強Forever21的產品競爭力。
此外,SHEIN在在線零售領域豐富的運營經驗、用戶覆蓋以及全球市場上的影響力,也將幫助Forever 21拓展全球范圍內的用戶群體。
02
超級獨角獸,陷入環保、抄襲羅生門
就在SHEIN在海外瘋狂“買買買”的同時,其主營業務正在遭遇不小的市場波動。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SHEIN營收達240億美元,同比增長52.8%,較2021年57%的營收同比增速出現下降;利潤為7億美元,較2021年11億美元有所下降,這也是SHEIN首次出現營收增速下滑、利潤下跌的情況。
增速放緩,SHEIN的用戶數據也開始下滑。
招商證券數據顯示,2022年多個月份的日活躍用戶數量僅維持環比個位數增長,在7月甚至出現了日活躍用戶環比下降4%的情況。
過去,這家超級獨角獸備受投資人的青睞,如今,業務方面的放緩,讓投資們“用腳投票”,SHEIN的估值正在被腰斬。
天眼查信息顯示,希音廣州公司于2023年5月完成了G+輪20億美元融資,由紅杉資本、泛大西洋投資和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共同主導。估值為660億美元,相比一年前的1000億美元估值,下調了將近三分之一。
不僅如此,SHEIN當前最大的煩惱,可能還來自外界的質疑。
過去四年時間中,SHEIN及其母公司于美國就至少在50起商標或版權侵權訴訟中被列為被告,官司纏身幾乎已經成為了SHEIN的常態。根據不完全統計,耐克、德克斯旗下UGG品牌、Levi Strauss、潮牌Stussy、陸遜梯卡集團旗下Oakley太陽鏡和在線零售商Dolls Kill等都曾指控SHEIN盜用其產品設計思路。
內憂外患,SHEIN似乎想要通過資本端的力量,平衡業務上的波動。
03
挖來軟銀孫正義的接班人,能幫SHEIN度過周期?
今年,SHEIN業務上保持穩定,但投資端卻大殺四方,這與其新任領導有關。
今年初,SHEIN創始人許仰天請來了前孫正義副手馬塞洛·克勞爾(Marcelo Claure),任命其為拉美地區公司董事長。
據了解,克勞爾并非簡單的企業高管。他是克勞爾集團(Claure)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克勞爾集團是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全球投資公司,涵蓋多個高增長領域,包括科技、電信、媒體、房地產、能源轉型和體育。他還是拉丁美洲首屈一指的增長股票基金Bicycle Capital的執行主席和管理合伙人。
此后,克勞爾成為軟銀集團國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負責監督軟銀投資組合中的40家公司,包括ARM、Fortress、SoftBank Energy和Boston Dynamics。他還推出了80億美元的軟銀拉丁美洲基金,這是該地區最大的風險投資基金,以及規模1億美元軟銀機會基金,致力于支持有色人種企業家創業。此外,在拉丁美洲的多個高增長行業,包括科技、電信、媒體、房地產和體育,克勞爾都有過多年投資經驗。
2022年1月,克勞爾從任職9年的軟銀離職。但沒想到,他攜資1億美元,加盟了SHEIN。
市場觀點人恩威,憑借馬塞洛·克勞爾在全球科技投資界有著廣泛的人脈和影響力,他將為SHEIN的全球化戰略提供支持。
如今,上任不滿一年,SHINE已經在投資端連下數城,速度和當年SHEIN拿下歐美市場的節奏如出一轍。
如果說,投資是為了平衡業務端波動,那么,對Missguided的收購,大概率不是SHEIN今年最后一次出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