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拒召回到無條件召回 宜家態度轉變迫于官方壓力
當天,悶熱的天氣并未減少宜家整體的客流量,多個產品區域都是人頭攢動,但是馬爾姆系列產品卻較少有人問津。
6月29日凌晨,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宣布,由于存在可能傾倒的風險,宜家已同意在美國召回2900萬個抽屜柜,其中包括800萬個馬爾姆(Malm)系列產品,消費者有兩種選擇,可以退貨退款,也可以接受免費上墻服務。。
CPSC官方網站數據顯示,馬爾姆系列抽屜柜在美國已經造成了3名兒童死亡。這一數據被國內媒體廣泛引用,在這種情況下,馬爾姆產品的安全性開始被質疑。
但是,截至7月11日,宜家在美國召回的問題產品在中國仍然在售,其間深圳、天津、大連等多地的消費者協會和質檢部門都曾約談當地的宜家分公司,要求宜家無差別召回問題產品。
“中國不在此次召回范圍之內。”7月11日早上10點,法治周末記者致電宜家中國官方客服電話時,工作人員還如此表示。
事情在7月12日發生了變化。當日上午,國家質檢總局官網發布信息稱,經國家質檢總局約談后,宜家(中國)向國家質檢總局提交了召回計劃,中國大陸地區受影響的產品(包括進口產品)數量共計1660845件,消費者可以選擇接受柜體免費上墻服務,也可以退貨退款。
宜家在美召回兩周后,中國消費者才獲得和美國消費者一樣的待遇。
悲劇之后的產品召回
記者在CPSC網站上查詢發現,馬爾姆抽屜柜在2014年曾因傾倒致兩名兩歲左右的兒童死亡,因此,2015年7月,CPSC就和宜家協商開展了一項修護計劃:即為美國消費者提供馬爾姆柜子免費固定到墻上的服務。
但是悲劇并未就此結束。
2016年2月,一個馬爾姆六屜柜傾倒,砸死了一個22月大的美國孩子泰德,據美國媒體報道,泰德的父母以不知道宜家的修護計劃和安全提示廣告為由起訴宜家,控訴其安全宣傳工作不到位。
“這些事故發生的原因都是柜子沒有固定到墻上。”CPSC表示,宜家還曾收到過41起馬爾姆抽屜柜傾倒的事故報告,其中造成了17起傷亡,受傷兒童的年齡在19個月到10歲之間。
記者向宜家中國公關負責人許麗德發送郵件,希望就相關問題進行采訪,但截至發稿前,對方并未回復。
不過,據美國媒體報道,在今年再次發生柜子致死事件后,CPSC就持續在跟宜家美國溝通,今年3月份,CPSC主席Elliot Kaye還曾公開表示,CPSC已經就此問題和聯邦安全監管機構(federal safety regulators)進行協商,如果宜家不進一步解決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產品,美聯邦安全監管機構將會起訴宜家。
記者還聯系了代理宜家公關業務的明思力公司工作人員沈琳希望就相關問題進行采訪,沈琳表示暫時只能提供宜家的一份聲明。
“在馬爾姆抽屜柜傾倒致死的又一悲劇在美國發生后,宜家美國發起了同CPSC的討論,結果之一就是在北美地區進行產品召回。”沈琳發給記者的一份聲明中提到。
“緊固提示”難抵傾倒風險
7月10日,法治周末記者也對一個馬爾姆三屜柜做了傾倒實驗。
由于賣場內的抽屜均未固定在墻上,當記者將抽屜一個個拉出之后,輕輕下壓最上層的抽屜,柜體就出現了前傾。
在中國,有消費者購買了馬爾姆抽屜柜之后,也遇到了抽屜柜傾倒的危險情況。
深圳市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深圳市消協)的工作人員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協會接到了幾起跟馬爾姆抽屜柜傾倒相關的投訴。一位消費者投訴稱,其在2016年4月購買了馬爾姆抽屜柜,家里兩歲多的兒子有一次站在床邊拉開了最上面的抽屜,雙手搭在抽屜上往下壓,柜子就傾倒了,幸虧有大人在旁邊抱開孩子,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產品說明書上有沒有緊固提示?”深圳市消協的工作人員在接受投訴時問道。
“有說明書,但是沒留意是否有緊固提示。”該消費者回答。
記者在宜家官網的馬爾姆產品頁面上看到,說明書上的確有寫著:“此家具須利用隨附的安全配件將其與墻面固定,防止翻倒。”
但同時也處理相關宜家投訴的天津市消協工作人員表示:“據我們了解,這一版本的說明書是2015年9月的版本。我們在調查宜家此前版本的說明書是否有這一緊固提示信息。”
中國相關部門多次約談后宜家才召回
宜家美國召回馬爾姆系列柜的消息從大洋彼岸傳回中國之后,多家媒體都在向宜家方面求證,是否會在中國召回?
截至2016年7月11日上午,宜家方面的回復都是不召回,原因是馬爾姆產品符合中國相關標準。
在沈琳發給記者的文件中,宜家表示在北美地區的召回是基于當地所采用的ASTM標準。宜家的抽屜柜符合歐盟及其他所有國家對該產品的強制性標準。
深圳市消協負責處理宜家事件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深圳市消協已經于7月1日向宜家發出調查函,并要求宜家“無差別召回問題抽屜柜”。
天津市消協的相關負責人亦告訴記者,天津市消協也已約談天津宜家,提出了和深圳市消協一樣的要求。
“但是至于宜家能否無差別召回問題抽屜柜,宜家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需要向宜家中國總部匯報后才能答復。”深圳市消協和天津市消協負責處理宜家事件的工作人員均表示。
據公開報道,大連市消協、南京市消協和上海市的質檢部門等也對當地宜家進行了約談。
記者也一直在聯系宜家中國,希望就在中國的處理方案等問題進行采訪,但對方始終未能回復。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消協和質檢部門約談宜家,宜家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情況在悄然生變。
此前,宜家只是發起了一個名為“牢牢固定”的宣傳活動,呼吁消費者將相關產品固定在墻上。
7月7日,一位購買了馬爾姆抽屜柜的宜家會員收到了一條信息:“如果上墻連接件有丟失或疑問的,可以撥打電話免費獲取,并且宜家會提供免費上門安裝的支持。如果您家墻體不能滿足上墻固定的要求,宜家接受退貨。”
對于這條信息的真實性,記者亦向宜家官方客服人員進行求證。7月11日上午,宜家客服人員表示,公司有這樣的處理方案,但該人員稱這并不屬于召回。
天津市消協負責處理宜家事件的工作人員此前也對法治周末記者坦陳,和宜家在美國的處理方案相比,這種有條件退貨仍然屬于區別對待。
“你可以看一下宜家發送的信息,稱如果柜子無法上墻才退貨。但是你想想,誰家里沒有幾面墻,無法上墻的可能性很小。”前述天津市消協負責處理宜家事件的工作人員說。
7月12日,宜家最終在國家質檢總局的約談后,啟動在中國的召回程序,并給出了和在美國一樣的處理方案——無條件召回。
“比起之前的有條件退貨,這次方案總算比較徹底了。”深圳市消協處理宜家事件的工作人員說。
符合標準不是拒絕召回的理由
宜家方面之前給出的不在中國召回問題抽屜柜的理由是:“在中國銷售的抽屜柜符合中國國家標準中的家具力學性能實驗——柜類穩定性的標準。”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理由是否充分?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教授劉俊海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符合標準不能作為拒絕召回的理由。
“符合標準的產品,如果出現了可能危害消費者安全的情況,也需要召回。”劉俊海說。
劉俊海補充到,標準是人制定的,總會有不完善的地方。當事實證明相關產品會致人死傷,就違反了消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即“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北京市律協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葛友山亦持相同觀點,他認為標準只是規范產品安全性的最低要求,如果商家發現產品出現安全問題或安全隱患,應當主動召回。
劉俊海告訴記者,召回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產者主動召回,一種是監管部門強制召回。
葛友山對記者分析道,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宜家仍然堅持不召回產品,各地消協還可以代表消費者提起公益訴訟,要求宜家對問題產品一致對待。
“其實我們之前已經組織過法律專家討論提起公益訴訟的可行性。”深圳市消協負責處理宜家事件的工作人員說,如果宜家沒有在中國召回,他們的確是計劃起訴宜家。
(法治周末記者 肖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