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成都店近3年年均增幅30% 全球門店第一
在成都市的南三環,宜家、歐尚和迪卡儂等歐洲品牌已經在此聚集,形成了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商圈,每天吸引大量的成都市民來此購物。“我們當年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還是個人來人往的批發市場,沒有什么像樣的住宅,公共交通也無從談起,但你看看今天的變化!”宜家中國零售總裁吉麗安女士向記者自豪地說道。
據吉麗安女士介紹,自1998年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零售店后,宜家集團開始了它的中國之旅,步履雖緩但十分穩健。當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這樣的中國一線城市完成布局后,再次進軍的目標就是中西部最重要的城市——成都。“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很多城市的人口規模都超過了整個瑞典。”吉麗安女士認為,伴隨著中國飛速的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迅猛提高,紛紛擁有了自己的住房,他們更加注重家居生活,這給宜家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一方面可以根據宜家多年來在家居裝飾和產品設計方面豐富的經驗,給中國的老百姓帶來更溫馨和舒適的家居生活;另一方面宜家也可以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經營范圍,創造更多的利潤。“但是,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產品必須能讓中國消費者負擔得起,這是宜家在中國成功的關鍵之一。”
“成都,干什么都成,這句話說得非常到位。”對于為何選擇成都,吉麗安女士提出,宜家從2004年就開始在成都考察和尋找開設商場的地塊。作為一個服務于大眾的零售品牌,商場需要有便利的交通方便大家購物,同時還要有比較大的地塊建設自己的商場。在找地塊的過程中,宜家得到了成都的大力支持。“成都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是我們能夠最后落戶的重要一步。有了地,一切都好辦了。宜家在積極準備零售業務的同時,也充分考慮了中國西部地區的產品采購,我們有些供應商就是來自成都周邊地區的,宜家香港貿易公司在成都設立了中西部惟一的采購辦公室。”
在進入成都以前,宜家只在北京、上海和廣州設立了商場。北上廣通常意義上被稱為一線城市,是每個商家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首先考慮的地方。首次進入二線城市,宜家會成功嗎?隨著營業面積26000平方米的宜家成都商場的順利經營,這個疑問煙消云散。據了解,開業6年多來特別是近3年來,成都賣場的銷售增幅令人驚喜—平均年增幅達到30%,位列當時宜家家居全球所有門店第一;訪客量也呈現每年20%以上的增長。“成都城市發展很快,宜家與成都市民的結合很好。”吉麗安女士表示,成都在宜家中國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去年7月,在成都北城改造項目推介會簽約儀式上,宜家中國與成都市成華區政府簽下10億元大單,將在成華區開建宜家城北項目。此次宜家城北項目為宜家在成都的第二家店,項目將選址在成華區青龍街道,占地面積85畝。據悉,目前中國內地擁有兩個正在運營的宜家門店的城市,只有上海。
吉麗安女士認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宜家文化的傳承是公司最重視和引以為豪的財富。從初期建設商場,集團就派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幫助建店,以保證從一開始在硬件上就能完美體現宜家的風格和功能。當商場進入開業運營階段后,宜家又會派來資深店長,把經驗傳承給宜家中國的員工。宜家將這一全球經營模式引入成都市場并獲得成功,極大增強了宜家拓展中國市場的信心,也推動宜家加快布局中國二線城市的步伐。自成都之后,天津、南京、無錫、沈陽、大連和深圳都先后開設了宜家零售店。
吉麗安女士強調說,宜家集團至今在全世界3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342家宜家家居商場,成都店作為集團342家家居商城之一,開業6年多來,先后兩任中國女性店長把商場經營得十分出色,是整個宜家集團在中國最優秀的商店之一。如今,宜家成都商場已經邁入了中國盈利商店的行列,也成為西部地區良好的培訓基地。“2013年是宜家在中國市場最為重要的年份之一,由于歐洲市場相對低迷,我們對中國市場有很高的期待,成都也將在宜家的中國市場戰略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經濟日報 記者陳頤)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