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吉麗安:2015年在華門店擴張到17家
以下為訪談實錄:
記者:吉麗安女士您好,宜家在深圳未來的發展戰略是怎樣的?
吉麗安:宜家暫時還沒有開第二家店的計劃,深圳對于宜家來說還是一個蠻新的市場,還是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和空間。
記者:現在家居賣場擴張速度非常快,您是怎樣看待家居賣場的擴張,相對來說,宜家“蝸牛式擴張”讓業內人士覺得市場培育期過長,吉麗安女士是否認同這個說法?
吉麗安:其實有競爭是件好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也就是說我們能把這個市場做得更大。宜家經常會被人說很慢,但是我并不覺得很慢,宜家在中國13年了,我們每進入一個市場都是希望扎根在這個市場長期發展的,所以我們會做很多的投資,也會要確保我們的產品、我們的解決方案和本地市場的消費者是相適應的,所以對于我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很慢的速度。
記者:剛才公布的數據表明,2015年宜家會有17家店,宜家的開店速度較之以前來說是明顯地加快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個轉變呢?
吉麗安:通常我會把這十幾年來宜家在中國的歷程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更多地嘗試一下宜家的商業模式在中國的家居市場是否合適,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我們在主要的一些城市,包括北京和上海開了大面積的標準店,因為對于我們來說整個商業模式是否能夠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以及宜家的這些解決方案是否能夠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有宜家的銷量達到一定量后,宜家才有能力去逐步把價格降低,讓更多的消費者受益,所以這是前兩個階段。宜家在中國市場有了很好的經驗,同時我們也覺得中國市場的潛力是巨大的,對于宜家來說建一個新店并不是建一個建筑物這么簡單,最重要的是各方面的資源調配,特別是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去展示我們在家居方面的這種經驗和能力。到現在為止我們覺得在這方面我們也有了更多的經驗,我們可以去更加快一點我們的速度。
記者:國家實施房地產調控政策以來,家居行業受到的波及最大,在新財年里宜家成本運營方面有沒有什么新的方法或者是新的舉措?
吉麗安:房地產市場紅火對宜家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很多人搬新家就有家居方面的消費需求。但是對于宜家并不只是做這種新房的生意,對于我們來說還是有很多很多的機會包括二手房的交易,更重要的還是說大多數的人他們會待在現在的房子里面,并不代表著他們沒有去改變或者是這種改善的需求,這些其實是我們最感興趣的。大多數的人應該是待在現在的房子里面,我們最重要的也是我們最感興趣的顧客群,宜家希望即使不搬新家也可以把現有的居住環境有更進一步地改善。并不是在搬新家的時候要買新的家具,更多的是能夠不斷地去更新我們的家,根據生活狀態的不同去改善我們的居住環境。
大家應該熟悉宜家的理念,我們是老百姓創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我們做了很多的努力讓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為更多的老百姓接受,但是我現在看到的其實還做得不夠,在這一點上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要去做。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另外一個挑戰就是原材料價格的上升,很幸運的是我們一直是這樣工作的,對于整個宜家來說從我們的產品設計到我們的最后在商場里面和我們的顧客介紹我們的產品,所以我們其實一直會去想一些降低成本的方式,包括使用一些新的材料,在我們的運營方式上能夠更好地調整提高我們的效率等等。
記者:您對網絡上現在很火爆的代購的看法是怎樣的?據我了解上海的商場曾經拒絕過類似于“黃牛黨”的這些人進商場。
吉麗安:宜家的工作重點還是怎么樣讓商場接受更多的顧客,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講,我們也看到了這個發展趨勢,宜家全球也在開始考慮將電子商務作為一個補充的銷售渠道,我們不斷地去開新店的同時,也需要去尋找更多的銷售渠道,包括電子商務這一部分的。從你剛才的角度來講,為什么顧客們還是要通過網絡購物代購這種方式呢,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他們不太方便去到宜家的商場,所以對于我們的零售而言,我們怎么樣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開更多的店,可能是最好的一個解決方法。你談到的代購,其實對于宜家來說,我們最關心的是怎么樣能夠保證整個購物過程讓顧客滿意,包括我們的產品、包括我們的服務等等,我們不能保證如果是通過代購這種方式,我們的顧客是不是能夠一定買到他們想要買的宜家產品,或者是說在這個過程中他是不是能夠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一些信息。
(新浪家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