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水商業地產 宜家北京大興商場奠基
有消息稱,宜家(中國)近日進行了人事調整。曾任宜家中國區財務經理兼共享服務中心經理的丁暉,出任英特宜家購物中心(由英特宜家集團與宜家集團共同投資組建)中國董事總經理。新成立的公司專門負責宜家在中國商業地產的投資和開發。有業內人士分析,這預示著宜家在中國的發展策略已經開始轉移。連日來,本報記者曾多次致電丁暉就此消息進行求證,但是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宜家大興“圈地”
這不禁使人聯想到,在當初宜家大興店奠基儀式上,時任宜家中國區零售經理的吉利安表示:“在中國找地,是我們開店的最大挑戰。”宜家集團亞太區總裁杜福延也在當日表示,與英特宜家的攜手標志著宜家在中國市場的長遠承諾和穩步發展。
由于市場策略發生改變,英特宜家開始像其他地產商那樣,到處圈地。緊鄰地鐵大興線西紅門的宜家大興店,是其在京試水商業地產的首個項目。距離預計2012年開業的日子一天天臨近,然而工地上不見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卻有著和半年前奠基儀式相近的荒蕪。據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該地塊相關施工必備手續仍不齊全,因此遲遲未能開工。
流通企業陸續涉水商業地產
宜家大興店的開店模式并非行業首創。國內家居流通行業名企紅星美凱龍也深諳商業地產開發之道,其自主開發的賣場遍及國內各地。其董事長車建新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資金、土地等條件允許情況下,會考慮嘗試地產其他業態開發。
據車建新透露,2010年,紅星美凱龍已和宜家(中國)達成全國戰略合作計劃,未來將在全國范圍內,和宜家聯合買地,一起開店。據悉,這樣的聯合開發計劃目前有6家店,分布在上海、沈陽、天津、武漢、鄭州五地。
對此,易貸中國聯合創始人陳順愛認為,長期看來,紅星美凱龍和宜家的合作模式是品牌優勢整合之舉,但短期分析,無疑是雙方市場壓力分流的表現。
戴德梁行中國區董事張家鵬認為,“類似于宜家這樣的企業,本身就是商業運營商,相比起毫無商業經驗的開發企業,進入商業地產開發領域有天然優勢。”
【觀察】
土地高附加值誘惑難擋
“家居商的跨界經營商業動機很直白,無非就是爭取利潤最大化。在寸土寸金的房地產市場調整節點上,培育好的熟地無疑能讓利益更大化得以體現,這種體現,就在于土地升值所帶來的附加值。”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指出。
根據土地交易記錄,大興區西紅門地塊,是英特宜家在2009年底以7.9億元斬獲的,當時的平均樓面地價為2651元/平方米。一年后,龍湖地產拍下該區域的另一地塊,樓面價為7519元/平方米,是宜家地塊的2.8倍。因此,即使不開工,英特宜家仍然坐地生財。
“眾所周知,土地升值快,利潤遠大于零售,加上受到房地產調控等多種原因影響,行業內部競爭更加激烈。因此一些擁有充裕現金流的企業開始考慮物業自持。”中國商業地產聯盟秘書長、商務部市場運行專家王永平告訴記者,目前不止家居企業,一些快消、礦業及餐飲等企業都在悄然試水商業地產。但他認為,商業地產具有更強的專業性,企業不應盲目轉型。
(新京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