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內部人事調整 成立新公司開發商業地產
有消息說,宜家(中國)進行了人事調整。曾任宜家中國區財務經理兼共享服務中心經理的丁暉,出任英特宜家購物中心中國董事總經理。最為重要的是,這家新成立的公司專門負責宜家在中國商業地產的投資和開發,可見,賣家居用品的宜家正在轉型。
專門負責宜家在中國商業地產的投資和開發,這會是個什么概念?從一些零碎的新聞報道看,宜家正在吃地。去年,英特宜家以7.9億元的競拍底價,拍下了北京大興區西紅門商業綜合區二期項目用地,該地塊規劃建筑面積30.4萬平方米。“找地是我們在中國開店的最大挑戰。”宜家中國區副總裁吉麗安曾這樣對媒體說。據說,宜家新開的店面,不僅會賣宜家家居產品,他們還會販賣別人的東西,比如同樣來自瑞典的國際時裝品牌H&M。
這是一個信號,商業地產已誘發了外資的大舉進入。據商務部統計,5月完成備案的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達52家,過去三個月共有170家外資房企在商務部完成審批備案;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1-4月,我國房企利用外資222億元,大幅增長達62.3%,僅4月利用外資金額就達78億元,同比大增107.34%。同時,在樓市調控陷入僵持的敏感階段,遭遇銀行借款收緊和銷售下滑的開發商們“求錢若渴”,外資則看到了機會。據世邦魏理仕的一份報告顯示,“二三線城市”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宜家、迪卡儂等大型零售商的最新擴張計劃之中。像天津、重慶、濟南等二線城市中商業地產開發逐漸趨熱。
曾記得在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的日元大幅升值周期中,日本商業物業大幅升值,東京地區商業物業地價最高年漲幅達到60%。未來幾年,人民幣仍將處于升值周期,由于資金面充裕及整體經濟景氣,商業地產作為抗通脹相對穩定的投資領域,或將進一步受益。這也許就是外資涌入中國商業地產領域的原因之一。只是,月滿則虧,凡事過于熱門,并不是太好的兆示。
。咳丈虉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