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的商機:小企業賣拖鞋瑞典館展宜家
LED投影在世博各展館廣泛運用,功不可沒。
聰明的瑞典國家館迎合中國消費者,變身企業館展示宜家商品,人氣火爆。
北京銀行冠名的游輪,每日都會航行在黃浦江上,向來自各地的游客進行品牌營銷。
商家各使奇招,世博餐飲覆蓋高中低檔,滿足各消費人群。
雖然不是世博贊助商,眾多商家卻在世博商品衍生物上做起了品牌營銷。
國內外游客在園區內,紛紛交換收藏的徽章。
上海五大出租汽車公司借核心區進出權,推新款世博出租車“壟斷”出租業務市場。
茅臺、速溶咖啡、熱狗、漢堡包等品牌或商品皆因世博會而走紅,賣到全世界。世博會是個商家比拼營銷智慧的大舞臺。在上海世博會,本報特派記者發現,一些不知名的企業把商品賣遍園區,非贊助商們也想出辦法讓品牌LOGO成功搶鏡……
迅速升值,小冊子變身收藏品
世博護照全印章3天內脫銷
“還有世博護照嗎?哪個款式的都行。”這是記者在世博園內的特許商品專賣店聽到最多的詢問。世博園開園僅3天時間,這個不起眼的小冊子就一度脫銷。
世博護照最早起源于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爾世博會,在早期兼具門票功能。按照傳統,上海世博會也推出了世博護照,并按顏色分5種。其中,典藏版發行量較小,價格50元。其他4種護照的發行量達到數百萬個,售價30元。發行量最大的普通版世博護照,在世博會開園后幾天就一度脫銷。
上海世博會開園第一日,世博園內的特許商品旗艦店內就聚集了大批購買世博護照的游客。由于商品剛剛上市貨源充足,游客可以挑選印有自己心儀號碼的世博護照。記者看到,超過半數的游客都拿著4個不同版圖的世博護照。僅過了一天,購買世博護照就由“挑號”變成了“碰運氣”。記者在一家特許商品店看到,一位工作人員拿著幾本世博護照剛進店,隨即就被一搶而空。上海世博會護照的熱銷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收益。
世博護照備受游客追捧,牽出了一系列商機。與此類似,一些企業利用世博會的紀念、收藏意義,推出概念產品,既宣傳品牌又獲得銷售業績。記者在可口可樂館看到,一種通過搖晃瓶身即可產生冰碴的可樂產品吸引了眾多游客的關注。游客喝完飲料后,都將瓶子留下收藏。此外,可口可樂館也吸引了眾多徽章收藏者。一位來自北京的游客告訴記者,特意來到世博會與其他愛好者交換徽章。在收藏行為的背后同樣蘊含著商機。
善打LOGO,非贊助商成功搶眼球
北京銀行LOGO登上夜間游輪
因為能夠獲得巨大的宣傳效應,奧運會、世博會、世界杯等大型活動受到了眾多知名品牌的追捧,這些企業往往需要花費數十億美元才能成為活動的官方贊助商。此時,一些非官方贊助商們也絞盡腦汁,借勢世博會挖掘出許多周邊產品和討巧的營銷手段。
非官方贊助商在上海世博園外也發揮著自己的營銷智慧。在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外灘,每到夜晚,印著“北京銀行”大幅紅色LOGO的游輪就緩緩行駛在黃浦江上,儼然成為移動的景色,距離百米之外的游客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上海世博會開幕后,每日都會有大批國內外游客在黃浦江邊游覽拍攝夜景留念,無不把此LOGO收入鏡頭。
在銀行總部林立的外灘地區,北京銀行作為外埠品牌,通過自己的營銷智慧成功搶了“眼球”。
在上海世博園內的民營企業館,記者還發現館內銷售的一款特許商品普洱茶 “別有洞天”。這套禮品茶的外包裝沒有非官方贊助商的信息,但在盒內,每個普洱茶的獨立包裝上都分別印有蘇寧電器、國美電器等企業的商標。
瞄準需求,無名拖鞋人手一雙
不知名企業將不起眼商品賣遍園區
上海世博園內到處都是手拿高跟鞋,腳穿涼拖鞋的女士。她們腳下舒適的鞋子大多出自世博園內一家主要銷售涼拖鞋、鞋墊的特許商品店。
由于上海世博會分浦東、浦西兩個園區,據計算,平均每位游客在園內的停留時間都超過10小時。而進入日本、沙特等熱門場館更是需要排隊3-4個小時,這讓很多游客腿腳難以承受。于是就出現了涼拖鞋、鞋墊、太陽鏡、遮陽傘等商品的商機。
記者了解到,這家銷售涼拖鞋、鞋墊等商品的企業僅是從事外貿生意的中小型企業,規模較同為世博會特許商品生產商的恒源祥要小很多。如果這家企業的商品進入超市、商場進行銷售,很難獲得理想的銷售業績。但在世博園內,這種根據游客的實際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無疑獲得了成功。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不僅是拖鞋大賣,可以計算行走公里數和步數的計步器商品也受到了游客的青睞。業內人士分析,這些規模不大的企業通過獨到的眼光挖掘的商機,不僅使銷售業績大幅增長,還可能吸引知名企業的訂單。一旦雙方達成貼牌等合作意向,將是雙贏的結果。
借勢推新品,IMAX、LED成功普及
大屏幕產品節省上市宣傳周期
上海世博會諸多場館都使用IMAX3D影院屏幕、LED大屏幕,無形中讓游客對此類產品進行了體驗。這或許將加快國內家庭LED大屏幕的普及,從而帶動日后商品的大規模銷售。
許多館內擁有世界最大的IMAX3D影院區。這個影院總面積達到1600平方米,相當于兩個籃球場大小。記者在沙特館看到,在10分鐘內,隨著3D影片的播放,游客們不時傳出歡呼聲。沙特館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雖然排隊時間很長,但觀眾看過后都覺得不虛此行。
不僅是沙特館,LED大屏幕在世博場館中已經被廣泛應用。包括中國館、希臘館、氣象館、中國石油館等都配備了大屏幕。
業內人士認為,LED大屏幕在本屆世博會的大規模應用,將給上游的家電生產企業帶來新的商機。據記者了解,本次世博會LED顯示屏的制造商是來自上海的三思和深圳的銳拓。其中,上海三思承擔了世博園內價值約5億元的屏幕制造。而四川長虹、威創股份、水晶光電等公司也沒有放過世博會帶來的商機。
投其所好,國家館變身企業館
瑞典館變身宜家 芬蘭館僅售NOKIA套件
當宜家家居亞太區總裁杜福延被問及對瑞典館的贊助金額時,他回答道:“當一個品牌因為具備極高的知名度而成為國家的象征時,對國家的貢獻就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
記者在瑞典館看到,無論是店內的裝潢亦或是陳設都處處體現著鮮明的宜家風格。
由于世博會是國家和企業展示自己的舞臺,世博園內的每個場館都耗費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進行設計、建造和裝潢,瑞典館也是如此。但是,當一個品牌成為一個國家的象征時,每位游客進館后,國家館將會變身為“企業館”。企業通過“國家途徑”獲得的品牌宣傳遠非官方贊助商的稱謂可以比擬。
相比于瑞典的宜家,芬蘭館內處處體現諾基亞“痕跡”。記者在館內看到,與諾基亞手機匹配的手機套等相關套件成為館內的主力銷售產品。同時,諾基亞憑借在世界手機領域的第一保有量,讓很多游客慷慨解囊購買商品。
放大優勢,世博出租車巧換行頭
五大公司借核心區出入資格幾乎壟斷出租車業務
上海世博會召開前,大眾、強生、巴士、錦江、海博五大上海出租汽車公司集體換了行頭。靠明顯的外觀差別吸引乘客,同時價位并無增加。由于新鮮感和參與上海世博會的心理,即便不是出入核心區的游客或當地居民也愿意向新車招手。世博出租車幾乎壟斷了大部分出租車業務。
上海世博會期間,臨近世博園的道路采取交通管制,游客若想進入世博園區只能搭乘由五大出租車公司運營的出租車。五家公司將3650輛大眾途安和350輛采取油電混合動力的別克君越作為世博車輛。車身均貼有中國館、東方明珠等世博圖案,價格與其他車輛持平。
上海共有出租車公司50余家,規模各異,各自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上海五大出租車公司在整體檔次提升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小型出租汽車公司的生存空間。
(北京商報 李鐸/文 暴帆/攝)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