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宜家(中國)將裁員 其稱是為業務整合
5月18日,宜家(中國)突然傳出裁員消息,根據其官方說法,位于成都、武漢、廈門三地的貿易辦公室將被關閉,當地員工將在拿到賠償后解散。從目前的公開跡象來看,裁員目前限于采購部門,零售賣場還沒有受到波及。
“卸磨殺驢”?
至于涉及此次“裁員風波”的具體員工數,該公司未予以公布。一向業績良好、經營模式備受推崇的宜家為何突然火線裁員呢?對此,宜家(中國)公共關系部門對外表示,確認宜家將結束在成都、武漢及廈門的貿易辦公室業務,轉而把所有的商業活動集中在青島、上海及深圳。據悉,宜家目前在中國分為零售、采購及物流三部分業務,宜家將把在大中華區的采購業務合并為一體。在這個新的統一貿易區,宜家將以14個產品/材料類別分類的采購模式發展其在大中華區的業務。
在裁員風暴愈演愈烈之時,原本藏著掖著的企業裁員,難免出現一些局面失控的狀況。這在一些有裁員需要的企業中演化為勞資雙方的心理戰。被“優化”的宜家員工將會被如何對待?
一種未經官方證實的說法是,被裁員工將從宜家得到相當于N(工作年限)加4個月薪水的補償金。而宜家(中國)的公開說法是,補償金會高于國家法定的標準,所有受到影響的員工將獲得援助,在宜家內部或者其他公司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該公司公關部發言人許麗德公開表示,對因為調整離開公司的員工,宜家制定了補償方案,目前已經開始了內部招聘工作,同時還聘請了專業的咨詢公司,幫助受影響員工尋找新的工作。
宜家調整的背后
宜家進入中國的10年左右里,其經營模式、購物理念在國內家居行業掀起革命性浪潮,不少國內企業將其視為“學習標桿”。宜家最先將“家居”這個全新的概念引入中國。宜家的經營管理原則分為“有形的手”(一切看得見的商店、商品等)和“無形的手”(經營理念和管理流程)。它蜿蜒的過道、造型奇異的家具、手感舒適的床上用品,還有耳邊裊裊的音樂,使得人們在這里購物成了一種享受。
很多來宜家的人不是純粹來購物的,他們已經習慣性地把它當作了一個休閑場所,顧客在這個環境中會不知不覺被“宜家文化”所感染。
制造了一種休閑文化的宜家,也在考慮如何保證其在中國的業務增長。
上述聲明稱,宜家目前在中國分為零售、采購及物流三部分業務,宜家將把在大中華區的采購業務合并為一體。
這樣的調整與它的成本領先策略緊密相關。事實上,宜家所采用的獨特的成本領先策略是對整條產業鏈的成本壓縮與質量控制。從設計、生產、渠道、終端,每一個環節進行成本壓縮。比如,最具特色的就是“價格回推法”,即先有產品價格,后有產品,這樣的思考方式大大地降低了產品價格。
事實上,宜家產品設計師的理念就是:同樣價格的產品如何將設計成本降得更低。
據悉,中國已經成為宜家最大的供應商,目前大約21%的商品來自中國,擁有300多個中國供應商,宜家盡力壓縮生產環節成本。不僅在中國,它在全球眾多國家設有一大批辦事處,與數千個供應商合作,負責宜家全球商品的貼牌生產工作。這樣減少了物流成本并增加了選擇權,對降低價格與提高品質要求創造了條件。據分析,宜家此次裁員針對組織架構上的調整,主要是將已經成為寶塔式結構的宜家內部組織重新變成幾年前高效率的扁平化架構。
此外,不難看出,宜家此次調整的背后,也或許與中國內地房地產市場的低迷息息相關。當人們降低或者停止裝修投入時,這家企業面臨的,必將是增長放緩的難題。
(第一財經日報 葉國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