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腰斬、閉店不斷!禁酒令下,傳統酒樓擺攤求生存……
出品/職業餐飲網
作者/三水
“史上最嚴禁酒令”如一記重錘,砸向以商務宴請、高端聚會為生的傳統酒樓。
包廂空置、人均消費腰斬、營收斷崖式下跌... 生死存亡之際,一場從“殿堂”到“街頭”的求生劇正在全國上演:
徐記海鮮支起鹵味攤,井榕大酒樓門口攤位前人山人海,艷陽天開起社區食堂——過去動輒數百元的招牌菜,正化身為幾十塊的快餐小食。
禁酒令之下,被迫“放下身段”的傳統酒樓,能靠擺攤活下去嗎?
01
禁酒令重錘,傳統酒樓“速凍”
“活命比堅守更重要。”
7月,福州文儒左公宴創始人郭九文在社交平臺上的發言,道破了禁酒令下酒樓餐飲的困境。
不只是左公宴,以宴請為核心業務的傳統酒樓,在政策重錘下無一幸免地被推上生存考驗場。
1、門店客流銳減、業績斷式下滑
禁酒令帶來的最直接沖擊,是宴請場景驟減引發的連鎖反應。
一位主打商務宴請的餐飲老板坦言,“門店包廂上座率從禁酒令實施前的 70% 驟降至 30%,單桌消費也從人均三五百元,斷崖式跌至百元以下。”
即使是行業翹楚徐記海鮮也不例外。
據了解,徐記海鮮6月銷售額同比下降近20%,第二季度環比下降24.4%。為減輕經營壓力,品牌不得不裁員“自救”,員工數量從7800人減少至5000人。
2、部分酒樓難扛壓力,走向倒閉結局
除了業績下滑,這場政策風暴更將部分本就脆弱的酒樓推向“生死線”。
7月以后,傳統酒樓閉店收縮的消息接連傳來:廣州老字號粵菜餐廳陶然軒二沙島店結業,目前僅剩一家門店;知名連鎖稻香酒家多家門店撤店;南寧金悅軒海鮮酒家、佛山順德恒發酒樓、廣州寶蜜園大酒樓等也紛紛加入閉店收縮行列……
于是,一批仍在重壓之下勉強支撐的傳統酒樓,不得不倉促開啟“自救”之路。
而在諸多求生路徑中,擺攤成了多數酒樓的共同選擇:左公宴開出夜宵大排檔、福州榮譽酒樓擺起鹵味攤……
02
擺攤,成為禁酒令下的“救命稻草”
當高端宴請的路子越走越窄,一批傳統酒樓開始將目光投向大眾消費市場。
尤其是鄭州某五星級酒店“出攤37分鐘售罄,日營收3萬元”的消息傳開后,瞬間點燃了傳統酒樓的熱情。
于是,一場傳統酒樓下場擺攤“求生存”的商業實踐在市場中拉開序幕。
1、酒樓集體“下沉”擺攤,現場火爆
“擠進去得扯著嗓子喊,還得先付款才能搶到。”
下午四點剛過,福州井榕大酒樓達道店門口便已人頭攢動,市民們圍著攤爭搶剛出爐的美食。
這樣火爆的場景,自井榕開啟擺攤模式后,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實際上,不止井榕,往近了看,福州的榮譽、聚春園、恒記大酒樓、盛海樓等過去人均過百、專注高端宴請的酒樓,如今都在門口支起了攤檔,數十元的菜品成了新招牌。
而放眼全國,傳統酒樓“放下身段”的案例更是不勝枚舉,既有鄭州黃河飯店、柳州德江酒樓、寧波東福源飯店等老字號,也不乏徐記海鮮、眉州東坡一批連鎖酒樓品牌,它們在商圈街角、社區樓下或自家酒樓門前搭棚設攤。
在這些攤販前,“人擠人”“搶著買單”這類近乎原始的交易場景形成驚人的共同寫照。
2、從高價硬菜到平價小食,產品邏輯被改寫
與星級酒店擺攤類似,許多酒樓下場首選品類多為平價鹵味小吃。
以徐記海鮮為例,攤位上的鹵味涼菜整齊排列:5元一個的鴨掌、鴨翅、雞爪,8元一個的鴨頭等,價格與市場基本持平。
但更多的,是像井榕、福州大飯店這類直接將荔枝肉、醉排骨這些招牌熱菜搬上攤位的,一只乳鴿28元、一只腌仔蟹48元,價格僅為堂食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很多酒樓下場擺攤時會兼顧飲品、包子花卷等主食,基本能解決早中晚一日三餐,且價格親民!
這些嘗試背后,是傳統酒樓對生存的迫切渴求。當禁酒令切斷了高端宴請的現金流,擺攤帶來的收入增長,成了它們維系運營的“救命稻草”。
但單靠擺攤,傳統酒樓真的能走通嗎?
03
傳統酒樓該何去何從?
盡管當下擺攤熱潮洶涌,但傳統酒樓若想憑此真正站穩腳跟,其前路的荊棘與挑戰遠超表面的熱鬧。
1、擺攤依賴 “嘗鮮紅利”,日常消費轉化存疑
從消費端觀察,如今酒樓攤位前的人山人海,很大程度上源于消費者的 “嘗鮮心理”—— 想以低廉價格體驗曾經 “高不可攀” 的酒樓味道,這種 “降維體驗” 的新鮮感構成了初期客流的核心驅動力。
然而,當新鮮感褪去,消費者回歸理性后,必然會用更高的標準重新審視酒樓擺攤菜品:口味是否穩定、價格是否真的親民、出餐是否高效、品類是否貼合日常需求…… 這時候,單靠擺攤能否經得住市場的長期檢驗,真正轉化為消費者的日常選擇,仍是未知數。
而這種 “去泡沫化” 后的留存能力,才是對企業生存韌性的終極考驗。
2、核心場景失守,穩定客流根基已松動
擺攤雖能帶來短期客流,但無法改變的一個本質問題是:傳統酒樓聚餐宴請的核心生存場景已經被撼動。
一直以來,商務洽談、家庭聚會與節慶宴席等多人聚餐場景,都是支撐傳統酒樓高客單價、高復購的生存邏輯。
但禁酒令的沖擊,直接打破了高端宴請的商務屬性,也間接削弱了聚餐的消費意愿 。當 “無酒不成席” 的傳統被打破,部分消費者會覺得聚餐的儀式感、氛圍感大打折扣,進而減少赴宴頻率。
核心場景失守,也必然讓傳統酒樓失去穩定的“基本盤”客流。
這時候,僅靠擺攤帶來的零散消費,很難支撐起龐大的運營體系,長期來看,傳統酒樓依舊面臨客流難持續的根本問題。
職業餐飲網總結:
從觥籌交錯的宴席主場,到與街頭快餐店爭搶客源,這場由禁酒令催生的擺攤浪潮,是傳統酒樓在凜冬中最現實的求生選擇。
然而,擺攤更像是傳統酒樓們在街頭巷尾急促上演的一場生存大戲,其依舊未能解決消費場景缺失的根本問題。
換句話說,它是傳統酒樓的“應急止痛藥”,而非“根治良方”。
那么,擺攤熱潮之后,深受重創的傳統酒樓,又該何去何從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