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玲:山姆VS開市客 對中國制造商是機會
出品/聯商視頻
編輯/深海
作為全球兩大倉儲會員制超市巨頭,Costco開市客和山姆都有很強大的全球供應鏈管理能力,從目前來看,先進入中國市場的山姆在發展速度上似乎更快一步。截至2025年5月,山姆中國共有56家門店,對比之下,Costco開市客目前在中國內地市場共有7家門店。
對比兩者在中國的發展,聯商網顧問厲玲認為,Costco開市客和山姆的背景不同,山姆與沃爾瑪一脈相承,根基非常扎實。Costco開市客進中國大陸不久,對市場的熟悉、物流的整合、營運團隊的建設還需要時間。希望山姆和Costco都發展得好,中國市場需要更多的平臺商發展,對很多制造商來說,其實是機會。
以下為文字實錄:
怎么評價山姆店和Costco在中國的發展?
山姆店在最近兩三年吧,在國內市場發力,幾乎每個店都非常好。Costco進中國時間并不長,Costco開店的第一年是山姆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所以大家對Costco印象非常好,真正的競爭對手來啦,對這個會員卡的理解都是重新開始的。
但你其實想想,山姆店已經在它之前的20年就在中國開店,所以突然之間山姆一發力,大家覺得山姆好像比Costco好嘛,店也多生意也好。而反過來Costco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有點放慢。
其實我一點不覺得是問題。
首先,Costco和山姆店它們的背景不一樣,沃爾瑪是超市起家的,Costco就是倉儲式起家的,它們的基因不一樣。
那在美國,應該是60年代初吧,沃爾瑪開始發力的,它整個體系是按照超市體系去做的。我去專門看過它們的倉庫,一個倉庫和多少店相連,距離在多少以內,是嚴格按科學數據去配比的。
那在那個情況下,山姆店在美國就沒有那么大的需求,好像不需要或者不特別需要去砍掉沃爾瑪去做山姆,它完全可以做沃爾瑪plus。但在中國沃爾瑪就不一樣了,它最早布局的是物流、生產,后來布局的是沃爾瑪店,現在是主攻山姆店。
但它是一脈相承的,它的根基非常扎實,核心非常強大,你要打倒它不容易。
反過來,Costco進中國大陸不久的,那么在對市場的熟悉,物流的整合,整個物流鏈的建設,以及營運團隊的建設,其實沒有那么快。我知道在上海開的第一家Costco,是很多臺灣人來支持的,現在也有不少的臺灣團隊在店里做些支持。
從上到下的員工隊伍建設不是一兩年能夠建設成功的,我相信它們還需要幾年時間去整合整一個鏈,它有能力的,應該可以做的。
現在的商業機會也是有的,但是直接拿它和山姆店來比,那因為背景不一樣,機會不一樣,現狀不一樣,本地化的能力不一樣。所以在山姆店發展好的時候,Costco就還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但從心里來講,我是希望山姆也好,Costco也好,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供應商,其實需要更多的平臺商來支持來讓我們發展,這兩個品牌在貨物需求上面是不完全一樣的,所以對很多制造商來說,其實是機會。
我們有14億人的市場,那這兩個店多做些我們的市場,對我們制造業是最大的支持,對我們消費者是最大的幫助。所以Costco現在在開出幾家店以后,腳踏實地,把基礎踏得更堅實,然后再有一個小高速的發展,有的是機會。
未來十年,我對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是看好的,但是絕對不是虛胖。新創企業更要吸取其經驗教訓,第一步就走正路,就去關心你的員工,關心你的消費者,關心你的供應商,就會有未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