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超市之王”人人樂,要退市了
出品/新品略財經
作者/吳文武
又一家全國知名連鎖超市巨頭即將告別A股。
5月7日晚,*ST人樂(即人人樂,002336.SZ)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5年5月6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的《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深圳證券交易所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人人樂即將告別A股的消息,其實早就在市場預料之中。公告顯示,因公司2023年度經審計的凈資產為-3.87億元,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
2024年的人人樂仍然沒有走出泥潭,持續虧損。2024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4.04億元。人人樂最新發布的公告就意味著即將要退市了。
目前,人人樂股票已停牌,停牌前股價連續多日跌停,年內更是已跌超40%,總市值還剩下16.24億元。
人人樂,這家全國知名的連鎖超市巨頭,更被市場譽為是“深圳超市之王”,現在黯然退市,經歷了一個怎樣從巔峰到衰敗的故事?又何以至此?
01
曾硬剛家樂福、沃爾瑪的“深圳超市之王”
相較沃爾瑪、家樂福、華潤萬家等國內外知名超市巨頭,人人樂的規模要小不少,但在深圳、廣東,以及在西安地區,人人樂是響當當般的存在。
人人樂的創業及發展故事也很精彩,要從它的創始人開始說起。
1996年,深圳市金屬交易所總經理何金明,在歐洲培訓時發現了超市行業的巨大潛力,當時正值中國超市行業發展初期,何金明商業眼光獨到,看好中國商超行業的前景。
回國之后的何金明隨即決定在深圳市南山區開了一家小超市,取名人人樂南油店。媒體報道稱,這家店有2600平米,每天的銷售額高達6萬多,這在當時來說堪稱是:印鈔機。
本以為人人樂南油店能一直高枕無憂時,人人樂迎來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家樂福。
僅僅在人人樂南油店開業三個月之后,全球零售巨頭家樂福進駐南山,把門店開在了距離人人樂僅有2.5公里的地方,人人樂的壓力一下子就來了。
家樂福門店開業后,人人樂的銷售額開始下降,從原本每天的6萬多元下降至4萬多元,甚至有時候不足兩萬。何金明當時要么選擇關店,要么選擇繼續堅持,但想到當初開店是從銀行貸款了100萬元,何金明還是選擇了繼續創業。
人人樂開始全面學習家樂福的促銷策略和高效的運營模式,用現在的行話來說是:調改。
很快,何金明帶領人人樂和家樂福開展了一場“閃電戰”,打了一場精彩的價格戰,打敗了家樂福的這家門店。
后來,人人樂南油店旁邊又開了一家沃爾瑪,又來和人人樂競爭。三年之后的1999年11月,人人樂在深圳福田開了第二家門店。過了一年之后,人人樂進駐惠州市場,惠州店開業當天,銷售額高達近400萬元,一鳴驚人。
人人樂開啟了狂奔發展模式,后來走向全國市場,并于2010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迎來高光時刻。
巔峰時期的人人樂在全國門店總數量接近150家,2010年至2016年連續7年營收超百億,最高時達到129.1億元。
人人樂是深圳人的回憶,特別是對來深圳打工、工作和生活的人們來說,以前一定常去人人樂購物。
巔峰時期的人人樂,年銷破百億,敢于和家樂福、沃爾瑪競爭,不僅是“深圳超市之王”,更是“廣東超市之王”,風光無限。
02
人人樂將黯然退市,何以至此?
《新品略財經》曾記得在2012年左右,在深圳龍華區梅林關口有一家人人樂門店,在下班后或者周末,生意都很爆火。
前些年,后來有一次再去逛這家人人樂門店時,門店縮小了很多,二樓租給了一家卡丁車門店,一樓改成了超市。在這家人人樂門店店面縮小的背后,人人樂上演了從巔峰到逐漸衰落的故事。
上市之后的人人樂,雖然規模增加,但卻不賺錢。從2012年開始,人人樂就首次出現虧損,后來在2013年人人樂關閉虧損門店,以及加強毛利率管控、成本管控,扭虧為盈。但從此之后,人人樂的主營業務就開始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在持續虧損狀態下,人人樂在2019年易主“曲江系”,此后的人人樂面臨越來越大的經營壓力,營收逐年下降,到2023年的時候,人人樂的凈資產已經變為負值,資不抵債。
2024年,人人樂為了保殼,開始資產大甩賣,先后出售了13家有經營門店的子“孫”公司的股權,還關閉了一些門店,即使這樣,也未能遏制住頹勢。
人人樂財報顯示,公司2024年營收僅為14.3億元,同比下降49.86%。進入2025年之后,人人樂的經營情況仍沒有好轉,2025年一季度,營收下降至1.294億元,同比下降77.81%;凈利潤虧損7962萬元。
現在人人樂即將退市,也說明了其在2024年的努力沒有成功。截至2024年末,人人樂在全國門店數量僅剩下32家,較巔峰時期的近150家門店總數,關閉了100多家。
人人樂從誕生到崛起,沖上巔峰時刻,再到后來逐漸衰落,是整個中國本土傳統商超發展的一個縮影,要找到人人樂為何會被拋棄的原因,答案和原因并不復雜。
人人樂誕生于深圳,踩中了深圳經濟特區經濟發展的紅利,踩中了傳統商超時代發展的紅利,那時候的人人樂,只需要有序發展,做好背后的供應鏈,每進入一個城市自然就會爆火。
至少在深圳地區,人人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是可以的,在深圳本地消費者看來,人人樂和華潤萬家這樣的國內超市品牌沒有太多的區別。
但傳統商超競爭又很激烈,每一個商圈和生活圈,都會匯聚各大品牌的超市,比如前文所述的深圳龍華的這家人人樂,后來在馬路斜對面就開了一家華潤萬家,吸引走了很多人人樂的客戶。
除了線下商超的激烈競爭之外,電商時代的到來,對傳統商超漸漸形成了極大的沖擊,更不用說現在的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多電商業務生態,直播帶貨、生鮮電商、社區生鮮、網上買菜等,也會不斷沖擊人人樂線下門店的生意。
當然,人人樂也在積極自救,關閉虧損門店,縮小店面,但在運營模式和經營思維上并沒有太多的改變,當消費者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人人樂自然就會被拋棄。
人人樂自身經營管理也存在不少問題。據媒體報道,比如向供應商反饋對賬不及時,導致門店部分品牌商品缺貨的情況,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以及背后的管理思維也制約了人人樂的發展。
人人樂前幾年做了很多探索,做人人樂購網上商城、人人樂園移動APP、人人樂微商城等線上購物平臺,但因為增發股份募集資金計劃泡湯而擱淺。
人人樂后面也做了高端精品超市和社區生活超市業務的探索,但市場競爭太激烈了,轉型效果不及預期,逐漸衰敗至今。
03
2025,商超行業的冰火兩重天愈演愈烈
人人樂從巔峰走向衰敗,特別是近幾年持續虧損,資不抵債,其背后是傳統商超行業上演了大敗退潮。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國內至少有超過782家商超門店關閉,其中就包括沃爾瑪、物美超市、永輝超市等知名品牌,其中永輝超市在2024年就關閉了232家門店,永輝超市在2024年虧損也擴大至14.7億元。
進入2025年之后,傳統商超行業的關門潮仍在繼續,不僅國內商超品牌在關閉門店,就連昔日很受消費者青睞的日系商超也在加速關閉門店,比如,永旺超市豐臺店已經宣布將于5月16日正式終止營業,這意味著北京再無永旺超市。
傳統商超、大賣場的關門潮未來還將持續,這股寒風仍將會繼續凜冽。
然而,中國商超行業又呈現出了火爆的另一面,最具代表性的有兩家品牌。
第一個代表品牌就是來自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山姆會員店在國內最近幾年開啟了狂飆模式,現在平均每年6至7家的新店開業。截至2025年初,山姆中國門店已達到54家,預計年底將突破60家,每家山姆店基本上都被消費者買爆了。
據沃爾瑪今年2月公布的財報數據,2024財年沃爾瑪中國營收20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73億元。大概估算,目前山姆的銷售額占整個沃爾瑪中國業績的三分之二。另據媒體報道,山姆中國2024年銷售額很可能突破了1000億元。
第二個代表品牌就是紅得發紫的胖東來,胖東來已經火爆了全國,成為了中國本土商超品牌的網紅頂流品牌,數據顯示,2024年胖東來集團銷售額達到169.64億元。
進入2025年之后的胖東來發展勢頭繼續兇猛,在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達到了62.7億元,按此發展速度,2025年會是胖東來的又一個大豐收年。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表示,今年胖東來的銷售額盡量控制在200億元以內。
山姆狂飆代表的是倉儲會員制超市的爆火,山姆憑借著國際品牌優勢,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山姆收獲了很多中產階級消費者。
盡管山姆有不少爭議,但依然無法阻擋消費者對其的購買熱情,比如在廣東深圳、珠海等城市,香港人北上消費成為一股潮流,買爆山姆的場景時常上演。
而胖東來則代表的是一股新的本土商超品牌崛起,主打品質牌、服務牌、感情牌,走中高端消費模式、精品模式、爆品模式,胖東來正展現出驚人的商業價值、網紅品牌效應以及綜合社會效應。
在目前的中國商超行業,有一個很受市場認可的觀點,胖東來模式是中國商超模式的希望,多家品牌開始學習和擁抱胖東來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永輝超市。
永輝超市從去年開始全面學習胖東來,被胖東來調改后的門店煥然一新,讓市場看到了永輝超市自救的希望。目前在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的帶領下,繼續全面調改門店。
國內其他本土傳統商超品牌也在積極變革和創新,比如華潤萬家在一邊關閉傳統超市門店的同時,也在開精品高端超市門店。
2025年,互聯網巨頭又打起了新一場即時零售新大戰,對傳統商超也會有明顯影響。生鮮、日用品等是熱門商品,比如最近幾個月,美團就在東莞市場線下猛推小象超市業務。
整個2025年,商超行業的冰火兩重天愈演愈烈,傳統商超的大敗退潮將會持續上演。山姆會繼續狂飆,胖東來會繼續網紅,就連現在盒馬也基本上放棄了X會員店,全力發展下沉市場業務。
2025年的商超行業的變與不變共存,冰與火持續上演。消費時代變了,消費者也變了,特別是像人人樂這種傳統商超更應該加速求變。
目前人人樂還沒有消失,雖然告別了A股,未來只要繼續創新,找到新出路,還有生存機會,是否是上市公司已經不重要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