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做網紅還債,學不來羅永浩
出品/電商報Pro
作者/月涯
01
麻辣誘惑創始人直播賣課
企業家跨界當網紅還債大軍再添新成員。
近日,#麻辣誘惑創始人回應欠債3億的視頻,登上抖音熱榜。
麻辣誘惑的創始人韓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我現在借住在親戚家的房子,最艱難的時候,我們一家五口人就靠著我母親每月8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
圖源:《鳳凰WEEKLY》
要知道,麻辣誘惑作為餐飲界曾經的頂流,小龍蝦日銷量可達驚人的50噸,年營收輕松突破十億元,資本市場對其也是青睞有加,三輪融資總額超過三億元。
韓東的身價也因此暴漲至二十億,“兩個月買一套(北京二環)120平米的房子,在北京有8套房,在埃及有6套房!
然而世事無常,從云端跌落至谷底,竟不過短短數載。如今,麻辣誘惑的輝煌不再,企業倒閉,韓東本人也背上了約三億元沉重的債務。
天眼查App顯示,韓東關聯的20余家企業中,處于存續狀態的僅有北京麻辣誘惑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麻辣焦點餐飲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其余均為被吊銷或者注銷狀態。
天眼風險信息顯示,北京麻辣誘惑食品有限公司存在30余條失信被執行人(老賴)信息、90余條限制消費令,韓東所持該公司千萬股權也已被凍結。
圖源:天眼查
在采訪中,韓東表示,自己也感到十分抱歉,但沒有想逃避,會一點一點還。
破產后,韓東開始積極尋求自救之路。從街頭擺攤賣小龍蝦到試水短視頻直播,開設“餐飲黃埔韓校長”視頻號分享行業經驗,他不斷嘗試尋求轉機。
在眾多因破產而陷入困境的企業家中,確實有不少人借助網絡的力量實現東山再起。
然而這條路早已擠滿了破產的企業家,網友們也不太感興趣這一類敘事了。
于是乎,做網紅還債這條路,對于這位餐飲界昔日的大佬來說也顯得尤為不易。
韓東在采訪中坦言,曾主動去找了10多個MCN,但沒人理自己。
要知道,韓東過去培養出了很多餐飲界的精英,韓東的麻辣誘惑也被稱為餐飲界的“黃埔軍!。
無可奈何之下,韓東只能“自食其力”。2023年9月,韓東在抖音開設了一個“餐飲黃埔韓校長”賬號,分享餐飲業經驗。
后來韓東又在抖音上直播賣課,20節課程僅需198元,盡管直播課程定價親民,但市場反應卻并未如預期般熱烈,目前櫥窗總銷量也沒達到九百份,賬號經營了一年也只有1.3萬粉絲。
圖源:抖音
此外,韓東還提供線下培訓,給企業提供咨詢服務。他的收費沒有一個標準,“給三萬去,給三千也去”。
對此,有網友感嘆“想象不到麻辣誘惑會到這種程度”,也有網友對韓東的堅韌不拔表示敬佩,并期待他能東山再起。
那作為餐飲業標桿的麻辣誘惑,又是為何深陷這般絕境之中的?
02
明星餐企麻辣誘惑的隕落
創立于2002年的麻辣誘惑,初出茅廬便憑借水煮魚、毛血旺風靡市場。
2010-2013年期間,小龍蝦在市場上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韓東開始帶領麻辣誘惑轉型,主要做麻辣小龍蝦。
2014年,麻辣誘惑正式跨界小龍蝦領域,并推出了麻小外賣品牌。
圖源:麻小集中營公眾號
此后,韓東的餐飲生意形成了三大支柱業務:大型餐飲店麻辣誘惑、主打小龍蝦的小型門店熱辣生活,以及專注線上市場的麻小外賣。
轉攻小龍蝦后,小龍蝦成為了麻辣誘惑這一品牌的代名詞。
巔峰時期,麻辣誘惑在全國開設近120家門店,年銷售額高達14億元,一度占據北京小龍蝦外賣70%的市場份額。
然而,正是這份對小龍蝦的執著追求,最終也成為了品牌發展的雙刃劍。
過度聚焦于單品,導致消費者群體相對局限,市場波動時抗風險能力減弱。加之小龍蝦的季節性限制,使得麻辣誘惑的業績面臨周期性挑戰。
更為關鍵的是,韓東在小龍蝦供應鏈上的大力投入,也為后續發展埋下了隱患。
自從盯上小龍蝦這個賽道后,韓東就大力投資小龍蝦供應鏈。2015年,韓東還跑到埃及花5000萬美元建了三個工廠用于加工小龍蝦。
尼羅河工人撈小龍蝦 圖源:韓東
隨著2019年國內小龍蝦市場價格下跌及2020年全球疫情的沖擊,這些投資未能如預期般帶來豐厚回報,反而成為沉重的負擔。
特別是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韓東自信地以為會和當年的非典一樣,很快就過去,大量儲備人力食材,讓麻辣誘惑彈盡糧絕。
更不幸的是,同年,埃及工廠的幾位親信負責人背叛了韓東,他們利用當地的關系,將工廠非法據為己有,使得韓東數億元的投資付諸東流。
最終,因拖欠供應商貨款、員工工資等問題,麻辣誘惑陷入困境,大規模關店潮接踵而至,昔日的輝煌成了過眼云煙。
麻辣誘惑的失敗,究其根本原因,最主要的還是韓東的自負。
其實2018年的“倒蝦”事件就體現出了韓東的自負,當時有30柜小龍蝦產品質量出現了問題,剛拿到融資的韓東未經深思熟慮就直接讓工廠負責人把8000萬成本的小龍蝦倒進尼羅河。
在采訪中,韓東自己也承認了“自負”這一點,“當時真的太狂了,覺得剛剛拿到融資肯定還能融,但凡冷靜一點,把蝦尾上的肉剝出來,運回國內賣1塊錢一個,也能挽回絕大部分損失。”
在韓東回顧自己的經歷時,依然對未來抱有很大的期待:“我沒有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我只不過是在一個過程中摔了一個跟頭,暫時的一個失誤而已,我活過兩回了現在,和蓋棺定論還離得遠呢”。
03
那些做網紅還債的破產大佬們
相信大家對企業家跨界做網紅還債這一套路也非常熟悉了。
早在2020年,創業失敗并欠下6億債務的羅永浩開啟直播帶貨還債。
羅永浩首播持續了3小時,支付交易總額超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4800萬人。
不久后,“羅永浩還了4個億”的相關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迅速成為行業佳話。此后,欠債的企業家們開始效仿羅永浩。
圖源:羅永浩脫口秀視頻截圖
2023年5月,瀕臨破產倒閉的天涯社區通過抖音“重啟天涯”賬號發起為期七天七夜的直播,希望能夠給天涯社區籌集300萬元,用來支付拖欠電信的費用,讓天涯得以重啟。
今年6月,鐘薛高創始人林盛在淘寶開啟還債直播首秀。在宣傳海報上,明晃晃地寫著“帶貨還債”四個大字,林盛表示,“無論是用直播還是賣貨,欠債還錢不丟人。”
圖源:淘寶直播
就連遠在美國的賈躍亭也想靠做網紅還債。今年5月,賈躍亭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表示,將會通過開始個人的IP商業化,盡量、盡快賺些錢,一部分還債,一部分救公司,用來補貼造車。
不過這條路并沒有那么好走。即便是眾人學習的榜樣羅永浩,近日也被昔日的投資伙伴扒皮。
起因是董宇輝離職,羅永浩一如既往跟在后面點評,借機踩幾腳俞敏洪。
結果紫輝創投的鄭剛看不下去了,鄭剛發視頻說羅永浩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什么好心。
此外,鄭剛還把羅永浩打造的創業失敗、努力賺錢還債的光輝形象和人設給戳穿了。
鄭剛在視頻中直接指出,羅永浩所說的“在這個始于2018年年底的6個億的債務,我們已經還了快4個億了”,具備誤導性,讓大家誤以為是他直播帶貨賺來的錢。
實際上,快4個億里的3個億現金,是來自錘子科技股東們在錘子科技投資形成的資產,拿這個資產去還的債。其實就是羅永浩變賣了錘子科技的資產去還的債。
鄭剛表示,據我所知,扣除錘子科技股東資產兌現的3個億現金之外,老羅只還了幾千萬。
圖源:鄭剛抖音視頻截圖
而被罵是“雪糕刺客”的林盛則是“死性不改”,直播帶貨紅薯5斤裝42.9元,遠超市面售價。
果不其然,銷售也非常慘淡。開播兩天,海南鳴門金時紅薯僅賣出200多單,銷售總額約1萬元。
網友不僅不買賬林盛的“情懷營銷”,還攻陷了評論區,三連暴擊林盛:你能分給農民伯伯多少錢?敢不敢公開收購價?這42.9塊有2.9塊錢到農民手上嗎?
連網費都交不起的天涯社區,直播間連續工作168個小時,也只籌到20.4萬元,完成籌款目標額300萬元的6.8%。至于賈躍亭,屬于是雷聲大雨點小。
這一系列案例表明,盡管企業家們自帶流量與話題性,但在直播帶貨這一領域,僅憑個人影響力并不足以保證成功。
市場需要的是真誠與性價比,而非簡單的情懷與噱頭。當消費者不再輕易買單時,這些跨界嘗試的企業家們,或許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策略與定位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