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又有了新夢想
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蔣永霞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曾稱菜鳥是他“最后一個夢想”,是一個“理想主義”項目,至少需要8—10年的時間來實現。如今,夢想照進現實,在菜鳥成立十周年之際,它羽翼漸豐,欲展翅高飛。
9月26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擬通過以菜鳥智慧物流網絡有限公司于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的方式分拆菜鳥。同日,港交所網站信息顯示,菜鳥已正式提交上市申請。
如今看來,菜鳥成為阿里巴巴“1+6+N”變革后首個正式進入IPO進程的業務集團。菜鳥之所以能夠先“飛”,是因為它早已不是“菜鳥”。
菜鳥成立于2013年,并于2015年5月20日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獲豁免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國際物流、國內物流與科技及其他服務。
招股申請書顯示,憑借獨特的“電商+科技”基因,菜鳥通過持續創新重新定義了物流行業標準,在多個業務領域都做到了行業領先。公司已經從最初的技術平臺成長為一張全球智能物流網絡,在戰略上直接建設和運營一批關鍵性設施,包括兩個綜合電商物流樞紐(e-Hub)、1100多個倉庫,并在全球有380多個物流分撥中心和17萬個驛站。其中,直接用于跨境物流的倉庫面積就有約300萬平方米,位居全球第一。
2023財年,菜鳥的總收入為778億元,近三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1%。菜鳥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續增強,2023財年經調整EBITDA 超過了28億元。阿里巴巴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報(2023年4月1日至6月30日)顯示,在國際物流履約解決方案和國內消費者物流服務增長帶動下,菜鳥該季度營收達231.64億元,同比增長34%。
一直以來,菜鳥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為此甚至加碼布局自營業務。今年6月,菜鳥集團推出自營的品質快遞業務菜鳥速遞。歷經6年打造,菜鳥速遞由服務天貓超市的配送業務升級為全國快遞網絡,主打半日達、當次日達、送貨上門和夜間攬收等品質服務。
菜鳥招股申請書顯示,今年6月5日,菜鳥從阿里巴巴全資附屬公司手中接過申通快遞約25%的股份,與申通加強資本與業務合作。
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表示,臨近IPO,菜鳥正向重資產加速轉移,并往上下游加速拓展,有望成為綜合性物流服務商。阿里巴巴將繼續持有菜鳥50%以上的股份,從資本市場角度將展現出更多想象力,菜鳥物流定位于全球跨境物流商與電商物流領導者,下一步或將成為“中國智慧物流第一股”。
為了菜鳥的展翅高飛,阿里巴巴集團一再推波助瀾。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的元老級人物蔡崇信在執掌阿里巴巴集團的同時,也赴任菜鳥集團董事長。蔡崇信為菜鳥擬定了數據化、全球化、智能化的戰略方向,將以“每年1—2個國家的節奏建設海外本地物流網絡”,而“立足中國根基、著眼全球市場,持續構建全球化的物流網絡”將是菜鳥此后的路徑。
“一只菜鳥要站上世界舞臺”,這是蔡崇信對菜鳥許下的夢想,菜鳥再次踏上征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