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手作奶茶一夜間從“廣西之光”被嘲成“廣西叛徒”?
來源/Vista氫商業
撰文/大稚
賽博商戰,狼煙再起。
9月12日,喜茶發了一條小紅書:“想喝廣西水牛乳?阿喜管夠。”看似只是一條平平無奇的新品推廣,然而評論區皆擊節稱快,夸喜茶“有眼力見”“懂商戰”。
筆記句句不提阿嬤手作,評論句句不離阿嬤手作。
原來,9月8日,來自廣西的新茶飲品牌阿嬤手作宣布,所有含奶飲品、雪糕全部升級使用“無添加的冷藏有機牛乳”,取代廣西特產水牛奶。
公告一出招致大量質疑,9月9日阿嬤手作再次發布聲明,表示“比起快捷和利潤更優先美味,比起美味更優先純粹的和放心的”,新換的冷藏有機牛乳經過長期調研且成本更高,但品牌決定暫不提價,以讓更多客人品嘗到。
對于換奶,阿嬤手作感性地自白:“這或許是阿嬤做過最‘笨’的決定。”從評論區來看,似乎一語成讖,消費者們紛紛表示:水牛奶,好喝愛喝,有機奶,大可不必。
這一次不止是喜茶,阿嬤手作此前合作的供應商“壯牛水牛奶”也發布了一則公告,先是解釋為何合作結束,再宣布將于10月推出經權威認證的“有機水牛奶”,被一些消費者解讀為暗諷阿嬤手作:這么愛有機,怎么不換成有機水牛奶?
阿嬤手作把水牛奶升級成有機奶,為什么引來消費者如此強烈的反對,還讓同行和前合作伙伴趁機“商戰”了一把?
新茶飲在“奶”這件事上,又卷到啥程度了?
01
成也水牛奶
敗也水牛奶?
阿嬤手作近年風頭正勁。
去年2月,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我在上海等開學,一刷朋友圈發現很多人在商場等奶茶。我心想,儂瞧瞧這些桑海寧,這么老多年了,怎么還是在為奶茶排7個小時隊。
仔細一看,合著是“阿嬤手作”在上海開首店了,時間線在那一刻收束——2020年底,我就從在深圳工作的朋友那里聽說過,他們辦公室每天都會掐著表在上午10點下單阿嬤手作,比打卡還專心,然后就能在下午三點左右排完號取到餐,美美享用下午茶。
現在依然火爆
我問,憑啥這么搶手?
朋友答,在預制菜滿天飛的時代,這家店后廚都是真·阿嬤(40-55歲的女性員工)給你現做芋泥、米麻薯。用料又好又新鮮,芋頭是廣西荔浦芋頭,奶是廣西水牛奶,“反正比別家好喝”。
強調地域性的原料和看得見的現煮現賣,就是阿嬤手作最大的特色,以至于連等待,都能被想象擴充成儀式:技藝純熟、勤勞踏實的阿嬤,全程不用機器,單靠一雙手,將蒸熟的芋頭壓成泥,將煮香的糯米搗出絲,再與新鮮水牛奶攪動混合,她們沉默而一刻不停,只為獻上最本真天然的味道。
這你還不等?這你得等啊。
原料、工藝、門店,共同構造完整的【阿嬤手作】,而水牛奶作為產品的“基底”,是毋庸置疑的一張名片,象征著純粹、淳樸、醇厚,換掉奶,這個完整的閉環就缺了一個口子,就有點不是內個味兒了。
正如不少網友說的那樣:“如果換掉了水牛奶,那么多牌子,我為什么要喝阿嬤?”
遙想2020年11月21日,阿嬤手作宣布把“花牛鮮乳”升級成“水牛鮮乳”,并列出蛋白質、維生素等多項營養數據,證明水牛奶優越于普通牛奶;次日,宣布深圳首店開業——那是成立于2018年的阿嬤手作走出廣西的第一步。
水牛奶曾經是幫助阿嬤手作開疆拓土的錦囊妙計,現在卻似乎成了妨礙走南闖北的絆腳石,曾經是升級,現在被升級。
——或許因為水牛奶實在是太金貴了。
有研究顯示,水牛奶的鈣含量約是普通牛奶的1.7倍,蛋白質約是1.3倍,牛奶每100克里能有3.8克蛋白質就值得大字印在包裝盒上重點標示,而水牛奶每100克蛋白質含量多在3.7-4克之間。水牛奶的脂肪也多得多,是普通牛奶的2.4倍左右,這讓其口感更加濃稠、香醇。
然而,產量太低。
別看水牛長得糙,但對生存條件非常挑,獨愛南方氣候,愛吃菠蘿、甘蔗、百香果,因此我國的主要水牛奶產區集中在兩廣和云貴,其中尤以廣西為最大生產地。而且,水牛本身產奶量就低,一頭普通黑白花奶牛年高產可產奶6000公斤以上,即使低產也有3000-4000公斤,而一頭水牛的年產奶量僅在2000公斤左右。
2020年,廣西水牛奶產量近3萬噸,2022年達到4萬多噸,界面新聞估算2022年全國水牛奶產量不滿10萬噸。
不滿10萬噸放在乳品市場里啥概念?基本上相當于一滴水落入一片海,一個我進入一個春運時的火車站——2022年中國牛奶產量足有3932萬噸。
產量低,運輸也費勁。一篇對阿嬤手作創始人鄧倩的專訪提到,該品牌所用的水牛奶,需要每天從南寧的專屬農場冷鏈運送,保質期只有9天。另據“乳業財經”報道,低溫水牛奶運輸需要全程冷鏈保持在4°左右,成本頗高。
拋開運輸成本,水牛奶本身也因較為稀缺且營養豐富,比普通牛奶貴出至少一倍。很直觀的例子是,對于客單價25元左右的阿嬤手作,仍有消費者認為是“把水牛奶的價格打下來了”。
其實,水牛奶已經是茶飲界的老面孔。除了阿嬤手作,精品咖啡品牌Manner在2022年夏天推出過由水牛奶制作的Dirty;喜茶今年的首款奶茶新品也是“水牛乳雙拼波波”,上架三天就賣出了42萬杯;樂樂茶也推過多款水牛奶茶飲。
可是,產能和供應鏈的“硬傷”還挺無解,水牛奶越是被新茶飲“帶紅”,就越是供不應求且貴。
說白了,現有條件下堅持用新鮮水牛奶,就是和“降本增效”“全國擴張”說拜拜。
供應商“壯牛水牛奶”發布的公告里就說了,目前產能要優先供給長期訂戶,“已無法滿足‘阿嬤手作’的高速發展”。
這措辭有種分手宣言即視感,既然無法滿足阿嬤手作的野心,那就尊重祝福,不忘呼吁消費者“繼續支持從我們廣西走出去的‘廣西之光’”。
現在,阿嬤手作一共在8個城市有32家門店,17家在深圳,3家在上海,而老家南寧也不過6家門店,看起來是要把消費力更強勁的深圳發展成大本營,但作為號召力相當強勁的新茶飲品牌,這個開店速度慢之又慢,覆蓋范圍小之又小。
其他茶飲能把水牛奶當限定,驚艷亮個相就撤,留下一個唯美背影,有機會再“回歸”,但含奶產品都用水牛奶打底的阿嬤手作,看來走到了不得不壯士斷腕的時候。
只是問題在于,常客中有不少并不覺得這是“斷腕”,恐怕已經達到“自斷經脈”的地步,有人說味道不如從前了,有人說排隊的人銳減了,同行和供應商還疑似“倒油”,然而若要“做大做強”,換掉水牛奶可能只是大變身的第一步——畢竟“手作”也不夠標準化。
02
新茶飲,
快把奶牛的祖上十八代扒出來了
作為一個有喝奶茶習慣的人,我沒有留心過工藝,也不是很在意原料,但是奶茶味道越來越淡,我還是能嘗出來的。懷著一個新媒體人的敏感,我上社交平臺搜了搜,發現我果然不是一個人,近期諸如“鮮奶茶都好淡”“xx牌子的奶茶怎么越來越沒味道”的帖子實在很多。
換掉水牛奶之后,“阿嬤手作淡如水”的評價也開始出現。
被這樣評價,阿嬤手作可能覺得有點冤,畢竟就在前陣子,新茶飲界剛剛掀起一股“換奶之風”,老老實實做基底的奶,被傾注“田園牧歌”和“尖端科技”的雙重想象,力求講一個純天然高品質一心只為消費者的故事。
從養奶牛這一步起,各個品牌就開始卷。
喜茶養的牛是“產量高、品質穩定、適應性強等優點的荷斯坦奶牛”,阿嬤手作的牛叫“有機牛”,它們都生長在大型牧場,每頭牛都有寬敞到能散步的牛棚,比我合租的二居室舒坦多了;“西藏茶飲之光”阿刁更豪橫些,用的是牦牛鮮奶。
在吃上更是考究,喜茶的牛吃“精選優質苜蓿草、燕麥草等粗飼料,搭配豆粕、玉米等精飼料和優質青貯飼料”,還不是由著牛的性子吃,而是有專門的精準飼喂系統,給配置混合好了,讓牛營養均衡地吃下去。
據高級乳品分析師宋亮,草飼牛奶和谷飼牛奶營養質量差別不大,但前者更自然更有機,更契合中產以上人群對簡約、質樸生活方式的向往。
也就是說,牛每天吃營養餐,和中產白領減脂期吃 Wagas 差不多,都是生活方式。
阿嬤手作不遑多讓,以前養水牛說讓水牛吃菠蘿、甘蔗、百香果,現在養有機奶牛,吃的是有機定制餐,包括玉米、甜菜粕、青貯等,一天餐標給足200元,和牛聽了都羨慕。這些飼養全程強調有機的牛,產下來的奶,阿嬤手作命名為“無添加的冷藏有機牛乳”。
相比之下,茉酸奶和霸王茶姬就比較坐享其成一些,前者用“進口乳粉”做基底,后者用“進口優質奶源”。
等牛奶出來了,奶茶們的故事就從田園牧歌烏托邦進入尖端科技試驗場,在概念上,奶茶品牌活用英文縮寫和小數點,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喜茶對“INF殺菌工藝”(蒸汽浸入式殺菌技術)引以為豪。這項技術即是讓牛奶以自然滴落的方式,勻速通過一個真空蒸汽空間,實現升溫,再以高壓穿過殺菌溫度管道,通過蒸汽與牛奶進行快速熱交換,完成殺菌,然后急速冷卻,蒸發多余水分,相當于給牛奶做“蒸汽浴”,既能殺菌,還能除掉常溫奶的“蒸煮味”,最大程度保留牛奶本味和營養成分。
“膜分離技術”,則讓乳蛋白含量達3.8g/100mL。于是,喜茶的奶就叫做“3.8源牧甄奶”,除了這個本名,還另有一個封號:“首款新茶飲專用真牛乳”。
聽起來最先鋒最硬核的當屬霸王茶姬的“冰勃朗非氫化基底乳”,在霸王茶姬的描述中,這款奶科學配比、多重測試,采用分提技術提取、按照按黃金比例特調,還突破了非氫化技術壁壘,達到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效果。
總之,現在的奶基底,必須做到該有的都有,比如更多的蛋白質,不該有的都沒有,比如植脂末及其可能含有的反式脂肪酸。
這些故事新鮮嗎?挺新鮮,但也不那么新鮮。
換奶是新茶飲的慣常做法,畢竟是個擁擠賽道,隔個兩三年總得講點新故事。比如,曾經的大爆款“冰博克”,就是通過蒸餾方式提純牛奶得到的基底,口感更醇厚,后來這“冰博克”又成為了“厚乳”的靈感來源,兩款基底一路從咖啡館紅到奶茶店。
水牛奶,以及更強調健康的植物基奶底如椰奶、燕麥奶,都在茶飲無限內卷的路上分到了一杯羹,而現在,真、純、鮮的奶,成為了新故事的主角,站到了各大品牌交戰的中心,植脂末則被避之唯恐不及。
一時之間,大街上、商場里能遇見的所有奶茶店門口,都豎著大大的“0”,哪家還沒做出“0植脂末、0氫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的宣誓,就屬于是完全跟不上趟了。
茉酸奶的小票也寫上了“從0開始”
其實,去年6月,喜茶就發布了《喜茶品質真奶標準》,還聯合《中國消費者報》共同發布首個《現制奶茶品質奶原料使用倡議》,該倡議呼吁行業全面升級用奶原料品質,持續加強產品品質。
當時這個倡議反被網友嘲諷:“蜜雪冰城呼吁全行業降價至10元以下。”
但今天回頭看,不得不說很有前瞻性——相當于把大家都架到了一個不得不的位置,不升級走高端路線,就很難盈利,奶底現在似乎真成了“價值爆炸的關鍵”,畢竟,不是所有茶飲,都叫蜜雪冰城。
喜茶率先捅破“奶精泛濫”這層窗戶紙,也是有底氣的:2016年起,喜茶就開始布局供應鏈建設,爆款“芋泥波波”系列中使用的原料,便來自喜茶共建種植基地的檳榔芋。
卷奶,本質上還就是卷供應鏈。
奶是飲品的基底,供應鏈是品牌的基底,對于新茶飲企業而言,想求規模,就需要標準化的供應鏈和產品制作體系,保證、提升品質和效率,在核心原料上掌握主動性。
當水牛奶的穩定供給存在風險,阿嬤換奶,其實情有可原。
在這方面布局更早的,還得是蜜雪冰城。10年前,雪王便在上游建廠布局,爆款檸檬水就源于在四川建設的檸檬種植基地。而且根據招股書,雪王也開始卷奶了,要建設年產10萬噸的“奶精工廠”自產自銷,力求擁有自己的植脂末。
是的,蜜雪冰城用的就是植脂末,并且從不諱言。
這個會讓人發胖的東西,讓茉酸奶們聞之色變,在蜜雪冰城卻收獲穩穩的幸福。
新茶飲逃離植脂末、更新奶基底,很大程度上是回應消費者對高品質的追求。
7月,平時一杯酸奶賣三四十的茉酸奶,向消費者征集“貓山王榴蓮奶昔”的心理價位,選項分別為68元、88元、108元;與此同時,茉酸奶又被扒出來以一款“上野曼道牌雪糕”為奶基底,而“上野曼道牌雪糕”配料中的精煉植物油就是氫化植物油。
堪稱“刺客”的定價和摻了植脂末的原料,兩相疊加,立馬點燃了消費者的怒火。
無獨有偶,今年二季度,霸王茶姬原料中的“咖奶”也引起了爭議,從配料表來看,“咖奶”類似“咖啡伴侶”,含植脂末,和霸王茶姬“原葉鮮奶茶”的定位有些出入。
兩個品牌各自花了一年左右研發的全新奶基底,恰好趕在備受爭議的當口上線,適時平息了部分質疑。
不過與植脂末這個“增香增味增稠劑”割席也是有代價的,幾乎所有標榜純鮮奶制作的奶茶,都被銳評“淡得像水”,“本來只是貴,現在又貴又難喝”。
“本山豬是不是就只能喝點科技與狠活兒啊”
那些大大的“0”,也沒有完全消除大家的疑慮。
品牌既然要講0添加的新故事,也自有較真的人來好好嘮嘮,他們查閱了國家標準,發現反式脂肪酸< 0.3g/100g,即可標為0,所以那個“0”里,難說還有沒有貓膩;此外,還有人認為,品牌光說不含植脂末、不含氫化植物油、不含反式脂肪酸,沒說是100%純奶,那就一定不是。
大家這么較真,完全是出于對品質的考量嗎?也不盡然。
“我都喝奶茶了,我還糾結這個啊?”
雖然中高端茶飲紛紛向鮮奶投誠,但植脂末也遠遠沒到退出歷史舞臺的地步。
而且,隨著技術進步,已經有了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脂末,國內植脂末頭部品牌佳禾食品2022年超95%的收入來自零反式脂肪酸產品。
就算含有反式脂肪酸,“假奶”也和“真奶”一樣有市場,因為植脂末奶茶,就是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蜜雪冰城的巨大成功已經證明了,植脂末可以有,只要不虛假宣傳、虛高定價。阿嬤奶茶被質疑,也是消費者在說,錢不是不能花,但得花得值。
奶茶如今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重要,早已進階為“續命水”,消費者當然想要高品質,但也想要好味道和高性價比。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