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回應被列入“預摘牌名單”:努力保持兩地上市地位
8月1日消息,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回應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列入“預摘牌名單”,阿里巴巴表示,將繼續留意市場動態,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并努力保持同時在紐交所和香港聯交所的兩地上市地位。
據悉,7月29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更新一批“預摘牌名單”,包括阿里巴巴、蘑菇街、獵豹移動、波奇寵物等4家中概股被列入其中,面臨退市風險。
根據美國2020年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如果在美上市外國公司連續三年無法讓美國監管機構檢查審計底稿,可能會被強制退市。
7月26日,阿里巴巴曾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擬將香港新增為主要上市地。阿里巴巴在香港紐約雙重主要上市后,在美國掛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依然可以繼續互相轉換,投資者可繼續選擇以其中一種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
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擬將香港新增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聯交所完成審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雙重主要上市,相關流程預期在2022年年底前生效。
阿里巴巴在香港紐約雙重主要上市后,在美國掛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依然可以繼續互相轉換,投資者可繼續選擇以其中一種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這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向香港轉移。
對于雙重主要上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這個決定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廣泛多元的投資者,尤其是阿里巴巴數字生態參與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長和未來。
有業內人士表示,雙重主要上市之后,相關公司可以更好應對單一市場的不確定性,從而更好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
據悉,雙重主要上市正在成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貝殼、小鵬、理想等9家中概股公司實現在美國和香港雙重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與香港淵源頗深。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B2B業務)曾在香港進行上市,彼時共募集資金116億港元。不過受到金融危機、電商行業發展等因素影響,阿里巴巴于2012年2月宣布私有化,當年6月完成從港交所退市。
2013年,阿里巴巴再度謀求集團整體赴港上市。不過由于無法解決同股不同權的問題,阿里巴巴于當年10月宣布放棄在港上市。
隨后在2014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啟動赴美上市計劃。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IPO上市,籌集250億美元,創下全世界規模最大的IPO交易紀錄。截至美東時間11月12日收盤,阿里巴巴市值達4867.9億美元,報收186.97億美元,市值同比上市之初上漲213.03%,股價上漲201.69%。上市之初,阿里巴巴開盤價為92.7美元,市值為2285億美元。
對于阿里巴巴沒能在港交所完成上市,香港特區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曾表示,沒有讓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個很重大的錯誤。港交所CEO李小加此前在公開場合也曾說:“因錯失阿里巴巴而遺憾”。
2018年4月,港交所修訂后的主板《上市規則》正式生效,這次改革被認為是香港資本市場25年來最大的改革。根據修改后的上市制度,港交所將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不過在交易機制設計上,大多以美國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掛牌多采用“二次上市”模式。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上市,這也是中國香港股票市場九年來規模最大的上市交易,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跨境上市案例,多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擔當承銷角色,投資者參與數量近20萬戶。
相關數據顯示,自2019年在港上市以來,阿里巴巴大部分流通股已轉至香港注冊。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阿里巴巴集團股份于香港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7億美元,于美國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32億美元。
截至上周五收盤,阿里巴巴市值2366.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9萬億元),已經距離2020年末的市值高點縮水超70%。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