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一年半后,無法被定義的杭州天目里有何變化?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劉嘉玲
2020年10月18日,修建了8年的新概念綜合體杭州天目里正式對外營業。開業后,不僅成為同行考察的對象,也是年輕消費者、網紅紛紛打卡的地方,甚至一些外地的人也會慕名而來。
如今,開業已經一年半的時間,天目里在業態、場景、客流上有哪些變化?跟著《聯商網》的視角一起云巡店吧。
01
建筑巧思,與眾不同
作為建筑大師倫佐·皮亞諾的中國首作,天目里由17幢形態不一的單體建筑以及中央的中庭廣場組成,被稱為“城市客廳”。天目里的建筑采用大面積的清水混凝土、玻璃和鋁板,整體呈現出干凈利落的工業風,與周圍建筑相比尤為突出。
除了建筑,園內的景觀也頗有來頭,天目里邀請到美國著名植物生態學家Paul Kephart和日本當代枯山水大師枡野俊明,來為園區的植物和庭院做獨特設計。
天目里的建筑和景觀與一年之前相比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但在周圍設施上最大的變化莫過于三號線的貫通。
三號線的開通,讓去往天目里這件事變得更加容易。在此之前,天目山路是妥妥的“堵”王,三號線開通之后,擁堵狀況明顯得到改善,據浙江在線報道,天目山路左拐古墩路的口子,原本700米要開三四十分鐘以上,現在只需二十分鐘左右。
02
業態幾無變化,美食更多
天目里的商業板塊主要分為地上、地下兩層,品牌則基本集中于一樓與負一樓。
一樓整體與剛開業時相比基本沒有變化,仍舊以餐飲、娛樂、服飾為主,包括咖啡茶飲類Seesaw Coffee、喜茶GO、% Arabica、Cycle&Cycle,綜合餐飲品牌山葵家、18號酒館、芥末酒館,時尚買手百貨店B1OCK,以及全球最美書店之一蔦屋書店、天目里美術館、展廳之館、之市、之駐、游牧畫廊,但7號樓的目里酒店仍未開業。
由此可見,天目里的運營十分穩定。
Seesaw Coffee
% Arabica
蔦屋書店
目里酒店
值得一提的是,上次巡店時只開放了4樓的B1OCK目前已經全部開放。
該買手店總高10層,占地約6000㎡,每層都各具特色:
一樓為開放式客廳,主要陳列店鋪新品、裝置藝術以及POP UP主題活動;二樓主要陳列經典設計師品牌;三樓則是當代設計師品牌;四樓陳列的是精選年輕且風格鮮明的時裝品牌;五樓至九樓為新開放的樓層,新開放的五樓是新勢力品牌空間;六樓為文化社群空間,通過鮮明的品牌文化、圖文出版物分享多元審美和文化;七樓是會不定期做展覽的藝廊;八樓由FINE餐廳和空中花園兩個部分構成,其中天目里店是FINE餐廳的杭州首店,空中花園布滿了熱帶植物、四季異景;九樓是產品加工和創意開發相結合的復合型工坊;負一樓則是一些配飾、擺件、工藝品。
FINE餐廳,圖源/公眾號@天目里
空中花園,圖源/公眾號@天目里
《聯商網》在現場看到,天目里負一樓與之前相比增設了食通天·美食廣場,引入了陳八兩、王記港式燒臘、果哆哆、青花椒魚、玥天香米線、陳蒸等10個品牌,唯一空鋪目前也招商成功,即將開業。除了多為小吃的美食廣場外,負一樓還有領鮮天下、檀頭山TTS·黃魚面、碧桃餐廳、SWEET7|7分甜等品牌。
在服飾方面,江南布衣集團開設了三家店鋪,分別為江南布衣+、旗下童裝品牌jnby by JNBY以及新生代童裝品牌蓬馬。為促進業態豐富多元,負一樓還新引入了一些生活、休閑類品牌,如本來設計、樂刻健身、杜尚發型、海馬體照相館等多個品牌。
03
打破常規的購物中心
與常規的購物中心相比,天目里最特別的地方在于它的市集,這也是天目里永遠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密碼。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被困在城市鋼筋水泥中的人們,在天目里市集中發現了無限可能。
圍繞著水鏡廣場,市集店主順次擺放攤位,向游客展示不一樣的產品,如配飾、手工美食、音樂,市集上的產品一般都是限量精致的,對于追求個性化的年輕消費者來說正中下懷。
在某種程度上,市集又是一個滿足年輕消費者精神需求與社交需求的平臺。攤位產品五花八門,消費者們可以在這里淘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可以找到興趣相投的朋友。
而對于一些新興的小眾品牌來講,市集像一個扶持平臺,參加市集可以為自己的產品增加曝光率,提高知名度。
但這種招商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品牌資源的不穩定讓市集舉辦的水平無法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戶外場地讓天氣成為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市集產品品質和價格沒有合理的管理機制,尤其是食品衛生安全問題,這些都是市集需要克服的困難。
天目里是一個無法被定義的購物中心,這種新概念綜合體未來發展如何還要靠時間進一步驗證,但目前來看勢頭良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