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象方便面到胖東來,河南企業真有這么神?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老刀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詩圣杜甫聽聞唐朝的軍隊在河南洛陽附近打了大勝仗,心情大好,寫下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千古名篇。
自古以來,河南是中原地區,被視為中華民族的發源之地,也是中華文明的勃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采用雙都制度,比如,東漢的東都洛陽、西京長安;隋朝的西京大興城、東都洛陽;唐朝的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北宋的東京汴梁和西京洛陽。
在這些朝代當中,尤其是漢與宋,漢朝時有東都洛陽,宋朝時定都汴梁(開封),可見河南在全國地位中的重要性。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鄂豫皖根據地,其中河南位于中間位置,更是十分重要的戰略要沖。1947年,劉鄧大軍從魯西南穿過河南、湖北,由北而南直插淮河以南的大別山地區,也就是所謂的千里躍進大別山,為解放戰爭占據了有利地形。
在河南文化當中,中華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的基因非常深刻,而這些文化在今天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很多的河南企業。
01
“爆火”的白象方便面
央視“3·15”晚會上,“老壇酸菜”翻車,整個方便面行業也炸了鍋。在方便面企業紛紛跟“老坑酸菜”劃清界限時,白象食品在微博評論里霸氣回應:“白象食品和插旗菜業從未有過合作,感謝大家的關心。25年堅守品質,白象始終如一。”
這一聲明,將網友們對白象方便面的好感度推向新的制高點。網絡上大量的訂單涌入,淘寶、京東等平臺上白象方便面月銷突破百萬箱,預售排到了3月底,瞬間沖上天貓方便面熱銷榜第一。
白象食品旗艦店呼吁大家“注意理性消費,吃多少買多少,不要浪費”。
成立于1997年的白象,從下沉市場切入,成為中國方便面四大品牌之一(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白象)。
在姚忠良接手前,白象出現了產能過剩和大范圍的持續虧損。軍人出身的姚忠良接手白象方便面廠擔任總經理,立即開始了大刀闊斧地改革。
在姚忠良的努力下,白象“起死回生”。在其掌舵白象的第二年,就實現了扭虧為盈,銷售額超過了1億元。四年后的2001年,白象創造了破6億元的銷售額。
姚忠良基于當時的市場狀況抓住了方便面健康性這一需求,將重點放在了湯料上,推出了“白象大骨面”。該產品在上市僅僅8個月就賣出了6000萬包,經過不斷改良,白象大骨面在2012年獲得了世界食品科技大會中的最高獎項全球食品工業大獎。
早在1999年時,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就已經擁有康師傅33.18%的股份;2008年,統一集團也開始同日資企業展開合作;2004年,日清食品出資15.54億元與華龍面業(今麥郎的前身)合資成立世界最大制面企業——中日合資華龍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不過,兩家合作10年后分道揚鑣。
4家方便面龍頭,3家都有日資背景,其實當年白象也受到了日資的關注,但也許是由于姚忠良的軍人標簽,也許是白象自帶民族愛國主義情愫,白象多次拒絕日方收購要約,變成了方便面行業第一梯隊中始終保持身份獨立、民族品牌定位的存在。
拒絕日資收購,讓白象也錯過了借助外來資金發展的機會。由于現金流的原因,白象一度去賣饅頭和煎餃維持企業。因為日資幾乎壟斷了我國的全部方便面產業,在重壓之下,所有的商超、經銷商只能“二選一”,一二線城市的大商超里面成排的貨架,再也沒有白象方便面的一席之地。
盡管如此,白象依然難以復現當年榮耀。據方便食品大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方便面市場,康師傅、統一、今麥郎銷售額分別占46%、15%、11%,穩定在前三名的地位。白象的份額不足10%,僅為7%,位居第四。
315老譚酸菜被曝光之后,白象方便面更多的“義舉”被網友們發現:
3月18日,“白象三分之一員工是殘疾人”的話題沖上熱搜榜,白象繼續火出圈。此前,該話題在北京冬殘奧會期間就已引發關注。
據媒體調查披露,白象公司管殘疾人員工叫“自強員工”,在山東濟寧的一家工廠有殘疾人員工237人,占比30.15%。在湖南的分公司共有485名員工,安排殘疾員工117人就業,占比24.12%。
另外,在汶川地震、新冠疫情、河南水災中,白象每一次都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白象產品曾被抽檢60多次,結果均為合格;其投資公司及分公司等涉及近300次抽檢,結果均為合格。據企查查顯示,白象近期食品抽檢合格率為100%。
02
“封神”的胖東來
在國內的零售市場上,胖東來無疑是最神奇的存在。有人說,在許昌,胖東來做什么,同行就處境艱難。對一個企業的評價如此之高,幾乎全網無差評。
胖東來成立于1995年,目前擁有6000多名自營員工,一年總銷售額70個億,凈利率4%左右。
胖東來的規模不算大,它的超市和商場也從沒有離開過許昌和新鄉兩地,很多一二線城市的人可能既沒有聽過許昌、新鄉這兩個城市,更不知道胖東來的存在,但胖東來卻是全國各地的商超百貨老板們心目中的行業傳奇。
當地人笑稱,整個許昌只有周二不堵車,因為那天胖東來不營業,同時也會有很多外地企業都前往胖東來考察學習,人多的時候需要「一大巴一大巴的接送」,前來學習的老板中不乏中國知名的企業家,小米的董事長雷軍也專門去考察過,稱胖東來是中國零售業當中“神一般的存在”。
胖東來的每個門店都有符合一年四季的花,保證整個店有溫馨、美的感受。在給予員工尊重的同時,胖東來給員工開出高于同行30%以上的工資,并努力讓員工每天的工作時間是6個小時,年休假能達到60天。(其中課長40天,處長和處長助理60天,店長助理以上每年休假90天)。
此外,胖東來還有一項硬性要求,員工在休假期間,必須要安排20天的長途旅行,不準在河南呆著。長途旅行期間,管理層不允許給團隊打電話,如果沒做到,第二年取消管理崗。
創始人于東來在2021年底的員工培訓會上對員工說,如果整天在家不出去,不由自主的就覺得這是你們的生活,這樣也是一生,但最后你能得到什么?出去以后就更能反思自己,看清自己到底為什么而活?
于東來認為,我們的目的不是想讓企業做多大,目的是希望我們更多的員工懂得好的理念,有健全的人格。胖東來的屬性是學校,不是一個企業。用一種理性的方法,讓更多人能得到尊重,能得到激勵,然后產生信任,再給員工灌輸好的理念,讓他往好的理念方向去發展,所以胖東來追求的目標就是用理性的方法改變奴性。
許昌人親切的稱呼于東來為東來哥,曾有記者追問許昌市民為何不在在更便捷且有優惠的電商平臺下單,反而要排長隊到胖東來購物,許昌老鄉說:“俺就想讓俺東來哥多掙點錢。”胖東來的商品售價并不是一味地低于市場平均價,部分商品價格也會略高于其他超市,但許昌人依然樂此不疲地前往胖東來進行消費。
03
河南的食品企業全國無雙
河南以占全國6.2%的耕地,生產了中國10%的糧食,其中小麥的生產量,占據了中國小麥產量的25%,居全國第1位。擁有中國人口最多的河南,不僅可以解決本省的口糧問題,每年更是外調400億斤糧食。
河南的食品加工行業全國領先,河南被稱為中國的廚房。據統計,河南以一省之力生產了全國25%的饅頭、33%的方便面、50%的火腿腸、60%的湯圓、70%的速凍水餃。
在“河南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共有7家食品及相關企業上榜,分別是雙匯發展、牧原股份、思念食品、三全食品、王守義十三香、伊賽牛肉、大用食品。
由于糧食產量巨大,河南成為養殖大省。豬、雞、鵝等家禽類規模化養殖,在國內首屈一指。也因此,許多國際、國內的知名連鎖企業,多選擇河南作為肉類供應產地。
中國的第一根火腿腸,誕生在河南(洛陽春都食品廠),現如今,占據火腿腸市場十分之三的雙匯,亦是河南企業。1984年,由漯河市肉聯廠改組的雙匯集團,在全國肉聯廠都在虧損的狀況下實現盈利。
在其后不足五年內,雙匯就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肉類出口基地,先后在全國18個省市,建成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2013年,在收購美國著名豬肉商史密斯菲爾德之后,雙匯,甚至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
雙匯的肉類食品在全國18個省建有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年產銷肉類產品近400萬噸,每天有1萬多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連續多年居中國肉類行業第一位。另外河南還有眾品、華英等一眾的肉類加工行業,總加工規模約占全國70%。
河南的速凍食品產量約占全國的60%,有位于鄭州市的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商丘市的科迪食品等中國知名的速凍食品生產企業,占領全國絕大多數的超市。
全國每10個速凍湯圓中,有6個產自河南,而每10個速凍水餃,產自河南的就有4個。除此之外,肯德基的油條、必勝客的披薩、味千的拉面,以及呷哺呷哺的牛肉,相當一部分也來自于河南。
所以,河南是中國冷凍食品之都。
04
傳統文化與紅色基因的熏染
這次白象方便面的意外爆紅,反應出了河南企業的扎實、可靠。如本文開頭所分析的,河南作為中原的核心,其主要的文化來自于兩個方面:中華傳統文化的“禮與信”以及建國前后期紅色基因文化當中的“自立自強”與“艱苦奮斗”。
河南為什么被視為中華文明之源起?是因為人文始祖黃帝居于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黃帝在位期間,始制衣冠,建車舟,制音律,創醫學,中華文明始得于發展。
作為中原腹地,黃河從河南的中間東西向穿越而過,把河南分為黃河南北兩邊。一方面,黃河為中原大地帶來了滋養,另一方面,黃河不定期的泛濫也給中原人民造成餓殍遍野。
自古以來,降落在河南人民身上的自然災害不在少數。所以河南大地上走出了很多艱苦絕卓,為民請命的偉人,比如說詩圣杜甫就是一位,另外,還有醫圣張仲景也是從河南的南陽起步醫治天下蒼生。
無論張仲景,杜甫還是韓愈、程頤程顥,乃至于建國之后的“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等等,這些河南偉人的身上,他們一方面踐行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闡釋,發揚光大,另一方面,他們還具有著深刻的苦難意識,憂國憂民,為民請命,肩負大義的崇高使命感和自驅自覺精神。
建國之后,河南依然有很多故事充滿張力,具有更深層次的文化滲透力和彰顯力。
1960年,河南安陽林州縣的老百姓因為沒水吃,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決定從太行山腰修建一條全長七十多公里的水利工程,這就是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人工天河”的紅旗渠。
據“共產黨員”公眾號在去年11月份的報道,紅旗渠十年修建、投資近6865萬元的工程,未發生一起貪污或挪用修渠物資事件,沒有一個干部失職瀆職。
人民日報在去年同時發布評論指出,“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紅旗渠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
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在河南人民、河南企業家的身上表現得非常顯著。希望有越來越多像白象、胖東來這樣的企業,為民請命,堅守本質,以誠信、自強、自律和自愛,得到越來越多國人的敬佩和熱愛。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