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嚴選高管頻換,動蕩之下難逃平庸
?
繼兩年前任職了13年的嚴選事業部總經理柳曉剛離職后,如今網易嚴選再次出現人事變動。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網易嚴選COO石聞一已于本月初提出離職,并將在七月份正式離任。
據了解,網易嚴選有五大中心,石聞一是網易嚴選的核心高管之一。石聞一負責商品中心和營銷中心。而供應鏈中心、產品技術中心、用戶運營中心(客服)各有一位負責人,四人共同向CEO梁鈞匯報。五人組成了網易嚴選管委會,集體決策。
石聞一離職后,其匯報線全部轉給梁鈞。一位接近石聞一的人士稱,她的離職主要是 “個人原因” 而非不認可網易嚴選未來的發展,而離職后則會選擇 “休息一段時間”。
對此,網易嚴選回應,“近期,石聞一因個人原因提出離職,公司感謝她對網易嚴選業務做出的貢獻,祝福她未來一切順利,未來網易嚴選仍將延續此前的管委會集體決策機制。”
近些年,網易嚴選的人事變動頻次逐漸變多,品控方面狀況連連,加之競爭對手的增多,讓本就掉隊的嚴選危機更加明顯。
動蕩的網易嚴選
“師從”無印良品與宜家的網易嚴選采取的是ODM、OEM模式,精選工廠和商品進行產品設計、定制生產和采購。據公開數據,2016年下半年,網易嚴選注冊用戶達到3000萬,月均流水達6000萬。
隨著電商收入在網易總營收中占比提升,網易嚴選在集團內部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據雷達財經報道,網易嚴選上線首月GMV就超過3000萬元,2016年全年下來,其帶動網易電商、郵件等服務收入飆漲至80億元,同比增長117.52%。受到亮眼業績的鼓舞,丁磊稱3-5年內再造一個網易,讓電商成為網易新引擎,并定下了2018年達到200億元GMV的目標。
另一方面,隨著品類的增多與業績的上漲,網易嚴選在成本控制、品控、供應鏈效率等環節也慢慢開始失控,其自營建倉模式更是令運營費用高企、庫存大增。在資金流轉方面,囤積了大量存貨的嚴選逐漸力不從心。而200億元的目標最后也并未達成。
2018年,嚴選的形勢仍然沒有好轉,不僅經歷了副總經理離職創業,還在隔年陷入了裁員風波。
2019年春節前夕,有實名認證的網易嚴選員工在脈脈上曬出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表示網易嚴選“在除夕前通知裁員,年后還會裁30%,預計從1400人裁到900人,程序員400人要優化一半”。
隨后,嚴選公關部否認:真實的離職員工比例為8%,這是正常組織架構調整和人員優化,招聘還在繼續。遺憾的是,由于其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做進一步的澄清,輿論再一次發酵,越來越多的質疑聲涌向嚴選。
除此之外,據媒體公開報道,網易嚴選早期存在的另一大問題是,到底是要做平臺還是要做品牌,在這兩個戰略之間顯得猶豫不決。
2019年,在新CEO梁鈞加入后,網易嚴選開始向品牌轉型。
從去年開始,據媒體報道,網易嚴選開始委托外部公司,每月對一二線城市用戶進行抽樣調研。主要是看用戶聽說、瀏覽、購買網易嚴選的數據,同時與淘寶、小紅書、宜家、無印良品、小米有品、甚至野獸派等公司進行數據對比。
近期即將離職的石聞一,就在任職期間推動了網易嚴選的轉型。2020年5月,石聞一在接受36氪采訪時對網易嚴選曾經出現的問題有過復盤。她說,做產品的員工會去看別的電商APP怎么做,但做商品、供應鏈的員工,又要考慮消費品品牌怎么做,戰略方向并不一致。
如今,石聞一即將離職,或許對于目前問題重重的嚴選來說,最大的問題也已經從“還能跑多快”轉變成了“還能走多遠”。
轉型品牌不“易”
對丁磊來說,電商始終是他的一個執念。2014年,網易進軍電商業務,隨后分別推出了網易考拉和網易嚴選。但在網易考拉賣身阿里之后,作為網易電商陣營內僅剩的“獨苗”,網易嚴選的日子實在不怎么好過。
雖然嚴選的數據一直不如考拉好看,但其憑借著網易郵箱的大量活躍用戶,硬是使其從同行當中脫穎而出,一路高歌猛進。
但是,隨著各個巨頭的入局,精品電商賽道也變得愈發擁擠。名創優品、淘寶心選、米家有品、京造、蘇寧易購等競品都在蠶食網易嚴選的市場份額,尤其是京造。
“京造”項目起始于2017年9月,由上海一支20-30人團隊負責。品牌對標的是網易嚴選、米家有品,提供精選、高性價比、有調性的產品,采用OEM/ODM模式,同時要求生產標準高于網易嚴選。
公開資料顯示,網易嚴選使用京東物流,并且上線京東,在此種情況下,意味著京東對網易嚴選的選品了如指掌,嚴選的流量也有可能進一步被擠壓。
網易擅長打的“情懷牌”并不能讓嚴選走得更遠,其轉型做品牌自救的過程伴隨著質疑。
據鋅刻度報道,某用戶曾在網易嚴選上看中一瓶“新概念清酒”桂花起泡清酒,標價88元,聲稱是網易嚴選自營品牌,還拉出了網易CEO丁磊背書做推薦,“一頓火鍋,我喝了三瓶。”然而,當該用戶溯源查到這瓶酒的廠家“蘇州橋”,再隨手一查時,發現原廠家的同一產品價格才不到50元,批發價能低至30元左右,“配料和體量都一樣,就是瓶身上的標不同而已。”
不得不讓人懷疑,嚴選賣的產品還是一紙標簽。
另外,嚴選還進軍了線下,但無論是“嚴選房”,還是到書店里打造“新中產書房”,抑或是進入民宿領域布局“嚴選Home”,都未取得什么明顯成效。
今年3月26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21年2月電商APP月活數據報告》,其中,淘寶、拼多多、京東、唯品會、天貓穩居前五,但網易嚴選卻掉出了前十,無奈位居11。
為了挽回年輕人,嚴選曾經做過一系列調整,例如2019年推出“9.9超值專區”,將180款爆品重新定價,但這一在其他平臺都很有效的策略卻被嚴選用戶認為是“自降格調”。去年雙十一,網易嚴選宣稱“退出雙十一,不發戰報,不做復雜的優惠玩法,但全年最大力度的補貼”,反套路聲明卻并沒有太多反響。今年6月9日,嚴選新增“選巷”社區,引導用戶在APP分享自己的生活動態,目前也沒有太多水花。
有業內人士評論,嚴選自營式的ODM模式注定了,它只能做小而美的電商,SKU有限、加強品控、不斷打造爆款,如果盲目擴張,會拖拽著平臺走向庫存堆積和虧損更加嚴重、口碑滑坡的深淵。
如今的網易嚴選,在“小富即安”的丁磊的帶領下,走上了和網易一樣逐漸沉默的道路。
前路難測
嚴選很缺流量。隨著京造、小米有品等勁敵的入場,以及自身品控把關不嚴,令嚴選的數據越發難看。
為了引流,丁磊在2020年下半年親自上陣,還找來了直播四大天王之一的羅永浩一起直播帶貨。盡管網易嚴選對那次直播非常重視,除了瓜分1億元傭金池,還設置了百萬元現金池獎勵,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拉不來新流量,嚴選需要更關注復購率、單客價值等數據。據《晚點 LatePost》報道,一位了解調研的嚴選人士表示,品牌建設將會是網易嚴選接下來的重點。
梁鈞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嚴選品牌化的成果為:統一風格的原創設計、打通網易APP以外的全渠道體系、將消費者數據反饋給生產端、小批量生產及快速反應等。
的確,網易嚴選甚至是網易的流量明顯比不上其他渠道,據鋅財經查詢,截至7月1日,網易頭牌產品味央黑豬肉,商品330g的黑豬五花肉,在網易嚴選官網售后評論數為1185條;京東官網,同款350g商品,售后評論達2萬+。
截自網易嚴選APP
此外,正在往消費品牌之路走的嚴選,在消費者端的口碑也在下滑。
“以前是嚴選的粉,覺得網易是認真做產品的公司。但現在是越來越差勁了,價格虛高不說,做活動搶的優惠券,十個有八個產品都是用不了的。0元領的商品也嚴重縮水,現在全是一些低價的東西放上來。”在社交平臺,有一名網易嚴選用戶表示。
截至發稿,黑貓投訴平臺顯示,網易嚴選的投訴量已高達3496條。其中,虛假宣傳、退換貨難、商品質量低等問題充斥著頁面。
對嚴選來說,先發優勢使其一路狂奔,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危機也隨之而生。目前來看,在強敵環伺、流量缺失、質量下滑等情況下,網易嚴選的前路仍然不夠明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