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業該向“最美媽媽”學什么?
最美媽媽吳菊萍的走紅,讓我們看到向善的力量。
無論我們社會的物質財富怎樣增加,真誠、善良、友愛都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這是亙古不變的永恒力量。那么,食品企業應該向最美媽媽學習什么呢?
我們先來看看最美媽媽的事跡。正如網友們的評價:“最美媽媽”的壯舉,是對和平年代犧牲和奉獻精神之可貴的最新詮釋。對“最美媽媽”的熱捧,源自人們對愛與善的永恒渴望。“最美媽媽”的壯舉、人們對她的贊譽,正是當代人對相互關愛、尊重生命的渴望。
百度百科顯示事件的過程:2011年7月2日下午1點半,在杭州濱江區的一住宅小區,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在樓下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沖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救人女業主吳菊萍,其手臂被巨大的沖擊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被網友稱為“最美媽媽”。
聯想到食品行業,從三聚氰胺到地溝油,從蘇丹紅到塑化劑,食品危機接連不斷,我們學會了很多本該不應知道的諸多化學名詞,其根本原因在于食品企業或者相關聯的企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添加了見不得光的元素,亦即是“令人蒙羞卻不知恥”的元素。
很顯然,食品企業應該像最美媽媽學習,學習她的高尚精神,提高食品企業的道德素養。然后,食品企業將人心比自心,做到自己不滿意的產品不賣給別人,否則,最終一定會禍害到自己或自己親友身上,讓自己“蒙羞”,受到報應。大家知道,這是一個輪回的世界,你和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關系,心存敬畏之心地做好每件事,才是食品企業和相關企業的出路。
或者說,食品企業或者相關聯的企業迫切需要多一點“害羞”,多一點“慎獨”,并將這種害羞之心、知恥之心、敬畏之心,一步步強化為一股潮流,即食品業光明正大做事情、坦坦蕩蕩生產產品的“害羞潮”。
這為食品業流行的“害羞潮”概念,增加了另外一層內涵。起初,“害羞潮”是從“海休潮”諧音而來,輕輕松松之中就傳達出“海洋休閑食品浪潮”的發展大勢。例如,從來伊份的魷魚片、海尚漁夫的海鮮珍到獐子島的鮮味全貝等等,一直不絕于耳,而且是呼聲越來越大,一浪高過一浪,大有在“市場大海”上掀起“海洋休閑食品浪潮”之勢,以至于有人不無幽默地戲稱之為食品業的“害羞潮”。
又如,漁傳推出的海鮮珍產品,其原料全部是野生魚類,如野生黃魚等,為久居城市、長居邊塞的消費者,帶去了源自大海的健康海鮮制品,貯藏、攜帶和食用都十分便利,真正讓海洋食品走向了“休閑化”。
后來,“害羞潮”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海洋休閑食品浪潮”,還包括了我們剛剛在這篇短文中強調的“害羞之心、廉恥之心”等含義。古今中外,無論是哪一類的食品企業,知恥與不知恥的結果也大不一樣,同樣是三聚氰胺危機,有的企業倒閉了,有的企業卻壯大了,我們不能把看到其中差別。
據鳳凰網報道顯示,事后人們知道,如果從高空墜落的孩子落在吳菊萍脖子上,可能造成她高位截癱;落在她頭上,她可能當場死亡。物理公式推算,吳菊萍接觸到小孩的瞬間,手臂承受了約290公斤的重量。但是,她不假思索地伸出了雙臂。這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發自內心的憐惜,也是一個母親對另一個母親心靈相通的援助。人之所以為人,人類之所以歷經重重災難而生生不息,不正是因為這高貴的人性光輝嗎?
最美媽媽敢冒這么大的危險去救一位孩子,部分食品企業在學習的同時,是不是應該反思呢?
部分食品企業根本不顧消費者死活,與最美媽媽有著天壤之別,這些食品企業在最美媽媽面前是不是應該自慚形穢呢?是不是應該向最美媽媽學習,而后重新做人,重新調整企業經營理念,踏踏實實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呢?
正如《大河報》評價,有愛就有希望,愛是可以傳遞的,“最美媽媽”向墜樓的幼兒伸出救援之手的時候,已經將愛播撒到全社會。那么,希望最美媽媽的這種愛已經撒播到每個食品企業老板的心理,感化他們的內心,,做一個個真心為他人著想的好人,恰如漁傳公司弘揚的“漁海樵山,以心立傳”的博愛精神。
總之,正如網友們說,愛的世界里沒有力學,愛的世界里也沒有“數學”——劃算不劃算的加減乘除,得與失的斤斤計較。在食品行業里,為了消費者的健康,也應該盡快擁有沒有力學、沒有數學。
這些,都是最美媽媽帶給食品企業的啟示,食品企業不僅要認真學習,不僅要心理知道,而且要踏踏實實地做到,切切實實把消費者視為上帝,也視為親人。
。ㄗ髡撸豪畹落b)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