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來到采購部幾個月,大開眼界,對剛來時門店同事說采購部是神經中樞這句話有了一點理解。門店所有經營的商品都需要經過采購環節才能進入賣場,采購部更像是公司的一道門檻,也像是門衛,只有在這里經過嚴格審核之后才可以進入公司的領地。其實這只是宋玉一方面的感受,采購環節不僅僅是門衛,門衛職責的是站崗,卻不需創新性工作。商品的豐富與特色,更需要采購的創意,一個好的采購要學習洞察生活,觀察民生,還要有一顆靈動的心,時時把自己的靈感應用于工作中。但靈感從來不是從天而降,靈感要建立在勤奮工作、熱愛工作的基礎上,靈感經常降臨到那些有準備的人身上。
每個月采購部都要開一次討論會,會議除了各部門部長和經理參加外,也會隨機抽取采購助理加入。會議內容不拘一格,有時會定一個主題,有時會天馬行空,就是在看似隨意的討論中,才有了一些隨即而來的靈感,只有抓住它,才能讓這些靈感落地生花。
這個月的主題會議是款臺的應用,款臺是每一位顧客必經的地方,如何利用好款臺,讓方寸之間產生更多的銷售機會,這讓許多零售商開動腦筋。
宋玉出現在參加會議的名單上,這是她第一次參加討論會,難免會有一些好奇。到了會議室,每個位子上都事先擺了一些樣品,有糧果類的商品,像口香糖;還有電池、紙巾,品種數還挺多。一個小盒子她看著有些陌生,拿起來看了一下,突然臉就紅了,這是一盒安全套。她偷偷看了周邊的人,還好大家都在研究面前的商品,沒人注意到她瞬間尷尬的表情。
會議由李sir主持。首先李sir放映了許多實景照片,照片有DK門店的,有其他零售商門店的,照片聚焦的地點都是款臺。這些款臺除了承擔收銀的功能外,無一例外地成了產品展示區,各種商品都擁擠在款臺周邊——看得出,這是顧客離店前的最后一站,在這里,零售商希望能盡可能多的提供售賣機會,增加銷售。
款臺被裝扮得琳瑯滿目。“這些產品真的是顧客需要的嗎?什么產品才是你在款臺購買過的?除了售賣商品,款臺還可以做什么用?”李sir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大家立即交頭接耳起來,款臺的陳列幾乎成了思維定勢,基本上都是由口香糖、飲料、電池、計生用品包圍。
“經總監這樣一說,我回憶起自己在款臺購買過的商品,好像就買過口香糖,因為當時時間緊,就近買的。”一位同事先起身發言,“電池,還真沒買過,如果買電池,我一般還是到主陳列區買,因為那里的品種多。”
采購就是這樣,隨時要變身為消費者,以一名普通消費者的角度去了解消費的真實感受。
有人立即附和,“不知為什么零售商都在這里擺上了電池,如果需要解釋,商品小易于陳列倒是一個理由。”他說完,立即引來笑聲一片。
氣氛漸漸活躍起來,每個人都爭先恐后的發言,這越來越像是在進行一場頭腦風暴。
生鮮部的部長起身,“我一直做生鮮,未接受到非食品類。一件事我一直有疑問,正好在這里提出來。現在款臺都熱衷于擺這件商品,”他拿起了一盒安全套,“可是這類商品是涉及隱私,被堂而皇之擺在了人流量最大的款臺上,選購時被萬眾注目,這實在是需要勇氣啊。”
DK也是這樣擺放,放在了款臺周邊。負責這個商品的部長站起來解釋:“計生用品小而易攜帶,有意購買者可以不用太費周折就能找到它。至于隱私問題,確實沒有考慮到。”
李sir問他:“擺到款臺后,銷售情況怎么樣?”
“銷售確實有了提高,增加了隨機購買機會。”
李sir點頭,他沉思了一下,說:“這也是今天討論的目的之一,有些事情因為太熟悉太模式化,而忘了考慮消費者的感受。我很贊同保護消費者的隱私這個提法,我們只有給顧客提供一個安全放心的購物環境才能讓消費者在這里隨心所欲的選購。對安全放心的理解,原來太偏重于營造一個大的環境,而忽略了消費者每一個細微的感受。眾目睽睽之下購買計生用品確實需要勇氣。”
大家點頭。大家贊同并不因為李sir是權威,而是他打開了一扇門,讓這些采購部長和經理及助理們看到了如何為顧客服務,如何體會顧客的感受。
生鮮部的部長又起立發言:“現在款臺陳列都是包裝類的商品,為什么不能讓我們這些無定量包裝的商品出現呢?”在大家的笑聲中他繼續答到:“比如,辟出快速款臺售賣咖啡怎么樣呢,在結賬時隨手帶一杯。”
許多人都頓時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想法。李sir當即拍板,“完全可以試一試。”
會議結束,宋玉還仍未從剛剛熱烈的會議氣氛中緩過神來,這次會議讓她看到了采購工作的另一面,原來采購還可以這么干。
零售職場箴言:
有時我們總習慣說“不行”,這樣的不行不是由實踐體會而來,而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太多的經驗總讓我們輕易說出“不行”二字,果斷的判斷常讓我們錯失很多機會。敢于嘗試,敢于跳出經驗的藩籬區,將迎來更多的機會。
(每周五更新)
柳二白- 該帖于 2016/12/30 15:2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