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尤其商業零售,商海泛舟,不進則退。當下變化是極速的,故業界彌漫著一股恐慌與焦慮的情緒,尤其超市行業,由于“最后一公里”防線的全面失守及之后電商的全軍突擊而倍感“生死存亡”,而當此之時,大家更應清醒的認識到——焦慮是毫無意義的,甚至反而引起“病急亂投醫”之反作用;但不焦慮、不作為怎么辦?等死嗎?如此邏輯使焦慮更甚且更加亂為。
因此,本系列應運而生,以國學智慧助解當下心結,望能對同仁有所助益、對傳統文化之傳承發揚有所助力。或許此時你會問——《道德經》對超市行業、尤其當下之現狀有什么用啊?答案是,有大用。而且相信真正讀完這個系列后你會發現——胖東來,學得會。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即“能講出來、描述出來的道,并非真正完全的道、永恒不變的道”;古文中“常”為永恒不變,因此,“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明晰了——“能講出來的名字,并非真正的、永恒不變的名字”。此部分為《道德經》開篇點題,實則告訴我們“道,確實存在;但無法完全描述,能描述出來的、講出來的并非完全的‘道’。”之于商業的深意我認為是兩方面——
1、不要盲目迷信各類專家、大咖、著作等,即便連老子都明言——“可道之道非常道”,更遑論其他人了;所以,切勿過度“迷信權威”,所有的成功都有其特殊性,若只聽其“普遍性”而不研究其“特殊性”則反而適得其反;
2、之所以“可道之道非常道”,因為“道”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在“做”中不斷體悟出來的。陽明先生提的“事上磨及知行合一”即是此理;
另一方面,“名”實質是“人定義的”。比如說“桌子”,之于成人,它就是一張桌子,用于吃飯、放東西等,用途定下了;而對于還不知道其名字及用途的小孩子呢,桌子則成了“游戲的地方”,如捉迷藏、過家家的小天地等等。所以,我們更應明白,我們定義的“名”都是主觀的、實用主義的,反而是一種限制,制造了瓶頸、限制了突破。因此,經常需要“跳出來”看一看,不要被“名”限制住了;比如“手機”,剛出現時就是“手提電話”,而現在呢?成了“移動電腦”了,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有喬布斯這種深悟“名可名、非常名”的人,不斷在顛覆、反問;各行各業的開創者與顛覆者都同樣,實際上開創者本身就是顛覆者。
二、“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繳。”
如若通讀《道德經》會發現——“有、無”二字貫穿全文,但“有、無”究竟是指什么卻說法不一。對此,我認為“有、無”指的是“私欲”,以人為例,剛出生時是“無”的,沒有欲望,所以沒有邊界、界限,因此老子在之后也以“含德之厚、比如赤子;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等形容“幾近悟道的狀態”;而后,欲望越來越強,“我”的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主觀”,認知越來越固化,“桌子”就是“桌子”,而不是“捉迷藏的藏身之所”,而也因此,對于萬物都有了定義。所以,保持“無”的狀態,就能發現萬物的各種可能性、妙用,如“桌子”也可以是“裝飾擺臺”等等;保持“有”的狀態,就可明確萬物的邊界,即“桌子”就是“桌子”,放東西的桌子。
之于行業的啟發,則須不能過度主觀、陷入思維定式,經常“跳出來”看看、想想,不斷顛覆自我、開放透明,思考更多可能;同時,也不能過度“跳脫”,總是“務虛”,這樣就會成為一匹“天馬”,總是在空中飄、落不了地,結果“夸父逐日、望山跑死馬”,這也是人成功后最容易犯的錯。
三、“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部分很關鍵,也極易混淆。大家對“道”的理解往往趨近于“虛無、空”,所以,之后的解讀往往向“出世、避世、不作為”偏離。但老子在第一章其實已明確告訴我們——“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哪“兩者”?有與無,“有、無”是“同出一脈”的,出自“道”,只是稱呼不同,但都可喻之為“玄”;然后,“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無皆是玄”,“玄之又玄”是什么樣子呢?我們可以用“硬幣”來形容,一面為有、一面為無,“玄之又玄”即轉了起來,你說當硬幣轉起來之后,到底是“有”還是“無”呢?都有、都沒有,即“有”又“無”,即“不有”也“不無”,這就是“中”的狀態;“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什么為“眾妙之門”?道。所以,什么是道?“中”即是道,不極端、不偏執就是“悟道”的一種表現。
所以,之于行業的啟示就已很明確了,真正的“道”是不走極端,是包容、兼容、開放、透明,是無界、利他、有愛。或許,當你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胖東來”你也就學會了。
在此再說一句題外話,如若真正通讀“儒、釋、道”乃至“基督、天主”等各宗教經典,我們總會有“似曾相識”之感,因為大家都是描述“永恒不變的規律與真理”的,只是“名”不同罷了。所以,真正得道之人是不會糾結于何門何派,一定是兼包并蓄的。
第一章就講到這,大家有沒有“明道”?若以為有,那還是沒明白,因為“道可道、非常道”嘛!
下期見。
- 該帖于 2021/7/9 11:0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