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電子商務“十大關鍵詞”
Top1:安全
伴隨著Internet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正以其高效、低成本的優勢,逐步成為新興的經營模式和理念,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自己的業務通過Internet的形式直接提供給客戶, 一個基于Internet的全球電子商務框架正在形成。
由于電子商務是一種網絡應用,因此,在電子商務應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由Internet的自由、開放所帶來的信息安全隱患。Internet上橫行的黑客、肆虐的病毒使用戶感覺到目前的電子商務環境缺乏安全。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01年公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有33.4%的用戶認為目前網上交易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見用戶對電子商務安全性的憂慮程度。安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采取強有力的安全策略來保障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將變得尤為重要。
用戶以及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對電子商務應用的安全憂慮主要有:缺乏有效的身份認證手段;缺乏保護信息機密性和完整性的有效手段,防止交易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非法截取或惡意篡改;缺乏認定信息有效性和不可抵賴性的手段,以在交易發生糾紛時作為法律依據。
盡管電子商務的安全性令人擔憂,但是這些擔憂卻可以通過安全防范而加以避免,目前已經有很多有關電子商務安全性的產品,還有許多專業的安全認證機構提供相關服務,幫助企業走出電子商務安全問題的困境。
Top2:旅游
作為最適合搬到網上的業務之一,旅游電子商務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據世界旅游組織(WTO)預計,5年之內旅游電子商務將占所有旅游交易的25%,而今后4~5年,旅游電子商務在電子商務中的比重將達到20%~25%。
2002年,旅游一詞在電子商務領域保持著令人垂涎的熱度。相比傳統旅游業,旅游電子商務信息更豐富、經營方式更合理。游客可在網站里收集文字、圖片、游記等詳盡的動態信息,還可通過鏈接和搜索引擎漫游相關網站。旅游電子商務還改變了傳統的旅游經營方式,它減少銷售環節,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能為客戶提供更低價、更優質的服務。由于上網訂購機票及參加旅游團的費用較低廉,所以越來越受到旅游人士的歡迎。由于上網查詢旅游資料十分方便,以及上網訂購機票和參加旅游團通?色@折扣優惠,因此網上旅游正在迅速擴張。調查顯示,3/4的網民旅游前會上網查詢旅游資料和折扣旅游團,其中16%會訂購機票。通過專業的旅游電子商務提供商提供的服務,將讓用戶訂機票與旅館的費用便宜兩到三成。
隨著網上旅游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2002年旅游電子商務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目前,中國旅游電子商務市場的競爭主要在青旅在線、ELONG、CTRIP之間展開,CTRIP和ELONG都宣布已進入盈利階段。
Top3:ERP
作為企業信息化的代表性應用,從2000年開始,ERP就一直是中國企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一度,ERP似乎成了企業科學管理的象征,有條件的企業上ERP,沒有條件的企業創造條件也要上ERP,甚至一些企業僅僅為了上市裝門面,也投入巨資上馬ERP,并加以大肆宣傳。但時至今日,塵埃落定,ERP不僅走下神壇,而且被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大。
ERP對于優化企業資源,改善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實施ERP系統成為眾多企業“信息化”追求目標的原因。但企業在真正實施ERP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有些企業在ERP方面進行了巨額的軟硬件投資及人力投資,并沒給企業帶來預期的管理效率,卻陷入了一種不斷投入卻無法得到合理產出的投資漩渦,這就是ERP“黑洞”。據專家統計,至少90%的ERP系統要么超過預定時間,要么超過預算。
企業實施ERP過程中,陷入投資“黑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業主管與管理層對ERP缺乏認識的原因;有ERP產品與企業原有業務流程和經營策略不匹配的原因;還有企業當前條件不具備上ERP條件的原因等等。盡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實施中的挫折讓所有人都清醒過來了,2002年,無論是做ERP的,還是用ERP的,都開始認識到:實施ERP不僅是信息工程,更是管理工程。
Top4:整合
2002年,整合成為電子商務的一個關鍵課題。無論是對電子商務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對于電子商務應用方案的需求,整合能力都成為市場考較提供商的關鍵試題。
如果說2年前IT廠商的口號是“如果沒有電子,將無商可務”,那么今天,這個口號改成了“如果不加整合,將無商可務。”事實上,早在2年前,市場調查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就發布研究報告稱,如果不加以整合,網上電子商務可能在四年后停止增長。因此,2002年,各大主要IT產品提供商都將“整合”作為應用方案的主題詞加以強調。無論是構建包括企業應用整合(EAI)、企業資源管理(ERP)、客戶關系管理(CRM)、協同商務(Collaborative Commerce)、內容管理(Content Management)、商務智慧(BI)的電子商務決策解決方案,還是消滅網絡信息孤島、聯合網絡與應用的連接整合,或者是單純基于軟件或解決方案的營銷方案整合,總之,整合成為企業尋求更迅速、敏捷地應對市場挑戰的必由之路。
由于電子商務的應用形式豐富多樣,而且包含全新的商業模式、企業架構和技術、管理創新內容,解決方案種類繁多、內容復雜,缺乏統一標準,使得對電子商務的整合顯得困難重重。如何讓信息技術與企業基本組成要素,如企業內外人員組織、企業運營流程、IT期出建設與商業價值發揮最大效益,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效能,逐漸成為企業在規劃與構建下一代電子商務時思考的首要課題。
Top5:WEB服務
Web服務的目的是創造一種開放的分布式系統,任何企業和個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快速和便宜地利用Web服務從事各種商業活動和其他各種活動。正是由于Web服務的概念完全適應于電子商務的發展,Web服務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傳統的EAI(企業應用集成)由于沒有考慮到和企業外部信息系統的共享,所以對電子商務,特別是B2B應用的支持較差,而Web服務是各種服務功能的集合,這些功能通過打包成為一個單獨的整體,并且發布在網絡上,提供給其他應用使用。根據IDC公司的調查,Web服務在未來將有非常大的市場,會帶動軟件、硬件和服務等各方面的發展,到2007年營業額會達到340億美元。在未來Web服務的發展與競爭中,企業信息系統將更加靈活可靠、具有更強的可伸縮性,開發和部署也更加方便。企業將真正成為網絡化的企業,企業與其客戶、合作伙伴等不再會有距離感,就像是鄰居一樣。
盡管Web服務技術還處在一個發展期,有諸如安全認證、服務收費和可靠性等問題需要解決,許多內容也還不夠完善和成熟。但是人們對Web服務的發展都寄予很大希望,有關Web服務的技術及標準的制定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IBM和Microsoft公司已經在Web服務的低層標準上基本達成一致,包括XML、SOAP、WSDL和UDDI等標準。基于Web服務的這些優勢使許多企業將在他們的信息系統中采用Web服務技術。而產品方面,傳統的中間件廠商對Web服務的支持也是不遺余力。
Top6:CRM
CRM(客戶關系管理)在國外發展時間較長,目前已經融入許多大公司的企業綜合信息化管理體系中,成為企業全面提升競爭力的后臺基礎。這種軟件可以改進客戶服務,向營銷人員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客戶信息以幫助他們盡快的完成交易,簡化促銷和銷售的努力,并且幫助公司找到新的客戶,從現有的客戶身上得到更多的收入。通過對銷售和服務人員與客戶之間的互動情況進行記錄,CRM軟件可以全天24小時向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業務進展報告,這有助于公司收入的增加和客戶滿意度的提高。
2002年是中國CRM市場的轉折點,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CRM列車目前已經逐漸進入了高速成長的快車道。根據CCID的預測,到2004年中國CRM市場的銷售額將達到3.06億元。
盡管目前國內對于CRM仍有很多認識上的誤區,但是良好的市場預期,帶來的是越來越多的淘金者,去年7月份上市公司創智科技宣布投資1.2億進軍高端CRM市場,目標是做中國的Siebel;今年8月份,用友以“金種子”計劃開路殺入CRM市場;金蝶雖然沒有太顯眼的舉動,但是觸角已經向北伸出,9月份,美國Onyx公司正式進入中國,劍鋒直指Siebel;同在9月份,上海微創的CRMXP新鮮出爐,因其背后微軟公司的身影而令同行不敢掉以輕心。再加上聯成互動、Siebel、Oracle、SAP、Turbo、Peoplesoft等中外“老字號”,中國CRM市場可謂熱鬧已極。
Top7:WTO
電子商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貿易模式和形態,對各國調整傳統的商業交易關系的法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更為重要的是,電子商務在全球范圍的迅速發展,也使人們充分認識到建立電子商務全球性技術標準和貿易法規的重要性。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給國際貿易的多邊規則和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政策影響。
電子商務在WTO第一次部長會議上(1996年)被納入多邊貿易體制,從1998年起各成員同意暫不對電子傳輸的商品征收關稅,第四次部長會議決定順延,直到第五次部長會議進一步達成協議。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給國際貿易的多邊規則和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政策影響,有關許多重要的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政策仍然有待WTO做出決定:到底是關貿總協定(GATT)還是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應該適用于電子商務的國際貿易,或者這個領域是否應該使用一套完全獨立的規則?如果把電子商務定義成服務,到底應該歸類于哪種模式?電子商務暫免稅能否成為永久的規范?上述幾個主要問題關系到電子商務這一新型交易方式在WTO貿易框架下的地位。這個話題在2002年繼續受到高度關注,并且成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Top8:盈利
商業模式一直是互聯網企業面臨的難題。隨著2年前風險資本對網絡經濟的態度徹底冷卻,電子商務企業開始回歸企業和經濟學的基本面,盈利被作為關鍵詞,成為每位電子商務企業決策者日思夜想的目標。電子商務企業紛紛轉型,開始尋找獲取贏利的途徑。
2002年,那些辛勤耕耘的電子商務企業終于開始收獲“第一桶金”,先行者們開始交出贏利的財務報表。
在贏利的先銳部隊中,專業網站的成績超過了門戶網站。來自美國著名的評估機構GARTERN的消息表明,自1995年以來發展起來的上萬家網絡企業目前所剩不多,能夠生存下來的都是贏利模式明顯,服務能力較強的,而已經在收入上持平的網站則是那些在專業領域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其中最明顯的是網絡銀行和旅游網站。
隨著網絡業務的不斷擴展,網絡化服務的市場實際上正在面臨進一步的專業分工。
Top9:電子政務
電子政務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平臺,按設定的程序,在網上大量頻繁地實施行政管理和處理日常事務,從而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更好地為公眾服務。中國電子政務戰略發展框架由“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兩個統一的電子政務平臺,以及十二項重點工程和信息資源庫三部分構成。據估計,2002年中國電子政務市場總投資將達到350億元,比2001年增長23.4%,誘人的市場背景襯托,電子政務當之無愧成為熱門。
中國的電子政務進程中,由于歷史原因,在操作系統、平臺等方面國外廠商占據十分明顯的優勢。但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子政務都具有明顯的國別特色,因此電子政務對國內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容舍棄的機會。誰能率先抓住了有利時機,誰就在新一輪的軟件競爭中多一份勝出的籌碼。電子政務的實施將帶給中國政治體制新變革機會,同時也將帶給中國的軟件企業一次新的機會。
Top10: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與發展,如果說信息管理使數據轉化為信息,并使信息為組織設定的目標服務,那么知識管理則使信息轉化為知識,并用知識來提高特定組織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知識管理的目標是提供企業整體協作水平,使知識管理的主體—用戶—能夠快速而方便地訪問到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識,通過把最恰當的知識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給最合適的人,實現最佳的決策。
隨著國內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大多數國內企業都建立起各種信息管理應用系統,建立了企業級協作基礎設施,通過計算機網絡提供電子協作,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和其它形式的工作流程自動化。這種基于企業級信息集成的流程自動化對傳統的以數據處理為中心的企業計算帶來新的突破,也是為知識管理的開展奠定的基礎。最近,IDC公司公布的一份報告預言,在未來五年中,隨著更多的企業開始懂得如何運用知識管理(KM)軟件提高自身價值,知識管理軟件和服務市場將呈現出旺盛的增長勢頭。

歡迎關注聯商網,掃一掃關注【聯商網微信訂閱號】
我們只為您推送最真實,最有價值的行業資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