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玲:由拉夏貝爾退市談服裝品牌的出路何在?
今年11月,“中國女裝第一股”拉夏貝爾在港股退市,為什么國內的企業,輝煌的時間會這么短?中國的服裝品牌出路何在?聯商網顧問厲玲認為,大多數品牌對市場的預期過于樂觀,風險意識和管理的控制力不夠,要看清問題,控制產量、控制價格、控制成本、控制店面數量,必須克服借東風吃紅利的影響,腳踏實地地開始。
以下為完整文字實錄:
國內的企業,尤其是服裝品牌,輝煌的時間為什么那么短?
今年的11月14號,拉夏貝爾在港股退市,所謂的“中國女裝第一股”,就從A股和H股同時退市了。
其實比較其他的品牌,女裝企業輝煌的時間并沒有特別的短。大家都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趁著零售高速發展之后,發展出一大批各種各樣的品牌。那么發展大了以后,自然就開始考慮上市。
問題就在哪?不少品牌一直對市場的估計過于樂觀。或者說,老板只關注盤子做大,他們會以為,做大的時候就做強了。或者有些人就是為了做大,而賣得貴一點,我就可以退了?偠灾,在這個過程當中,風險意識,管理的控制力方面,都是對品牌沒有支持的。
然后到上市時候,有點硬做報表。因為我做過很多品牌的零售顧問,就是投資顧問;旧90%的品牌,都是在報表上做數據。把這三年做成,有25%甚至50%,百分之七十八十的上升,把過去幾年的所有的積累,美化到這前三年的報表。同時留一部分的余地,給上市后未來三年。
所以他們上市第一年就累了,他們期望著上市以后,市場會不斷地向好,企業發展也能夠借勢上升。但是很對不起,服裝和百貨行業的話,我覺得從2008年以后就進入了困難期。很快后續借力無法發揮,面臨市場挑戰又非常的大。
企業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如果企業的一把手足夠明智,他在發展期的時候他可以修改修改,把這問題慢慢改掉的。但是一旦到企業下行的時候,你來都來不及改的時候,矛盾放大,所有的問題完全爆發,導致迅速下降。
那么具體講到女裝,女裝尤其是時裝,不是剛性需求。可以節約的就節約了,女裝是最早最早表現為M型消費的商品。追求高端的在那端,追求中端的卻是經濟下滑,或者收入下滑最厲害的。她就可以去穿優衣庫,去穿比你低端一點的。
反過來,拉夏貝爾那種女裝是中產消費的主力,那恰恰不是剛性需求,越是掉得會非常厲害。因為女人衣服天生就多,經濟下行時候,被裁員時候,被降薪時候,我節約一件,我的庫存多得很。所以女裝表現得比其他的服裝,好像掉得更快一點點。
怎么辦?控制產量,控制價格,控制成本,控制店面,自己就壓縮自己。然后有條件的,往剛需的服裝方面進行一些傾斜。隨著大家消費的壓縮和休閑時代的到來,時裝套裝銷售會下去,大家對價格的反應會更為敏感。
不要對現在的問題有抱怨,看清問題,如何調整,能夠調的趕快調積極調,至少要壓縮。來不及調的,真的虧損的,那就是關店。不能讓虧損持續,企業終究是為了活下去,企業要想活得好,有些真的要打破臉面,甘于承認失敗,重新起來。
中國女裝是有出路的,但是你必須克服那種借東風吃紅利的影響,腳踏實地地開始。總歸中國有14億人,有7億女生,哪怕有一千萬,那也是你的消費者,總有你的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