慫火鍋成九毛九新的“搖錢樹”:上半年賣了3.52億!
來源/職業(yè)餐飲網
撰文/旖旎
憑借“新生力量”,九毛九逆襲“翻盤”,上半年盈利了!
近日,九毛九發(fā)布了2023上半年財報,同比新增門店146家,凈利達2.48億元。
去年,九毛九門店凈利暴跌85%!而今年上半年,其總營收約28.79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51.63%。
太二雖然仍是營收主力,但慫火鍋的表現則更為亮眼,其收入同比增加331.2%至3.52億元,單店日均營業(yè)額45000元以上,正式超越“九毛九”餐廳,成為集團第二大收入來源。
而深扒招股書,在數據的背后,又暗藏哪些行業(yè)新趨勢和信號?
01
九毛九上半年凈利達2.48億元,新增門店146家!
去年,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九毛九度過了極其艱難的時刻,雖然門店增長到556家,但隨著擴張,凈利卻暴跌85%,主力軍太二翻臺率也連跌4年。
而今年上半年,隨著放開,九毛九重回正軌,不僅凈利較同期增近4倍,太二翻臺率也重回“4”。
讓我們看看還有哪些最新數據值得餐飲人關注。
1、同比新增門店146家,上半年營收達28.79億元
九毛九目前旗下共有“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魚”、“慫火鍋”、“那未大叔是大廚”和“賴美麗藤椒烤魚”5個品牌。
2023上半年,九毛九在中國123個城市、加拿大一個城市、馬來西亞一個城市和新加坡經營621間餐廳,在營餐廳數量同比增加146家。
其中太二為496家門店,較之于去年同期新增112家;慫火鍋餐廳為43家,較之去年同期增加32家門店;賴美麗烤魚餐廳為6家門店,較之于去年同期新增4家;而因租賃協議終止等內部策略,九毛九為75家,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家。
而從營收來看,九毛九集團整體業(yè)務已全線恢復。
其發(fā)布的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yè)績公告顯示:疫情影響日漸減少,九毛九的收入由去年同期約18.99億元增加51.6%至約28.79億元。
凈利從去年同期約0.691億元,增加259%至約2.48億元。
2、時隔4年,太二翻臺率重回“4”,門店接近500家
今年上半年,太二餐廳的收入同比增長47.5%至21.84億元,仍是九毛九集團的營收主力。
同店銷售額增長率由上一年同期的-23.2%增長至16.1%,門店數凈增加了112家至496家。
從翻臺率上來看,2018年,太二的翻座率曾高達4.9之后便持續(xù)下滑,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別為4.8、3.8、3.4,2022年更是一下子降至2.6。
而今年上半年,太二從上一年同期的翻臺率3.8次/天提升至4.3次/天,這也是自2019年之后,時隔四年,翻臺率重新恢復到4次以上。
3、慫火鍋單店日均45000元以上,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至25.4%
從財報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表現最亮眼的依舊是慫火鍋。
慫火鍋是九毛九集團2020年8月推出的子品牌,如今已開出43家門店,其收入同比增加331.1%至3.52億元,正式超越“九毛九”餐廳,成為集團總部第二大收入來源。
而據職餐記者依據財報數據估算可知,慫火鍋單店日均營業(yè)額能做到45000元以上。
翻臺率也從上一年同期的3.4次/天提升至3.9次/天,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6.7個百分點至25.4%,人均消費水平則下跌了6.92%至121元。
4、太二、慫火鍋、賴美麗烤魚等品牌都“調低”了客單
而值得關注的是,其旗下品牌除了九毛九和那未大叔是大廚之外,太二、慫火鍋和賴美麗烤魚的客單價都在降低。
太二的客單價由之前的人均78元減少到人均75元;慫火鍋由之前的130元降低到121元;賴美麗烤魚則由之前的84元降低為68元。
官方給出的理由是,這三個品牌的顧客人均消費減少是由于公司調整菜單供應及食品價格,當中考慮到市況及行業(yè)競爭格局等內部及外部因素。
02
深扒招股書,九毛九用“氛圍”撬動火鍋市場,加速“出海”步伐
對于九毛九來說,今年上半年的財報,終于可以讓品牌“緩一口氣”。
相較于去年凈利暴跌85%,今年上半年終于有所恢復。
為了實現凈利的增長,九毛九也下了很多苦功夫,比如在火鍋賽道的發(fā)力,客單價的調整,以及加速太二“出海”布局……
而這些動作的背后,又給餐飲人以怎樣的啟發(fā)?
1、43家店,上半年營收做到3.52億,九毛九發(fā)力掘金“火鍋”賽道
作為第一大業(yè)態(tài),火鍋賽道內卷嚴重,廝殺激烈。
根據《中國餐飲發(fā)展報告2022》顯示,去年我國火鍋市場的整體規(guī)模已達到6046億元,火鍋品類門店數規(guī)模也達到了55萬家。
在很多業(yè)內人士看來,這條賽道早已是群雄割據的“紅海”,很難再跑出來。
論服務,有一哥海底撈;論產品細分,有巴奴;今年重慶火鍋又殺出來搶奪市場,比如朱光玉、楠火鍋……
而九毛九另辟蹊徑,找到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切入口。
Z世代年輕客群是未來消費的主力軍,也是各個餐廳想搶占的主流顧客群體。
2020年8月九毛九推出新副牌“慫重慶火鍋廠”,“在火鍋店蹦迪”、“工業(yè)風裝修”、“二次元打扮服務員”…與別的品牌從“產品”、“價格”切入不同,慫火鍋想從“潮流年輕客群”出發(fā),圍繞年輕人喜歡的元素加入到火鍋餐廳之中。
比如“說唱”、“蹦迪”、“潮流元素”、“時尚服飾”、“潮人潮語”,年輕人喜歡什么,我就把它放在火鍋店里。
而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上半年九毛九的財報數據,都可以看得出,“慫火鍋”用年輕人喜歡的“氛圍”做切口很奏效。
43家門店,僅今年上半年營收就做到3.52億,單店日均營業(yè)額45000元以上,這放在如今的火鍋賽道是非常亮眼的成績。
而這也讓我們意識到,火鍋雖然內卷嚴重,但依然有著很大的空間和無限的市場潛力有待挖掘。
2、針對“消費力”下降趨勢,及時調整降低客單
今年,繼茶飲掀起降價潮之后,整個餐飲賽道都不約而同地開始默默“降價”。
無論是星巴克買一贈一;人均消費130+元左右的海底撈,團購套餐后人均降到110元;人均400元以上的高端王品牛排,如今2人套餐只要429元;還是連鎖快餐品牌集體回歸25元以內客單,市場再無35元以上人均快餐。
“降價”成了餐飲今年的“主旋律”,而這背后是因為年輕人消費力在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
而從九毛九財報也不難看出,多個品牌調低客單價,實則是對市場的變化做出及時調整,以迎合客群和市場。
其實太二實際上從去年11月起就已經又調價動作,網友曾評論稱,太二的米飯單碗價格已從5元降價到3元或2元,半碗飯的價格也從2.5元降價到1.5或1元。
針對市場趨勢做出最快的反應動作,也許是其翻臺率爬升以及業(yè)績增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3、加速“出海”布局,搶占全球市場
疫情開放以來,中餐品牌出海正迎來新的窗口機遇期。
無論是奶茶、火鍋、川菜,還是麻辣燙等快餐業(yè)態(tài),頭部品牌都在加速全球開店布局。
而從九毛九財報中也透露出,品牌會加快全球市場擴張以獲得國際市場份額。
目前太二已在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qū)開店,未來還將繼續(xù)對潛在的海外目標市場全面評估,選址適合的擴張地點,例如華人眾多的北美、東南亞、大洋洲及其他海外華人社區(qū)等。
而這一動作也讓我們看到,全球連鎖版圖正在向中國餐飲企業(yè)們徐徐展開,“出海”已成為連鎖品牌的新機會和新戰(zhàn)場。
職業(yè)餐飲網總結:
尼克胡哲說:跌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
無論是對火鍋業(yè)態(tài)新機會的“挖掘”,還是對行業(yè)性動作,像是降低客單、出海等趨勢的“洞悉”。
都讓我們明白,九毛九之所以能夠從凈利爆降之后,逆勢重新迎來增長,靠的是因勢而動的“敏感”和在成熟品類上的“創(chuàng)新”,而這也許是它作為頭部餐企給我們的最深層次啟發(fā)。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