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寶前三季度網點銳減超1.5萬個,無人零售“虧虧不休”
來源/雷達財經
撰文/李亦輝
近日,北京友寶在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友寶”)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招股書。公開資料顯示,友寶曾經于2016年登陸新三板,2019年摘牌。今年5月,友寶首次沖刺港交所市場,后結果顯示其招股書失效。
據招股書披露,友寶在線主要在國內經營無人自動售貨機。公司旗下擁有智能零售產品包括友寶智能貨柜、友寶智能售貨機、友咖、友唱ktv等,同時為客戶提供運營、廣告、營銷等專業服務。
作為無人零售早期的主要玩家,友寶一度是風口上資本的寵兒,獲得螞蟻集團、春華資本、中金資本等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但在點位大規模擴張之后,卻面臨著運營難度大、維護成本高等挑戰,疊加疫情的影響,始終難以找到盈利出口。
據友寶的招股書,今年前9個月公司錄得凈虧損1.96億元,最近三年半累計虧損超過15億元。再加上疫情對客流量的影響,一些賺不到錢的合伙人離開,友寶不得不收縮自動售貨機點位規模,前三季網點銳減超1.5萬個。
友寶的最后一輪融資還是在2019年,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1.77億元,亟需輸血,這或許是公司著急上市的原因之一。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天眼查顯示,友寶成立于2012年,注冊資本7.57億元,公司位于北京市,法人為王濱。
根據公開消息,友寶創始人兼董事長王濱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其首次創業的網興科技是國內首批SP業務公司之一,成立3年時間就以1.2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新浪,王濱本人也因此進入新浪高層,擔任高級副總裁兼無線事業部總經理。
王濱還是一位活躍的天使投資人,2006年開始擔任云峰基金合伙人,他投資的淘米網于2011年在紐交所上市,目前已退市。
活躍在互聯網領域的王濱,在見到友寶另一創始人李明浩剛開始手工打造了新一代自動售賣機原型機時,“跑在互聯網上的售貨機”讓他眼前一亮,決定投入500萬與李共同創業。
有了啟動資金,李明浩帶著100臺機器“投石問路”。盡管故障率很高,但在彼時支付寶、微信支付尚未面世的情況下,用戶的非現金支付意愿遠比想象中的高。
2011年5月,王濱找來銀泰集團創始人沈國軍為友寶第一輪融資1億元。2012年初,創辦過攜程、如家、漢庭等旅游住宿品牌的季琦也加入進來,三人決定干一票大的。
在幾位大佬的加持下,友寶成為接下來兩年最為火熱的創業項目,先后獲得漢能創投和云鋒基金等領投的A、B輪融資。至2013年下半年時,友寶的自動售賣機點位數量已經做到了行業第一。
由于自動售貨機的點位選擇有講究,但好的位置有限,友寶本著搶奪重點點位的目標一路狂奔。2015年,友寶獲得兩輪融資,其中Pre-IPO的5.3億元來自凱雷投資。據招股書,這5.3億元實際是一筆年利率13%、為期6年的貸款。
2016年2月,友寶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后又通過定增引入海爾資本、海創母基金、中金資本等一眾機構。在新三板摘牌后,友寶在線又完成了一輪來自螞蟻金服與春華資本的16億元戰略融資。
盡管機構青睞有加,但友寶的上市之路并不順利。在新三板掛牌期間,2016年12月份,公司欲轉板至創業板上市,并聘請了中信建投提供輔導,但這一計劃未能實現。2017年7月,友寶被曝出擬借殼區域零售商新華都登陸A股,仍舊沒能成功。
目前,這已是友寶在5月份首次提交招股書之后,第二次沖擊港交所上市。
根據最新披露,王濱及一致行動人陳昆嶸持股21.99%,為友寶第一大股東;螞蟻集團是友寶第二大股東,通過全資附屬公司上海云鑫持股16.68%。此外,其他股東包括沈國軍持股6.52%,春華榮順持股5.56%,許戈持股4.71%,林榮持股1.66%等。
疫情3年虧損超15億
在無人零售領域,目前友寶在線占據著龍頭位置。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1年商品總額計,公司分別占據國內無人零售市場及自動售貨機市場7.4%和7.7%的市場份額,均為行業第一;若以交易商品總額及網絡規模計算,于2019年至2021年,公司在中國大陸無人零售行業均排名第一。
友寶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即無人零售和其他。其中無人零售部分,包括以商品銷售收入為主的智慧零售業務;以向經銷商批發商品、機器銷售及租賃為主的供應鏈運營服務;以及以顯示屏廣告服務、商品展示公告服務等為主的面向廣告商提供促銷客流及銷售的數字增值服務。
其他業務部分,主要包括公司在國內市場提供的迷你KTV服務。資料顯示,2016年,友寶先后收購廈門前沿的股權,并最終在2017年對其實現100%的控股,而廈門前沿核心業務之一就是迷你KTV友唱。
此外,當時正值無人零售的風口,友寶趁機裂變,除迷你KTV之外,還陸續推出自助咖啡機、果汁機、售酒機、彩票機,甚至是共享充電或共享雨傘設備。截至目前,友寶還持有深圳街借傘科技有限公司33.33%的股權。
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2年前9個月,友寶分別實現營收27.27億元、19.02億元、26.76億元、18.29億元。其中2020年的短暫下滑,主要是疫情突發影響了客流量,隨后2021年恢復較好。但在今年前三季度受宏觀經濟等影響,營收依然出現微幅下滑。
分拆業務來看,2019年至2022年1-9月份,智慧零售業務的營收貢獻占比分別為56.5%、70.3%、71.6%與81.2%,占比逐年升高,毛利率穩定在45%上下。
與之相反的是數字增值業務與迷你KTV業務,數字增值業務在同期分別貢獻了20.1%、11.7%、9.3%與7.9%的營收占比,這項廣告業務的毛利率在2021年一度跌至76.3%,到今年前三季度重回91.1%;而迷你KTV業務的收益則大幅度縮水,營收從2019年1.8億元縮水至現在的1.66億元,毛利率也從66.9%下降到13.3%。
無人售貨機依托于消費場景,直接觸達各類消費人群,理論上具備天然的廣告屬性,但友寶毛利率最高的廣告收入,并未隨著智慧零售業務創新高而占比提升。
公司的毛利率,也因營收結構的變化而波動。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2年前9個月,友寶的毛利率分別為48.7%、29.4%、41.1%、44.1%。
利潤方面,報告期內友寶的凈利潤分別為3964.9萬元、-11.84億元、-1.88億元以及-1.96億元。除了2019年盈利之外,疫情之后的三年時間里,公司已經虧損了15.68億元。
公司稱近年來的虧損主要受新冠疫情在國內反復波動影響,減弱了新業務的發展,同時下游消費需求減少,影響了零售業務的收入。
但從財務報表來看,公司每年不菲的營銷投入,也大幅削弱了盈利能力。報告期內,友寶的銷售及營銷開支達到10.24億元、10.84億元、10.77億元和8.57億元,分別占公司同期總收入的37.5%、57.0%、40.3%、40.7%及46.8%。
據悉,銷售及營銷開支主要與點位運營及開支有關,隨著公司持續擴展點位網絡,預計未來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的絕對金額將進一步增長。
點位收縮合伙人出走
2017年被公認為無人零售的元年,眾多創業項目吸引了包括阿里、美團和京東在內的互聯網巨頭企業入場投資。
媒體不完全統計顯示,當年全國無人零售貨架累計落地2.5萬個,無人超市累計落地200家,無人零售市場累計融資超40億元。
然而,因為SKU迭代、運維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困難,不出兩年時間,每日優鮮便利購、果小美、猩便利、七只考拉等紛紛傳出裁員、撤柜、關店的消息,行業迅速進入洗牌期。
而幸存下來的玩家,也因為疫情反復的影響,經營壓力較大。從招股書來看,友寶的機柜網絡經歷了一輪擴張和收縮。2019年至2022年9月30日,各期末公司點位數分別為8.08萬個、7.56萬個、10.27萬個和8.76萬個。據此計算,僅今年前三個季度就減少1.5萬個,公司將點位網絡收縮歸咎于疫情。
為解決疫情的不利影響,2020年公司推出合伙人模式,合伙人負責點位的尋找、運營等一系列的工作,從其銷售額中提點獲得收益。這種模式被看作是加盟模式的加強版,友寶與合作商的收益交叉在一起,都能保證雙方的長期利益。
2019年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合伙人模式下的點位數量分別為1.09萬個、4萬個、7.15萬個、5.69萬個,來自合伙人點位的營收貢獻也逐年提高,分別為9.2%、40.1%、55.3%、55.3%及66.8%。
然而隨著疫情的反彈,對若干消費場景的客流造成嚴重影響,一些合伙人也開始撤退,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合伙人點位凈減少1.46萬個。截至2022年9月底,公司點位合計87565個,較2021年底減少了15174個。
有行業人士認為,客觀上而言,自動售貨機可以有效解決傳統快速消費品零售市場啟動成本高及運營成本上漲等痛點,并為客戶提供便利的購物體驗。但這終歸是一門零售生意,如何在精耕細作中找到盈利突破口,仍是友寶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