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商業顧問蘇杰:未來開發商要通過經營體現價值
9月28日,由聯商網、搜鋪網、知了殼聯合達志騰商管共同舉辦的2021華東商業峰會在蘇州隆重啟幕。
本次大會以“融合·升華”為主題,邀請到了各界政府領導、企業高管、行業精英、專家學者以及主流媒體近500余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會上,聯商網商業顧問、睿之新企業管理公司董事長蘇杰分享《2021華東商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共分為是三個部分,上篇主要涉及宏觀經濟和產業形勢,中篇主要是對華東2021年新開商業體進行分析,下篇主要涵蓋發展態勢和對策建議。
▲聯商網商業顧問、睿之新企業管理公司董事長蘇杰
以下為分享全文(經聯商網編輯):
華東占據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在六省一市(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中,有中國最大的樞紐城市上海,經濟第一方陣的江蘇、浙江、山東。另外,還有三個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省份,福建、安徽和江西。
華東商業競爭激烈,一直是商業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整個行業最前沿的變化所在。
從宏觀形勢上看,市場紅利方面,整個房地產的調控基調是房住不炒,經歷過往高速發展和城鎮化趨勢放緩之后,商業發展迎來壓力;商業供給方面,華東商業人均面積已經到0.3平方米,快要達到預警。今年7月份,江蘇省率先出臺了商業網點規劃控制辦法和配套措施,也提出要控制大型商業綜合體,減少同質競爭。
疫情改變了很多,改變了市場,也給了市場更多發展機會。從產業來講,開店越來越難,開業紅利越來越短。
前面兩項主要針對存量市場,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發生了肉搏戰。由于疫情和線上全渠道的推進,我們發現,對于商家來講,多了很多選擇和替代性,市場越來越成為買方的市場。
我們回顧2021年上半年所發生的事情,再看一下2021年下半年即將發生的事情。整個上半年華東地區新開74個商業體,因為疫情影響,去年上半年出現了購物中心開業的低谷。從近四年來看,2018年整個華東地區開業97個購物中心,2019年這一數字為94個,2021年相比前兩年開業數量呈現了下降,商家開店更加謹慎。從體量來看,最集中體量空間還是5-10萬方,這是非常經濟實惠的購物中心面積區間,這些體量的購物中心涵蓋吃喝玩樂購空間,也富含了一定場景應用。
隨著消費升級和整個零售邊界擴大,我們發現了一些做的非常棒的新業態,如兒童體驗業態,體育業態,強社交、重體驗的密室等。從上半年新開購物中心來看,5-15萬方是主流,占比接近64%,三分之二的購物中心在5-15萬方區間。
當然也有一些小的5萬方以下小而精的購物中心,背后的原因是一方面因為成本會加大,另外三四線社區商業不需要更大體量。同時20萬方以上的商業,有的是地標型,有的是文旅型等。
從上半年華東開發商來看,排名前三的是華潤、萬達和龍湖。今年上半年華東有兩家日本運營商,都有著非常好的作品。一個是日本的三井不動產,一個是日本阪急百貨。從上榜城市來看,兩家為三線,在今年上半年排在前端除了菏澤和宿州基本上都是新一線、二線城市,整個商業發展還是和城市經濟活力保持著非常強烈的正相關關系。
一二線城市的代表性開發商,包括印力、華潤和萬達,它們上半年推出了一批代表性項目。同時,我們也看到以寶龍、新城為代表的渠道下沉,在整個三四線城市也在做拓展。
從項目來說,寧波阪急把整個城市空間做了很好應用,寧波也是阪急第一個海外項目,11.6萬方百貨式購物中心,同樣延續了整個阪急標志性的業態組合。啦啦寶都是以高達為代表的日系商品和體驗結合店。寧波萬象城是全國第23座萬象城,也是浙江第三座萬象城,同樣也是28萬方的商業體,有400多家品牌,多元化主題業態和摩天輪游樂混搭。
今年下半年,華東購物中心迎來了開店高峰,開店數量達到197個,總商業面積超過1700萬方。其中,江蘇數量最多,達到57家,山東是31家。從城市來講,排名靠前是上海和南京。同時,我們看到了蘇州也開出了大悅春風里。
從體量來看,和上半年一樣,5-15萬方差不多占據了整個市場分布的三分之二。從新增商業面積來講,江蘇一枝獨秀,增加了550萬方,而山東有300萬方。雖然江西只有130萬方,但江西市場也在發生大變化。
從整個商業開發商來看,排名靠前的有新城、寶龍、愛琴海等。寶龍制定了以上海為中心,深耕長三角的發展戰略,下半年9個項目中有8個座落在浙江,全年有13個項目在浙江,在浙江實現了非常有效的地理分布。
下半年值得推薦的項目中,第一個是前灘太古里,一定是一個商業地標級的重新呈現,為浦東新橋和陸家嘴集團合作。第二個是溫州印象城MEGA,印力集團在大體量商業空間上有非常好的心得。剛剛開業的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完整打造了瑞虹新城和北外灘的完整集合。還有上海泰富廣場改造,值得大家對這個項目有更多期待。
上海大寧久光中心,也是九光繼靜安項目之后第二家店,預計今年年底開業。印力匯德隆杭州奧體印象城,號稱是整個錢江新城杭州亞運門面擔當,面積達到20萬方。建鄴吾悅廣場打造了旗艦級的A級店,中秋期間人流和業績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簡單回顧一下2021年上半年市場,我們看到下半年將開業的項目后,大概對整個發展態勢會有一個基礎判斷。
第一個是繼續深耕長三角。在上海,我們看到很多優質開發商做了很多頭部項目,這種項目是在幫助行業進行整體迭代更新,也在不斷推動行業往前沿發展,同樣以寶龍、新城為代表的優質開發商也在積極做渠道下沉,擴大商業規模。
第二個是進行消費升級。優質開發商推出的大體量商業能夠凝聚優勢,為更多場景應用提供空間。同樣,我們也看到了行業強強聯合,整個市場有更大集中度,再有就是首店經濟蓬勃發展。
在具體的對策上,第一是要回歸到可持續經營獲利模式。當開發收益持續下降時候,實有收益會變得更加重要。通過經營來有效體現房地產價值,是未來商業一個很重要的路徑。
第二是通過零售經營技術深耕細作,拋卻很多外在東西,更多去關注到零售本身內核和內涵。
第三是更貼近市場。讀懂市場、理解需求、精準定位、極致體驗。
第四是消費驅動需要關注生活需求和技術變革。任何商業都不單單是一個購物場所,也是一個生活場所,不僅僅是一個消費升級,也在引領整個生活品質、文化品類的升級。
第五是零售邊界在不斷突破。零售可以附加更多內容,同樣在內容附加之后也會有很多業態創新、業態細分,還有核心競爭力的養成與策略經營的實施,最后一定要做到持續經營。
實體商業在精細化運作中創造價值,要進行數字化布局與改造,離開數字化改造就缺乏整個精細化運營的基礎。我們所有場景都是為了銷售和服務,我們的服務是為了強化體驗。最終回到全渠道。全數字化是全渠道的基礎,但是全渠道不是數字化全部內容。要想做到全渠道一定以數字化為基礎,有工具,有技術,有數字化,有觸達轉化配送手段,才能更好做到全渠道整合和運作的精細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