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步步高的24小時
16天,從103人,到8個人
8月3日,張家界封城。
8月7日到13日,因疫情影響,張家界步步高超市天門山索道店、十字街店90%的員工陸續被隔離。
兩家店原本的103人,瞬減到8人。
41個社區,十多萬人的生活所需,疫情的陰霾……讓壓力,像山壓下來。
城市暫停,有人便必須加速向前!
他們說,必須有人站出來,為家鄉做點事。
他們說,步步高人,不害怕!
這是步步高的24小時,這些從一開始便不曾退縮的身影,扛起步步高人對家鄉的情懷與責任。
早上8:00 戰役打響
每天早上,是張家界步步高超市最為緊張的時刻。
確認Better購、社群線上訂單,在正式揀貨開始前,需要有人把線上配送所需商品統一放到揀貨區,以提高揀貨效率;同時社群接龍產生的訂單也會統一發送到門店,也需要有人溝通對接,安排采購,定下貨源,同時對來貨進行卸貨,并按照顧客要求一一打包,再裝車集中送到小區指定地點……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早晨,卻足以叫任何一個扛起這些的人汗流浹背。
擔起這些早晨的人,是步步高超市十字街店非食小店長胡宜秀,一位從病房直接來到前線的女性。
一場陰差陽錯的意外,讓胡宜秀躲過了隔離。因為身體原因,疫情之初她一直在住院。出院第一天,接到的便是同事們被隔離的消息。臨危受命,胡宜秀毫不含糊,直接拖著大病初愈的身體便上了火線。
“張家界需要我,企業也需要我,這個時候當然要往前站。”她說。
上午11:00 有序高效的工作
步步高超市張家界兩家店每天10噸左右的的供貨,一大部分都是蔬果肉等生鮮商品。除了卸貨壓力,對于生鮮的分類儲存也是極大的工程量。不僅要保證周轉有序、先進先出,同時需要把控品質,陳列得當,方便同事們進行分揀。
扛起這份責任的,是一個話不多的年輕男孩。他叫楚德猛,大學畢業剛一年,是步步高超市十字街店的一名儲備,來到步步高才一個多月。
一到崗就遇上整座城市的巨大變故,這個年輕的男孩展先出驚人的沉穩。從疫情開始到今天,沒有請過一天假,沒有休息過一天。
疫情最初,許多家住得遠的同事通勤不方便,楚德猛靠著一輛小摩托,主動承擔起送同事上下班的任務。隨著被隔離的同事越來越多,他的擔子也越來越重。對于一名新人來說,從熟悉基礎操作,到必須精準高效地完成任務,也只不過留給他十天時間。
累嗎?“還好。”他的神情看起來又堅定,又輕描淡寫。
中午13:00 沒有人午休的午休
中午1點才吃飯,基本上是張家界兩家門店的日常。
為了讓大家更有戰斗精神,中午給大家保留了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用來吃飯和調整狀態。可事實上,或許是餓極了,或許是心頭的責任壓著,每次吃飯,都像在打仗。吃完飯,幾乎沒有人休息,迅速便投入到工作里。
“眼里有活兒,放不下。”他們說。
做飯的人,是果蔬店理貨員羅竹英。羅竹英的工作,是在生鮮蔬果抵達倉庫后,對貨品進行初步分揀,以減少后期的商品損耗。聽起來簡單的工作,但因為疫情期間備貨量非常大,羅竹英的理貨工作往往要持續到深夜。
她索性便住在店里,冷鮮庫里的一副貨品架,就是她的休息的地方。風箱發出巨大的聲響,從睡不著到快速入睡,她也只用了短短幾天。
“抗疫人人有責,為了大家,這是應該做的。”她笑得又溫柔又從容。
下午16:00 戰斗還在繼續
每日仿佛望不到盡頭的訂單,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越發緊張。在這場戰役里,沒有身份,沒有職位,甚至沒有性別,每個人都可以出現在任何崗位,承擔起任何原本并不屬于自己的工作。
步步高超市十字街店收銀員秦桂英和鄧太芬,也是如此。
揀貨、打包。每天重復上百次。初期,步步高Better購線上只上架了果蔬肉等生鮮品類,隨著支援人員陸續到來,為了滿足居民居家隔離期間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在保證生鮮商品正常供應的基礎上,又上架了調味料、飲品、休閑零食、日化、嬰兒用品、女性用品等,基本已涵蓋所有大類。在人員和運力有限的情況下,增加商品品類無疑增加了揀貨與配送的壓力和難度,但沒有人抱怨。
要堅持,要勝利!是所有人唯一的信念。
晚上19:00 巾幗柔情
每天差不多到此時,所有揀貨工作才算基本完成。將近12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疲累爬滿了每個人的肩頭。一天的戰斗臨近尾聲,累,也滿足。顧客的感激和贊揚紛至沓來,給奮斗者鐫刻了一枚無形的勛章。
夜幕降臨,同事們陸續離場,卻還有人停不下奔忙的步履。
“她就像個女超人,小身板里有著難以想象的能量。”步高超市張吉懷區域負責人袁攀這樣形容庾萬英。作為張家界步步高超市十字街店的地采,疫情后的庾萬英身兼數職,裝貨卸貨這樣沉重的工作,庾萬英干起來巾幗不讓須眉。
熱情、高效、斗志昂揚,或許這些都不足夠形容庾萬英工作時風風火火的身影。這位個頭不高的女性,眼睛里滿是堅定和熱忱的光。聽到袁攀的形容,庾萬英笑彎了腰:“力所能及,能有多大的力量就發揮多大的力量。”
只不過,這位堅強樂觀的女性,在提起當下的疫情,神情里卻流露出濃濃的柔軟:“有一個本地隔離在家的小男孩,因為沒準備物資,三天沒吃上飯。聽到這些我真的很心酸,很心酸。”
從那時起,庾萬英就成了每天最后離開的人。巡場結束,她還要幫助街坊鄰居采購一些生活物資。在這個“女超人”心里最柔軟的地方,放不下的始終是家鄉。
夜晚10:00 孤獨的守夜人
此時的張家界,比白日里更加寂靜。但步步高超市的工作,卻并沒有就此畫上句點。
揀貨配送的工作結束,夜勤朱福兵還在堅守。白日里產生的貨品包裝垃圾,將賣場堆得滿滿當當,而這些,就待所有人員離開后,由朱福兵一人清理完成。
在經歷最開始人員壓力最大的日子,同事們每天的工作要持續到深夜,而朱福兵的工作,永遠要比同事們延后2到3個小時。除了打掃賣場,多數時候,他要一個人卸載貨品,并把貨品運送到倉庫。這對現年56歲的他來說,無疑是相當沉重的任務。
“我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大家說我沒做好。”不善言辭的朱福兵,卻用最質樸的話語,表達著一位步步高人的責任心。
16天,從103人到8個人;從線上日履約600單,到如今的每天2000單。高壓之下,張家界的這支隊伍磨合出了令人嘆服的戰斗力。
是的,城市暫停了,生活暫停了。
可正因如此,才有人加速前進,為了讓所愛的城市走出至暗時刻,為了迎來最終的勝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