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版”新戰略意味國美睡獅醒來?
國美未來3年的戰略是:鞏固一級市場優勢地位、擴展二級網絡,計劃2013年在二線市場開200家新店;重點進攻三四線城市,使其未來或占收入的25%;實現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構建可盈利電商平臺、強化供應鏈舉措。
去掉“電器”是市場形勢使然,沒什么了不起。蘇寧在2012年9月就基本拋棄了家電連鎖的概念。戰略上也并無太大新意,在外界看來,國美早該如此。頗有看頭的是新戰略得到了黃光裕的認可。很多媒體把這一戰略視為“黃光裕版”,可見幾年過去,經歷了陳曉、張大中、王俊洲先后統帥,黃光裕作為企業靈魂人物的印記絲毫沒有沖淡。
事實上,國美在這幾年先是被蘇寧超越,隨后家電零售在電商的高調中,國美甚至一度被業界忽略,除了市場方面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輸在了氣場。
與外資企業不同,中國本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家個人的作用仍是決定性的,企業家的眼光、格局、胸襟、戰略,往往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國美在“后黃光裕時代”幾年的發展同樣證明了這一點:當年的“霸氣側漏”,在黃光裕出事后,無論是具體經營還是長遠戰略,都變得唯唯諾諾、謹小慎微,企業風格也與往昔完全迵異,從猛虎變成了睡獅,甚至可以說變成了睡貓。
對于一個必須時刻保持領先的領域來說,這樣“雙重”的“打擊”對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或者說,單純從信心上,國美被超越已是必然。再加上宏觀環境惡化,業績也持續下滑。2012年前三季度,國美更是虧損6.87億元,而國美電商虧損亦達1.86億元。
那么,“黃光裕版”新戰略是不是意味著國美這只睡獅已重新醒來?
國美新戰略的核心是推進線上線下協同發展。不久前,國美將旗下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和庫巴網兩大電子購物平臺進行了整合,前者將正式更名為“國美在線”,并計劃未來3年電商占總銷售額的20%~30%。
對于遠遠落后于京東和蘇寧易購的國美電商而言,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不過,家電類產品未來的主流渠道必然是電商,20%~30%的比例,也就是200~300億的規模,并不是一個不可企及的目標,關鍵是國美能否恢復以往的攻勢,奪回市場,但顯然不是引入家居、母嬰、文化體育等非電器類產品就能實現的。
其實,更大的亮點在于國美提出要打造一個盈利的電商,并希望在半年至一年實現盈利。盡管強手環伺,稍不留神就會被圍剿,短期內盈利只能是夢想,但至少是一個理性的戰略,避開時下無休止的燒錢、口水戰、價格戰,遵循盈利的理念去做電商,或許能夠找到新的突破口。
毫無疑問,黃光裕的“復出”可以讓國美再度充滿信心和恢復一定的野性,這對戰勝對手很重要。不過,這種有著足夠限度的參與,很難讓國美迅速增加功力,要想在未來扳回一局,國美的路仍然太長太長。
(中華合作時報·超市周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