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德龍率先在中國推出“可追溯”農產品
最近,面向專業客戶的德國零售巨頭麥德龍,率先在中國推出了帶有可追溯碼的“麥咨達”系列農產品。通過部分賣場內的查詢終端或是登錄相關網站輸入追溯碼信息,消費者就能獲得該產品從農場到市場所有環節的詳細信息。業內專家認為,可追溯體系的建立,對提升農產品品質、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農產品有了“身份證”
前不久,記者在麥德龍北京萬泉河商場的部分貨架上,發現了這種帶有“可追溯碼”的“麥咨達”系列農產品,如洋槐蜂蜜、龍口粉絲、小包裝的薄荷葉、香蔥、青島特級切片牛柳等。商場內的電視屏幕上也正在播放介紹可追溯農產品的相關節目,不時有消費者駐足觀看。“能夠了解各個生產流通環節的信息,心里當然會更加踏實。”一位消費者對記者表示。
記者嘗試著通過互聯網對一款“青島切片帶骨小牛腱”產品的可追溯碼進行了查詢。登錄指定網站,輸入相關產品的可追溯碼后,屏幕上立即顯示出其生產企業“青島琴牛養殖二廠”的名稱、地址以及地理坐標和衛星地圖;記載了該批次產品從2007年11月26日進入初乳期,從2008年3月25日進入育肥期,2009年5月19日宰殺,2009年5月21日分割、5月23日成品的全部流程;以及養殖場規模、存欄數、管理者的名字、養殖經驗等信息;隨后是加工廠“青島百度食品有限公司”的名稱、地址以及物流方式,該產品的物流方式顯示為空運和冷藏車,物流溫度為-18℃;下面還附有該產品的檢測報告。種種信息一目了然。
該商場總經理王炳華告訴記者,這些帶有可追溯碼的農產品是從今年6月1日才正式上架銷售的,目前引進了200多個品種,主要涉及果蔬、畜禽、水產等,占全部農產品比例僅為4%-5%。目前,麥德龍在北京的兩家門店尚未安裝追溯碼查詢終端,消費者需要自行登錄“麥咨達”網站進行相關查詢。價格方面,記者注意到,“可追溯”農產品的價格比普通農產品略貴,但是比市面上銷售的有機農產品則要便宜。比如同樣是煙臺宏發食品生產的1000克裝龍口粉絲,普通裝的售價為15.99元,而帶有追溯碼的售價則為16.99元,貴了1元。
食品安全不能只靠良心
據了解,目前國內的大賣場、超市等零售企業銷售的農副產品,主要靠供應商從產地采購,然后提供給零售企業。這種“直采基地”模式的主要漏洞在于,終端零售企業只能在采購前期對供應商的各種生產資質、衛生狀況等進行審核,對農副產品實際種植生產過程,零售企業很難進行全程質量監控。而近年來轟轟烈烈的農超對接,基本也是超市、大賣場直接從農業合作組織采購產品,沒有涉及生產領域,自然也無法建立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機制。
一個多月前,綠色和平組織委托第三方,對北京4家大型超市銷售的甜瓜、蘋果、桃子、油桃、櫻桃5種水果進行抽檢,共檢出了17種農藥,甚至有部分違規使用的農藥。盡管這個檢驗結果沒有得到國家權威部門的認可,但是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業界普遍意識到,僅僅依靠生產、流通企業的良心是不夠的,必須建立全程的供應鏈控制體系,從源頭抓好質量,實現“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產品質量控制及可追溯性。綠色和平組織的相關負責人在談到相關問題時表示,保障食品安全和保護環境,需要食品產業鏈上各個環節各司其職。而超市作為重要的銷售終端,對于供應商和生產者的行為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超市有能力、更有責任為保障食品安全和保護環境做出努力。
零售商對接生產全程質控
“可追溯”農產品的推出,把一個名叫“麥咨達”的公司推到了前臺。
麥咨達農業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是麥德龍中國于2007年底設立的一家咨詢公司,其主要任務是按照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規范,與中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開展咨詢公司+企業+基地的合作,為它們提供生產、加工、包裝、物流及市場運作等方面的專業培訓和咨詢,指導它們建立從田頭到餐桌的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簡單說,就是“教農民怎么種地”、“怎么包裝蔬菜”。通過麥咨達,作為零售商的麥德龍將自己的觸角直接伸向了生產領域。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運營,與麥咨達合作的企業已經從最初的安徽省,延伸至新疆、云南、山東、湖北、江蘇、浙江、上海等地,經過其專業培訓的上市產品品種共計達到250多個,包括安徽的豬肉、童子雞、蜂蜜,新疆的香梨,山東的蘋果,浙江的蔬菜,上海的牛肉等可追溯農產品,開始陸續走人全國賣場。
TESCO樂購是另一家致力于零售商對接生產環節的超市。它在上海郊區包下420畝地自己建設蔬菜大棚,生產“Tesco”品牌的蔬菜。與傳統蔬菜生產銷售流程相反,這里的蔬菜種植是先由TESCO提出種植要求、驗收標準及預估銷量,生產基地再據此種植、質檢、包裝及配送。于是,當一粒菜子還在田地里的時候,就已經被“計劃生育”了,而它“長大成菜”后的去向也同時被確定。這種緊密的農超對接不僅完全杜絕了中間環節,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蔬菜的品質也得到了全面控制。據悉,在取得一定經驗后,TESCO會逐步增加種植面積和品種,并將這種模式逐步推廣到它在全國的各大賣場。
無論是麥德龍還是TESCO樂購,大型連鎖超市主動向生產領域延伸,將大大推動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這對增強農產品的安全性、保障消費者健康無疑是極大利好。
(北京商報 記者 徐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