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圖書市場將會三分天下?
來源:
聯商網
2004-04-26 16:13
按照我國加入WTO的承諾,在書報刊分銷服務方面,入世后一年內,外商可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這5個經濟特區和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大連、青島、鄭州、武漢這8個城市,設立有限數量的中外合資的書報刊零售企業。兩年內,開放所有的省會城市及重慶市和寧波市,并允許外資對零售企業控股。三年內,取消對外資從事書報刊分銷服務企業在地域、數量、股權及企業設立形式方面的限制。也就是說從今年12月1日起,外資可以獨資的方式在我國從事書報刊分銷服務。深圳作為全國人均圖書消費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勢必會成為外資投資的熱點地區,深圳圖書市場必將受到沖擊。
圖書資本呈多元化
目前,深圳圖書市場主要以二元格局的形式存在,即以新華書店、深圳書城為代表的國營書店和以八卦嶺圖書批發市場為代表的眾多民營資本書店。隨著今年底我國對書報刊市場的徹底放開,大量的外資可能會進入深圳圖書市場。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建的深圳購書中心就有外資介入,面積達上萬平方米。這標志著外資正式進入深圳圖書市場。外資的進入,勢必會打破深圳圖書資本市場現有的二元格局,圖書市場將呈多元化發展。
圖書市場潛力巨大
盡管目前深圳街頭書店遍布,國有、民營兩大書店之間競爭激烈,但這并不表明圖書市場已經飽和。
深圳市新華書店、深圳書城常務副總經理何春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向記者分析了深圳圖書市場的前景。何春華認為深圳圖書市場仍有發展潛力,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因為深圳是一個高品位的文化城市,文化產業發展很快,市民素質提高也很快,這給圖書市場的發展在客觀上提供了一個空間;另一方面,因為深圳市政府文化立市戰略的實施,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為深圳圖書市場的繁榮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深圳目前非常缺少特色書店,這表明圖書市場還有部分領域處于半空白甚至于空白狀態。
“洋書店”,正在叩門的狼?
除全球第一大出版集團貝塔斯曼已成功進入我國市場外,德國圖書中心、英國朗文培生集團、美國麥格勞希爾、日本白洋舍、劍橋大學出版社等十幾個世界出版發行巨頭,也都對中國書報刊分銷市場躍躍欲試。
據業界人士分析,“洋書店”與國內書店相比優勢頗多:一是管理的優勢。外資書店很理性,無論是選址,還是市場調研、分析等都很成熟,其運作也很規范,流程科學、服務高效。二是國外專業圖書公司,往往有巨大的資金作后盾,擁有資金優勢。三是外資創新意識強,包括管理的創新,制度的創新和營銷技術的創新等。最后,“洋書店”還有價格的優勢。這些書店憑借其全球范圍內的數量優勢,能從出版商那里拿到比競爭者低得多的折扣,因此比較便宜。
書報刊分銷市場的大門即將徹底放開,深圳圖書市場尚存發展空間,“洋書店”又有諸多優勢,可以設想,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圖書市場很可能會出現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和國外資本三分天下的局面。 (網智科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