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賀歲書”不叫座 讀者為好出版社頒獎
來源:
聯商網
2004-02-02 10:44
據業內人士介紹,
2000年,云南的某出版社曾推出過貼上“賀歲”標簽的類似“大事記”的一套叢書,卻遭遇了滑鐵盧。
那么,今年的集體賀歲書市場是否也遭到冷遇和尷尬呢?記者來到王府井書店一層,兩個醒目的“賀歲禮品書”專柜就在入口處。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兩個專柜在春節期間圍看的人最多,但銷售狀況還是叫好不叫座。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雖然專柜名稱是“賀歲”,但是其中大部分書籍仍然是成套的名著禮品或者工具書,商務印書館的“青春讀書課系列”雖然在宣傳上指出是“賀歲書”,但是在封面或者包裝上也并沒有明確標示。只有人民美術出版社推出的一冊民間美術作品《甲申賀歲》明確打出了“賀歲”的標記。
在記者的采訪中,今年“賀歲書”似乎都沒有給出版社帶來即時的高額利潤,甚至在業內還引起了爭議。一位從事發行十余年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做賀歲書必須從裝幀、設計、選題、包裝等各個環節來運作,光靠媒體或者傳統宣傳方式打概念根本就不行,短時效的商品就要玩命做營銷。而國內圖書業現有的發行模式,營銷投入小,又有賬期,資金回籠還慢,根本無利可圖。那么,出版社推“賀歲書”難道只是為了掛羊頭賣狗肉或者賠本兒賺吆喝?
在爭議聲中,今年元旦推出國內首套“少兒賀歲書”的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關負責人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雖然現在文化圖書市場賀歲都還處在摸索階段,但是卻絕對有前景可挖!”該出版社策劃發行部鄭重表示,國內的賀歲已經成為一個產業,春節期間各種禮品銷售額不下百億元,這樣一個大的市場,圖書出版行業應該進去分一杯羹。賀歲書確實周期短,這就需要出版界人士在短時間內把市場需求挖出來,并且鋪貨到位。據了解,該社為了適應春節禮品消費者的心理和習慣,將發行渠道擴展到大城市的超市或者禮品商店,甚至還采取了直銷的方式。
由北京市新華書店發起并組織的評選“2003年度頗具人緣圖書”活動已經塵埃落定,《毛澤東傳》、《我們仨》、《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等一批圖書脫穎而出,成為受到讀者認可的佳作。明天,“好人緣”圖書的雙向頒獎將在中關村圖書大廈舉辦頒獎活動。
新華書店總經理魯杰民介紹說,活動在短短十天里吸引了近萬人參與,反映出讀者對圖書文化的關注與熱愛。據了解,此次頒獎活動采取不多見的雙向頒獎方式,即讀者、出版社雙方受獎。屆時,在北京讀書形象大使潘全心、馮遠征的“穿針引線”下,出版社代表將現場在200名入圍讀者中抽出十位幸運讀者,幸運讀者獲得全套“2003年度頗具人緣圖書”的同時,將作為讀者代表,為獲獎出版社頒獎。頒獎活動后,馮遠征、梁丹妮夫婦將為其新作《想和陌生人說話》簽名售書。(李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