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創客語錄:
專業主義,加激情,是創業的必備條件。
——張海霞
從便利店到連鎖超市、大賣場、百貨公司、購物中心、跨境電商……20年,步步高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霞一直擁有“歸零心態”,永遠打算重新開始。如今,張海霞正全身心擁抱互聯網,打造云猴網,準備用3至5年“再造一個步步高”。
初夏的一個上午,張海霞向記者講述了創業中的多次轉型與歸零。
國企“大紅人”下海創業
張海霞與丈夫王填一起創業,外界也喜歡拿他們倆作比較。
與王填比,張海霞顯然更“洋氣”。眼前的張海霞,膚黑而亮,妝容精致,寶藍色套裝襯得膚色更加健康年輕。她口齒伶俐,說話時喜歡握拳,頗具演說家氣場,“范兒”十足。
“王填是一個鄉里伢子,我是城里姑娘,還是他的領導。” 張海霞笑言。“領導”的來由,是因當年兩人在同一家國企上班,張海霞是團委書記,王填是共青團員。
短短幾年,張海霞在這家國企從一名普通的營業員做到柜長,再升為總經理助理,一路順風順水,是公司的“大紅人”。
然而,在國企再“紅”,下海后也得全部“歸零”,重新開始。
1995年,張海霞與王填離職創業,開始了小本經營的商品批發代理生意,推著三輪車逐家上門推銷,挨家鋪貨。
不斷轉型,著眼于未來
批發代理生意干了八個多月,張海霞發現,單純的商品批發代理其實已是夕陽產業,遲早要被淘汰,“國外的零售都開超市、連鎖店,根本沒有批發業這一說。”
1995年正是中國連鎖行業啟蒙元年,張海霞趕上了這一波新潮頭,開出了步步高第一家連鎖便利店。
過了兩年,張海霞發現了一種新的商業業態——量販店。當時步步高僅有3家小連鎖店,每家連鎖店200平方米到300平方米,而一個量販店一開就是幾千平方米,投資大,風險也大。
但張海霞主意已定。1998年1月8日,大店開業,火爆異常,人滿為患。“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對的。”
2001年左右,步步高用6500萬元并購了位于湘潭市建設路口的湘潭百貨公司。
“當時覺得并不劃算,步步高也沒有那么多錢,但建設路口是商家必爭之地,誰擁有了它,就有了湘潭商業的未來。”張海霞說。而現在,那塊地至少價值10億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張海霞與王填從2001年便開始規范企業的財務報表與稅收,“剛開始的一兩年間,我們頂著巨大的壓力,寧愿放棄某些商品也要稅務規范。”由于財務規范,2008年步步高的上市也特別順利。
張海霞說:“創業,既要埋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同時還要眺望遠方、著眼未來。”著眼于未來的經營理念,支撐著她和步步高一路走到今天。
心態歸零,擁抱互聯網
五六年前,張海霞對電商還不太“感冒”。
“當時覺得電商平臺叫好不叫座,就持觀望態度。” 那時,步步高集團在各地“攻城略地”進展順利,營業額也逐年遞增。
然而,沒過兩年,馬云創造的商業奇跡令張海霞震動了。
“消費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的模式不能照搬了,再加上電商前輩已經做好了‘網商’教育,是步步高開始發力的時候了。”張海霞說。
張海霞與丈夫以及孩子,都屬猴,于是,有了云猴網。
為了推動平臺發展,步步高特意從阿里、京東等地方請來專業團隊進行建設和管理。如今運作云猴網的是一個年輕的團隊,從上到下都是80后、90后,這個平臺也是步步高未來的希望。云猴網運營1年有余,2014年銷售額達1億元。
張海霞認為,無論線上線下,商品是商業的本質。日前,張海霞與王填到“澳新”(澳大利亞與新西蘭)轉了一圈,帶回無數當地生鮮“洋特產”。這也意味著云猴網商品資源將與全球同步,啟動海外直采新模式。
張海霞透露,未來幾年,步步高將花大力氣發展云猴平臺,“我永遠抱有心態歸零、重新開始的準備,給我3至5年的時間,我可以把云猴網打造成另一個‘步步高’。”
創客名片:
張海霞,湘鄉人,步步高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省女企業家協會會長,省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副會長。1986年參加工作,1995年從一家國營企業下海,與丈夫王填共同創辦“步步高”。從湘潭的第一家便利店開始,20年來,公司逐步發展成為擁有超市、家電、百貨、購物中心、便利店、物流、電子商務、商業地產等多業態的大型商業集團,并擁有中南零售業最大的現代化物流中心。其控股子公司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截至2014年底,公司擁有多業態門店400余家,年銷售逾27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6萬余個。2010年6月,張海霞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全球消費品論壇峰會發表主題演講,這是該峰會54年來第一次有中國企業代表發表主題演講。先后獲全國婦聯“巾幗建功”標兵獎、“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是全國第十、十一屆婦女代表大會代表。
■記者手記
女性創業者不是“漢子”
很幸運在我們生活的時代,女性創業被賦予新的能量與內涵,女性可以實現夢想,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然而,女性創業,一直以來要比男人來得艱難,即使你取得了成功,也免不了被冠以“女強人”甚至“女漢子”的身份。
如張海霞所說,這個社會對男人很包容,只要事業成功,可謂“一白遮百丑”,對女人就苛求多了,家庭和事業,每個角色都要扮演好。
張海霞是幸運的,她與丈夫一起打拼,兩人的創業故事,傳為業界一段佳話。另一方面,她也是個賢妻良母,承認丈夫不管在企業還是家庭都是“船長”。如今的她,依舊充滿女性魅力。
也許社會能給女性創業者更好的禮物,是讓她們保有女性特質,更柔軟,更靈活,不被稱為“女漢子”。
(湖南日報記者 周月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