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全國人氣商場TOP50名單出爐
出品/Mall星人
撰文/郭歆曄 司馬和一
從一線到二線,全國1萬多家大中型商場(包括6000多家購物中心和4000多家百貨商場)中脫穎而出的TOP50。
春節假期,全國消費相關行業日均銷售收入與上年春節假期相比增長10.8%,其中,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同比分別增長9.9%和12.3%。
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的商場迎來了客流高峰。我們根據大眾點評網大年初四的熱門指數,統計了當天全國50家最具人氣的商場榜單(與銷售額排名無關)。
這份榜單不僅反映了各地消費者春節期間的購物偏好,也揭示了城市商業發展的趨勢。
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上廣深依然是商業熱度的主要貢獻者,而江蘇、天津等二線城市也在迅速崛起。
從商場類型來看,特色街區和超級購物中心并駕齊驅,顯示出消費者對一站式消費體驗和品牌多樣性的需求。
從熱門指數來看,消費者對新興商業和體驗式消費的偏好日益明顯。未來,隨著體驗式消費和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推進,商場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TIPS】根據高德導航人次數據,許昌胖東來時代廣場和新鄉胖東來大胖店位居全國第一及第二,遠超其他商場,顯示出其在消費者中的極高人氣和強大的吸引力。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胖東來在全國的商業影響力,也表明其作為區域性商業龍頭的地位。
相對于大眾點評,高德導航人次數據排名出眾的項目還有長沙萬象城、鄭州正弘城、成都太古里、上海百聯奧特萊斯、三亞cdf國際免稅城、重慶光環購物公園、武漢永旺夢樂城經開店、太原萬象城、石家莊萬象城、佛山嶺南天地、長春這有山、三亞大悅城等知名項目。
更多具體項目名單參見表格。
北上廣深領跑
蘇州天津西安南京表現亮眼
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依然是商業熱度的主要貢獻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商場占據了榜單的多數席位。
尤其是受益于韓流南下的上海和港客北上的深圳,分別有6家和7家商場上榜,顯示出這兩座城市在商業領域的強大吸引力。廣州和北京,則分別有3座和5座商場上榜。
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占據21席,展現顯著優勢的同時,新一線城市表現也比較亮眼。
蘇州有5座商場入圍,分別是凱德的蘇州中心、龍湖獅山天街、比斯特奧特萊斯、龍湖相城天街、仁恒倉街;天津同樣有5座上榜,即天津大悅城、天津萬象城、天河城、梅江天街、天津恒隆廣場;西安則憑借西安萬象城、賽格、西安大悅城、西安薈聚這4座商場成功入圍;南京有南京萬象天地、雨花萬象天地、城北萬象匯3座商場上榜。
此外,杭州有杭州萬象城、湖濱銀泰in77這2座商場位列其中;長沙的長沙IFS、長沙萬象城,青島的青島萬象城、凱德新都心,溫州的溫州萬象城和濱江萬象城也都成功躋身TOP50。
從集團維度來看,華潤萬象生活旗下有16座商場入選,展現出強大的商業運營實力;大悅城有5座,薈聚有3座,龍湖有3座,太古有2座,凱德有2座,這些集團旗下的商場憑借獨特的商業定位、優質的運營管理和豐富的業態組合,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引領著區域商業發展的潮流。
上海:商業多元化,新興商場崛起
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商業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此次上榜的上海商場中,既有老牌購物中心如上海環球港、上海靜安大悅城,也有新興的商業綜合體如分別于去年和前年開業的上海薈聚、真如環宇城MAX,兩大港資街區商業——蟠龍天地和前灘太古里。
特別是蟠龍天地,以99.9的熱門指數位居全國第二,顯示出其在消費者中的高人氣。蟠龍天地的成功,不僅得益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設計,更在于其特色場景和品牌組合,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TIPS】據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數據,1月28日至2月3日上海全市線上線下消費465億元。境外來滬客群消費金額同比增長28%,交易筆數同比增長63%。
深圳:憑實力 “出圈”,多維度創新
深圳作為極具活力的城市,商業發展一直領先全國。2025 年春節期間,深圳商場在多個維度表現亮眼,盡顯商業吸引力與消費潛力。華潤萬象生活獨占三元,其中深圳萬象天地以99.6熱門指數排全國第七(兩家上榜的是深圳萬象城和深圳灣萬象城);卓悅中心(99.22)、前海壹方城(99.06)也高分上榜。
這些商場的成功,主要依靠豐富品牌、優質環境,還有創新商業模式,如萬象天地引入藝術展覽等體驗式業態,以 “購物 + 體驗” 模式吸引年輕消費者。從高德導航人次看,深圳萬象天地同樣表現出色,以15.1萬導航人次排全國第六 ,而壹方城以11.5 萬人次上榜。
廣州:3家商場上榜,港資占2家
3家上榜商場為廣州正佳廣場、新鴻基旗下天環廣場和太古旗下廣州太古匯。
其中,廣州太古匯即將擴建2期,去年8月,太古地產斥資21億元成功拿下與廣州太古匯聯為一體的廣州文化中心項目。預計升級翻新工程將于2026年完成,屆時一鋪難求的廣州太古匯商業體量將擴容至18萬平方米以上。
北京:傳統與創新并存
北京的商場同樣表現出色,北京朝陽合生匯以100滿分的熱門指數位居榜首,成為全國最熱門的商場。朝陽合生匯的成功,離不開其創新的商業模式和豐富的品牌組合。
此外,北京薈聚、朝陽大悅城、西單大悅城等老牌商場,以及完成翻新改造的五棵松萬達廣場(全國票房第一)都保持著強勁的競爭力,顯示出北京商業市場的活力和韌性。
江蘇、天津:二線城市的商業崛起
除了北上廣深,江蘇和天津的表現也尤為亮眼。江蘇共有9家商場上榜,蘇州、南京、無錫等城市的商場紛紛躋身榜單,顯示出江蘇在商業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
特別是蘇州,作為江蘇省的經濟重鎮,凱德運營的巨型MALL蘇州中心(值得注意的是,蘇州恒泰將與凱德投資攜手在蘇州工業園區核心位置推進江蘇省首座來福士的落地工作)、蘇州龍湖獅山天街等商場均以高分上榜,反映出蘇州消費者對高品質購物體驗的追求。
天津作為北方的商業重鎮和北京的后花園,此次也有5家商場上榜,天津大悅城南開、天津萬象城、天津天河城、天津恒隆廣場以及去年8月開幕的龍湖梅江天街均表現不俗。天津的商業發展不僅得益于其地理位置的優勢,更在于其不斷創新的商業模式和豐富的品牌組合。
商場類型分析
綜合體與購物中心并駕齊驅
從商場類型來看,榜單中的商場主要分為兩大類:特色街區和超級購物中心。
特色街區:差異化消費體驗+文旅屬性
特色街區在此次榜單中占據了較大比重,如深圳萬象天地、杭州湖濱銀泰in77、上海前灘太古里、蟠龍天地等。
擁有豐富的業態組合和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以深圳萬象天地為例,其不僅擁有眾多國際一線品牌,還引入了大量的餐飲、娛樂業態,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前來打卡。
超級購物中心:品牌多樣性+綜合體驗感
大盒子購物中心則更注重品牌的多樣性和購物體驗的舒適性。如北京薈聚、上海薈聚、上海環球港、北京朝陽大悅城、凱德蘇州中心、廣州正佳廣場、上海真如環宇城MAX等商場,憑借其豐富的品牌組合和舒適的購物環境,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這些超級大盒子保持著強勁的競爭力,顯示出其在品牌組合和消費者體驗方面的優勢。
熱門指數背后
消費者偏好的風向標
大眾點評熱門指數是衡量商場人氣的重要指標,榜單中的商場熱門指數從100到98.41不等,反映出消費者對不同商場的偏好程度。
北京朝陽合生匯:滿分奪冠
北京朝陽合生匯以100的熱門指數位居榜首,成為全國最熱門的商場。合生匯的成功,不僅在于其豐富的品牌組合和創新的商業模式,更在于其精準的消費者定位。合生匯主打年輕消費者,引入了大量潮流品牌和網紅餐飲,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前來打卡。
上海蟠龍天地:新興商業的代表
上海蟠龍天地以99.9的熱門指數位居第二,顯示出其在消費者中的高人氣。蟠龍天地的成功,不僅在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設計,更在于其多元化的業態組合。蟠龍天地不僅引入了大量特色文化品牌,還引入了大量時尚餐飲品牌,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上海薈聚:高品質盒子商業的價值
2024年9月開業的上海薈聚,以99.89的高分位居全國第三,再次證明了高品質盒子商業的市場價值。上海薈聚的高分表現,主要得益于其在品牌組合、購物體驗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優勢。商場內匯聚了眾多國際一線品牌和本土知名品牌,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還通過引入大量的餐飲、娛樂業態,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此外,上海薈聚還提供了充足的停車位,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從觀影數據表現
窺見文化娛樂的高需求
2025年春節檔(1月28日至2月4日)電影票房為95.10億元,觀影人次為1.87億,創造了新的春節檔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
春節期間,全國各大商場的觀影人次和票房表現呈現出顯著的差異,反映出不同地區和商場在電影消費領域的吸引力和市場潛力。
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在觀影人次和票房方面均位居全國榜首,貓眼觀影人次達到9.3萬人,票房高達597.1萬元。這表明該商場在春節期間具有極高的吸引力,尤其是在電影消費方面。
大城市居民春節返鄉潮大背景下,雖然上海北京成都重慶廣州深圳蘇州杭州武漢西安南京天津這12個一二線城市依然是票房榜頭部城市,但由于春節消費下沉,故全國票房最高的影院單店中涌現了大量三四線城市項目。
故TOP20觀影人次中的一線城市僅北京五棵松萬達廣場獨一家,新一線和二線城市也僅占半數席位:武漢(武商夢時代、武商MALL),濟南(世茂廣場、高新萬達、領秀城),無錫薈聚,廈門SM,哈爾濱哈西萬達,天津大悅城,佛山金鉑中心,另一半席位被三四城城市(太原、濱州、遼陽、德州、朝陽、宿遷、阜陽、連云港、益陽、許昌)的人氣商場占據(低線城市春節期間,頭部商場與影院的競爭分流壓力遠低于一二線城市)。
后記
從TOP50熱門商場榜單中可以看出,未來的商業發展趨勢將更加注重體驗式消費和數字化轉型。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升級,單純的購物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未來的商場將更加注重體驗式消費,如引入藝術展覽、互動體驗等業態,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消費體驗。
這份榜單不僅是一份商業熱度的排名,更是一份城市商業發展的晴雨表。通過這份榜單,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商業市場的活力和潛力,也可以預見未來商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