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研發核心人員離職,宗馥莉重銷售輕研發?
出品/時代財經
撰文/徐超
娃哈哈在11月7日召開的2024年銷售會議上宣布,成功拉齊了十年前的業績規模。
雖然在所有對外公開的信息中均沒有披露,娃哈哈2024年的銷售規模具體是多少,但“拉齊業績規模”這一信號也從側面反映出在2024年經歷了巨大變化的娃哈哈,經營勢頭依舊良好。
除了拉齊業績規模外,今年的銷售會議上透露出的信息還包括,銷售人員收入整體上漲30%、對表現突出的經銷商合計發放獎勵近億元。
不過這次的銷售會議相比往年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在于,歷年娃哈哈在年度銷售會議上都會向經銷商推介一堆研發的新品,而今年首次沒有新品發布。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宗慶后在世時,娃哈哈召開的年度銷售工作會議,都是和新品發布結合在一起。
比如2023年底宗慶后最后一次露面的娃哈哈2024年全國銷售工作會議,推出了14款新品。2022年底召開的“2023年銷售工作會議暨新品發布會”,推出了17款新品。2021年底的“2022年銷售工作會議暨新品發布會”,有20余款新品亮相。2020年底召開的2021年銷售會議,有20余款新品發布。
有多名從娃哈哈離職的研發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娃哈哈此次銷售會議沒有同步推出新品,是因為今年并沒有研發新品,背后是宗馥莉接手后對新品研發態度的改變。
對方表示,與宗慶后相比,宗馥莉對研發的扶持力度較弱,并削減研發經費,使新品研發處于停滯狀態,也陸續有研發人員離職,甚至臨近退休的研究中心總監也于近期辭職。
對此,也有接近娃哈哈的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事實并非如此,娃哈哈在新品的推出上可能跟往年比思路上有變化,研發上的投入也沒有降低而是還有增加,研發人員收入待遇也沒有下降。
那么,娃哈哈在新品推廣以及研發力度扶持上究竟是一如既往還是有所變化?是否存在研發人員陸續辭職的情況?時代周報專程向娃哈哈發去采訪函,但一直未獲回應。
缺失的年度重頭戲
娃哈哈官網的文章中提到,新品官宣是每年娃哈哈經銷商大會的重頭戲。
比如2022年12月份召開的2023年銷售工作會議暨新品發布會,有17款飲料及大健康新品首次揭開面紗,包括氧世界、黑糖姜乳茶、益生菌發酵營養快線、小麥胚芽粥等含有健康概念的新品,此外改進后的經典產品兒童營養液也重新回歸。
娃哈哈官網在關于2023年銷售會議的相關文章中提到,宗慶后部署新一年的銷售工作時著重強調“新”,要求廠商合力大膽開發高附加值的新品,宗慶后說“關鍵的是廠家要開發消費者需求、喜愛的產品,經銷商要加強服務,銷售高附加值的新品,這樣才能使我們廠商共贏,共同取得發展,創造更多的效益。”
2021年底召開的2022年銷售工作會議暨新品發布會上,娃哈哈表示將以長遠的發展眼光,持續踐行產品梯隊培育理念,老品銷量提升和新品開發同步進行。2022年將通過開發新產品、劃分設置銷售區塊、深入推進立體化銷售渠道開發等多重舉措打“組合拳”,一齊迎接新的機遇。
娃哈哈官網發布的文章也顯示,娃哈哈多有在年底發布新品的傳統。如2015年11月推出主要面向3-10歲兒童群體、定位中高端的新品愛迪生奶酪酸奶。當年12月,當時還是娃哈哈代言人的王力宏在歌迷見面會上,和娃哈哈一起發布了全新上市的娃哈哈晶鉆水。
有離職的原娃哈哈研發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娃哈哈每年在年底的年度銷售會議上推出新品,就是趁全國經銷商齊聚一堂的機會,對新品進行宣貫和推廣。對方表示,娃哈哈全國最主要的經銷商約有七八千人,邀請他們來開會,一起商討公司來年需要做什么準備以及接下來的重點計劃,同時和經銷商溝通已在銷售的產品有哪些方面的問題?在新產品開發上有哪些需求?需要做哪些改進?因此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一名新近離職的原研發核心人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往年的銷售會議,宗慶后就是特地要在大家都在的時候,聽聽一線的聲音,跟一線接觸,大家也會對產品提一些建議,(宗慶后)通過跟一線接觸共同發展,一起把生意做好。
據多名娃哈哈離職員工回憶,宗慶后在世時對銷售會議非常重視,因為參會的人太多,基本上前后要分成好幾批,每批要開好幾天,前前后后要一個月左右。“每年那個時候真是連軸轉,這波人結束剛離開,馬上就見下一波人,老板(宗慶后)要跟逐個片區和市場的經銷商一一見面,我們就跟打仗一樣。”
鼎盛時期超200名研發人員
不少離職的原研發人員表示,娃哈哈每年新品發布的背后,是宗慶后歷來對研發的重視。
“老宗總在的時候,對研發是不計成本的投入。”一名新近離職的原研發核心人員說,宗慶后從2009年開始長期投資研發團隊,每年投入的資金在幾千萬元,只要研發人員有需要,最好的儀器設備就會送到面前,待遇也是每年增長,還給干股和分紅。
據公開信息,宗慶后曾在2014年6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透露,為確保食品安全、實現食品領域的技術進步和創新,娃哈哈投資近4億元打造自己的研究院,僅光儀器設備的價值就超過2億元。集團的分析中心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具備了針對食品各種常規指標和危害因子迅速檢測的手段和方法,成為國內率先擁有國家級水平檢測實驗室的食品企業之一。
另一名曾以國內某211、985“雙一流”大學博士后身份入職娃哈哈的原研發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其原本畢業后要去南方一家科研所,是娃哈哈主動來聯系。對方在入職后發現,不管研發項目有多費錢,只要提出來老宗總都會批準,給的待遇還比科研院所高一倍。“一般科研院所的啟動基金10萬最多了,而老宗總給的經費差不多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錢。”
據新華社今年3月份的報道,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經嚴格評審,擇優資助1572個依托單位各類項目52547項,資助經費(含聯合資助方經費)約318.79億元。算下來平均每個項目的資助經費約在60萬元。
不少離職的研發人員表示,作為研發人員在娃哈哈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例如主管,相當于管理層的副總,一般年薪會在50萬元左右,且每年還會有增長,如果在研發上取得了成果,考評排名靠前的話,會不斷加工資和升級,研發人員都很有動力。在鼎盛時間,研究院有超200名研究人員。
根據娃哈哈官網公開的信息,娃哈哈現有食品和機電兩大研究院。其中食品研究院始于1993年成立的企業技術中心。
在食品科學技術領域,2010年,娃哈哈開始著手益生菌的研發及產業項目布局。目前娃哈哈的菌種擁有量及資源收集量在國內同行業內名列前茅,直投式發酵劑及功能性益生菌生產技術達國內領先水平。已實現了多款直投式乳酸菌發酵劑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在公司多款明星產品(如營養快線、爽歪歪、6種乳酸菌)中應用。
2021年12月2日,因純凈水、AD鈣奶、營養快線、爽歪歪等產品引領潮流,娃哈哈獲得2021年“全國質量獎”。其中也提到娃哈哈在大健康上關注國人健康飲食需要,不斷推出低糖、低脂、零糖、零脂飲料產品;同時建立了收藏4500余株菌種的資源庫,搭建了益生菌篩選平臺和發酵性能研究平臺,打破了菌種的國外壟斷,實現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替代。
保持并增加研發投入,也是不少大品牌一貫的做法。如農夫山泉(09633.HK)在2024中期報告中披露,2024上半年研發成本1.4億元,2023年同期1.27億元。
抓大放小維持成熟產品?
娃哈哈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娃哈哈的業務范疇主要包括含乳、水、茶、粥、果汁、碳酸、蘇打水七大系列,以及一個其他,涉及到消費者熟知的產品包括有AD鈣奶、純凈水、冰紅茶、八寶粥、非常可樂、蘇打水、啟力等。
離職的研發人員表示,老宗總在時的思路是多研發產品,增加產品的品種,全國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經銷商,可以經銷不同的產品,比如A經銷商做AD鈣奶和營養快線,B經銷商去做八寶粥或者水或者爽歪歪,品種多大家就分著做,各自都有生意,各得其所。
但是在宗馥莉接手后,研發人員的資質認證和晉級全部暫停,研發人員表示,宗馥莉認為娃哈哈在研發上面花費過多。
一名要求匿名的已離職研發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其原在娃哈哈大健康板塊從事功能益生菌的研發,主要負責功能菌株開發用于后續飲料中,營養快線里有一款就加了其負責研發的益生菌,但總體并不是很大眾,等宗馥莉接手后便不再支持,申請研發經費一般都不給批準,研發人員是靠自己申請省級課題才能維持研發,因此大健康板塊舉步維艱,領導辭職后很多人也就跟著辭職。
據時代周報從娃哈哈已離職員工處了解到,目前娃哈哈食品研究院的院長、從事飲料業務的主管、負責茶飲的經理等核心人員,均已離職。
有一名離職的原研發核心人員表示,根據他對宗馥莉接手后接觸下來的感受,宗馥莉對產品的思路是砍掉小(品種)的、只做大(品種)的,保持住主要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規模。這樣在研發上的需求以及投入自然不像以前。
比如之前娃哈哈與中南控股合作推出的護眼保健飲品“天眼晶睛”發酵乳飲品,雖然全國的量不多,但在西南地區特別是云南的藥店賣得特別好,今年因為AD鈣奶銷售勢頭勁猛,娃哈哈就把“天眼晶睛”停了,生產線都拿來生產AD鈣奶。
像營養快線,每年的銷售額有100多億,就肯定會保留,只在口味、容量等方面做一些微調,比如最近在200毫升小瓶的基礎上,增加了450毫升的規格。
時代周報記者也注意到,雖然往年娃哈哈都會推出多款新品,不過至今消費者耳熟能詳并撐起市場的,主要還是純凈水、AD鈣奶、營養快線等老牌主打產品。離職的原研發人員也表示,后續推出的研發新品,沒有再出現能夠熱銷全國的。
從娃哈哈離職員工的表述來看,顯示出宗馥莉對娃哈哈業務轉型的戰略重點有所調整,即將更多精力和資源集中投入到終端建設,推動銷售向終端轉型。
客觀而言,大單品策略有助于娃哈哈聚焦資源,做好現有產品。另一方面,競爭對手們正在不斷加快新品推出速度,如元氣森林新推出的自在水系列的年銷售額已快速突破10億元大關。
由于娃哈哈一直未做回應,宗馥莉對于研發的態度究竟怎樣目前不得而知。不過據早年的公開信息披露,宗馥莉對研發也是有大手筆投入。
2012年9月13日,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宗馥莉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7000萬元人民幣,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馥莉食品研究院教育基金”。
2014年5月14日,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捐資1億元,與西安交通大學聯手成立馥莉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當時宗馥莉的愿景是通過培養食品行業的高端人才,支持食品學科與安全領域的研究發展,不斷縮小中國食品飲料行業與國外的差距。“培養出中國乃至世界食品行業的精英,將來在這個領域擁有話語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