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小紅書上的男人越來越多了?
來源/遠川研究所
作者/葉子凌
時隔兩年的脫口秀大賽一個變倆,曾經的“領笑員”李誕卻一路缺席到節目收官。
李誕自有他的新身份——小紅書馳名電子閨蜜。
直播間里的李誕業務純熟,讀信環節被觀眾們離奇曲折的情感投稿變成線上知音故事會,李誕聽女生訴苦,言必稱姐妹,按流程勸分,眾多名場面在小紅書廣為流傳。
其他主播兢兢業業的賣貨反倒淪為副業。選品主打一個隨便,直播間女性觀眾占比近九成的情況下[1],最暢銷的卻是一款下酒菜——69塊錢的內蒙牛肉干。
帶貨的過程也盡顯劃水本色,不時鼓勵觀眾幫忙待講解,“請大家評論區里回答一下新朋友的問題[1]。”
就是這位內蒙大漢的抽象直播間,亂拳打董潔,力壓伊能靜,動輒沖上買手榜TOP1,在遍地精致生活的小紅書上堪稱一道奇景。
李誕的活躍并非孤例,放眼整個小紅書,這個曾經的女性社區不知不覺間涌入大量男性用戶和創作者。目前,小紅書的男性用戶占比已經達到30%,但在短短幾年前,這個數字不足10%。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小紅書的“含男量”越來越高?
當女性社區開始歡迎男性
2021年,小紅書因為一則投放在虎撲的廣告被罵上熱搜。畫面中的美女盡顯性感本色,文案更加直白:“超多美女盡在小紅書,免費看,不花一分錢!”
說句公道話,小紅書在“擦邊”一事上其實一視同仁。早在2015年,小紅書曾在上海發起“鮮肉快遞員”活動,十個外籍肌肉猛男半裸送貨,藝術追求領先封神質子團好幾個版本。
從斬女到斬男的變化背后藏著小紅書破圈的野心。當時的小紅書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女性用戶社區,最夸張的時候,十個momo里有九個都是女性。
破圈的好處顯而易見。就在前一年,隔壁B站用一臺晚會和一部《后浪》開啟破圈之路,從二次元垂直社區轉型Z世代內容平臺,全年月活用戶數激增7200萬,年底突破兩億大關,市值也在半年內從600多億飛升至巔峰時期的4000億。
于是,小紅書一邊為擦邊廣告誠摯道歉,一邊堅定信念,繼續攻向男性市場。
2021年初,小紅書推出“男性內容激勵計劃”,豪擲20億流量鼓勵數碼、潮流、運動等男性內容作者入場。半年時間,小紅書上的運動健身、科技數碼、體育賽事內容分別同比增長了3倍、5倍和11.4倍[2]。
但小紅書并不想走虎撲們的垂直社區老路,而是要把每個猛男都物盡其用,讓后者在小紅書生產和消費更多類型的內容,比如看美妝護膚視頻,或是在直播間做momo們的電子閨蜜。
男明星尹正就是一個例子,2021年3月,尹正入駐小紅書,憑借“減肥日記”兩個月漲粉194萬,燜菜減肥法從站內一路火到站外,連帶著在微博一個月上了9次熱搜[3]。
前有男明星帶頭示范,后有男性素人爭相冒尖。同年12月,26歲的“小艾同學”發出改變命運的一篇小紅書筆記,邀請網友教他改變形象。
全網最聽勸的男人小艾同學
此后兩年,這個“全網最聽勸的男人”更新了從護膚、減肥、健身到穿搭的一系列形象改造進度,最終脫胎換骨,收獲了30萬粉絲和一位對象。
一個小艾同學上岸了,無數個小艾同學躍躍欲試。2022年上半年,男生穿搭筆記環比增長91.53%,順便為男性身高之謎提供了一份寶貴樣本。
一頓操作下,小紅書的“含男量”火速上升。2020年6月,小紅書月活用戶剛剛破億,到2021年11月就已翻倍到2億。這個過程中,男性用戶的占比從不足10%飛升至30%左右[4] [5]。
與此同時,公司估值也從60億美元暴漲到了200億美元。期間有投資方試圖給估值砍價,但以失敗告終,原因便是“業務數據的強勢給了小紅書信心[6]”。
憑借男性用戶成為一家更值錢的公司后,小紅書還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做一家更賺錢的公司。
愛兄弟,更愛甲方
今年8月,國產3A游戲大作《黑神話:悟空》發售前一天,瑞幸推出了《黑神話》聯名咖啡,周邊產品上線一秒售罄不說,訂單還差點沖垮后臺系統。
瑞幸CGO(首席增長官)楊飛第一時間在朋友圈宣布重大發現:男性購買力顛覆團隊認知。
2023年,六個美女比大圣更早見識到男人的瘋狂,沉浸式戀愛游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上線不足兩個月,就以8000萬元的銷售額位列國產買斷制游戲的年度亞軍。
艾瑞咨詢就發布過這樣一組數據:月話費200元以上,且手機設備價格3000元以上的“高消費人群”中,男性數量是女性的兩倍[7]。
雖然“男性購買力不如狗”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但實際上,主流視角下的“男性消費品類”——比如游戲、數碼、汽車、煙酒,創造的銷售額相當驚人。
對內容社區來說,他們都是夢寐以求的大甲方,也是小紅書日思夜想的廣告客戶。
其中,游戲曾經和電商、教育并稱互聯網買量三巨頭,這位甲方有多好,隔壁B站早知道。去年趕上鵝豬大混戰,《元夢之星》對打《蛋仔派對》,B站從游戲、影視到手工、生活區一眾UP主都接到商單,公司財報上的廣告收入也好看三分。
汽車更是重量級,理想CEO李想曾經在微博公開賣慘,稱理想市場費用率只有0.6%。但這個號稱中國車企中“營銷和傳播費用率最低”的新勢力,2022年在營銷推廣上花了十個小目標[10]。
老牌車企中的上汽集團,去年營銷費用高達114億元,比國貨護膚銷冠珀萊雅的全年營收還多了25億,完美詮釋什么叫降維打擊。
2023年,詳細披露了廣告開支的四家上市車企(上汽、比亞迪、長城、蔚來)總共花掉了222億預算,差不多是知乎去年營收的5.2倍。
早在2021年,B站就將汽車增設為一級分區。今年一季度,抖音種草視頻數量增速最高的三個細分品類分別是新車、汽車零配件和汽車用品,可謂“含車量”拉滿。
同行們在眼皮子底下搶灘登陸,小紅書自然如坐針氈。想要吸引男性背后的甲方,首先得吸引男性。
今年一季度,小紅書上的競技類游戲內容搜索和發布同比暴漲了40倍和128倍;7月,小紅書首次參展宅男盛會China Joy,派高管分享了游戲廠商在小紅書的運營案例[8]。
另一個重點品類毫無疑問是汽車。2023年,小紅書與德勤合作發布《2023汽車行業營銷新增量探索》,怒做50頁PPT只為對車企們講一句話:
打廣告,就上小紅書[9]。
只有一個小紅書
論對男性用戶及其愛好的拿捏,小紅書隔壁的虎撲理應是最具優勢的那一個。
作為千萬直男的精神故鄉,現年20歲的虎撲毫無疑問是最懂男人的互聯網社區,比如CEO程杭曾經提出,男性用戶的本質需求是“和男人在一起”。
但虎撲的商業化問題卻由來已久。作為平臺最出圈的活動,“女神大賽”連續舉辦到第九屆才,迎來第一位冠名商領克汽車。
為了從直男身上賺到錢,虎撲可謂絞盡腦汁。從賽事運營、服裝品牌,到體育游戲開發,還鼓勵內部創業無所不為,陸續孵化出青訓品牌虎芽、潮流電商識貨、語音社區Deep等多個產品。
可惜JRS意興闌珊,他們心里的頭等大事,是把魅惑菇(《植物大戰僵尸》角色)投進女神大賽決賽圈。
第九屆女神大賽,魅惑菇成功晉級十六強
2021年,虎撲第二次沖刺IPO失敗后,用一篇《虎撲男性消費洞察報告》熟練甩鍋商業化問題:男性消費者不相信廣告。
2021虎撲男性消費洞察報告
互聯網公司的生存守則里有一條鐵律:平臺離交易環節越近,用戶價值的貨幣化效率就越高。
汽車之家和易車網表面上是媒體,但實際上是汽車銷售中介。字節旗下的懂車帝,邏輯同樣是將觸手伸向汽車交易環節。從這個角度看,就不難理解虎撲內部孵化的球鞋鑒定平臺“得物”,其電商業務居然能在巨頭包夾下排上名次。
當虎撲還在賽事資訊和討論中見縫插針地打廣告時,得物已經憑借“先鑒定、后發貨”的服務輕松切入電商市場,球鞋炒家和收藏愛好者爭相貢獻業績,畢竟誰都不想天價買到假AJ。
今天的得物已不局限于球鞋、潮牌等單一品類,高舉著與小紅書相似的“生活方式平臺”口號,但兩者的區別在于,得物參與了具體的交易環節。
小紅書的商業價值更多來自“種草”。自2013年以出境購物攻略的形式誕生至今,小紅書的每個角落都被“種草”二字腌制入味,用戶不是在分享OOTD、打卡網紅餐廳,就是在評論區花式跪求淘寶鏈接。
郭晶晶入鄉隨俗地推薦起全棉時代,雷軍一杯石榴汁的功夫就推銷了自家榨汁機,2018年新消費風起,小紅書甚至成了某種基礎設施,被納入“一個新品牌=1個大主播直播間+200個KOL種草+5000條小紅書筆記”公式。
2019年,雷軍入駐小紅書,是平臺第一位認證的企業家
平臺定位的差異造就了用戶行為的不同,于是,同一個男性用戶會在微博看大V掐架,在虎撲討論奧運賽事,同時在小紅書搜索小個子穿搭。
在得物有著20多萬粉絲的博主“小鐵錘”,自稱接推廣的價格堪比淘寶買家秀,幾乎沒有收入可言[11]。而在小紅書上,小鐵錘的一條圖文報價3萬元,視頻報價3.5萬元。
巨大的商業潛力誘惑下,互聯網行業一度沉迷于再造一個小紅書。微信上線了“小綠書”,淘寶站內增設逛逛頻道,字節跳動先后推出“新草”、“可頌”(分別于2022年和2024年兩次上線)、“Lemon8”(面向海外)等多個種草APP。
黃油相機(百度)、拼多多、大眾點評(美團)集體盯上小紅書博主,為了挖人又是送流量又是發工資,得物也在積極邀請小紅書博主入駐。
但至今為止,這些嘗試都難言成功,反倒是小紅書從一個女性社區步步擴圈,侵蝕著虎撲等友鄰的地界。
誠然,小紅書也有自己的商業化煩惱。離交易更近的另一面是社區氛圍和商業變現的平衡問題。如今,小紅書上離奇曲折的感情貼底下,總有幾個高贊評論油鹽不進:想賣什么直接說吧。
只是對于苦學小紅書而不得的虎撲們而言,擁有這樣甜蜜的煩惱,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奢侈。
尾聲
去年夏天,互聯網上興起這樣一個話題:為什么小紅書的“寶寶輔食”標簽里全是大胸美女?
問題的答案簡單又離奇。一部分女性用戶認為,只要加上“寶寶輔食”的標簽,就能減少被推送給男性用戶的概率,從而避免被凝視,起沖突,或是被搬運到孫笑川吧。
小紅書用戶多少都領教過算法的威力,每個人的首頁都別有一番天地。喜歡買刮刮樂的網友會發現全世界都在中獎,想買LV的人會發現小紅書人均一個CarryAll,每個人目之所及,都是與自己愛好、價值觀高度一致的網友。
2015年是小紅書算法時代的開始,那一年,它挖來了谷歌L7級別的技術專家郄小虎,后者被當時的騰訊副總裁譽為中國互聯網公司最想挖的谷歌Top3工程師之一[12]。
小紅書CEO毛文超事后回顧,小紅書從此“正式進入了審美與效率、主觀判斷與客觀數據、內容運營與推薦算法相愛相殺的元年[13]”。
多年以后,算法精準地區隔用戶,用戶也在熟練地利用算法。“寶寶輔食”的冰山一角下,平臺意志與用戶本能兩相作用,小紅書和其他構建在算法之上的社區一樣,鮮活、健康且安寧。
算法也終于成為新時代的掩耳盜鈴。“接男寶”派和“我不生”派各許各的愿望,玩原神的和玩塞爾達的互相看不上,考公上岸的全職兒女和扎進曠野的裸辭社畜活在各自的烏托邦。
他們對彼此視而不見,他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參考資料
[1] 躺贏買手榜TOP1,李誕到底在小紅書賣啥?刀法研究所
[2] 小紅書的圈,破了,但又沒完全破, TopKlout克勞銳
[3] 只種草不打架的小紅書里,明星“頂流”大洗牌?FUNJI種瓜基地
[4] 2021小紅書活躍用戶畫像趨勢報告,千瓜數據
[5] 萬物皆可「小紅書」 ,Social Beta
[6] 小紅書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高達200億美元,36氪
[7] 2024年興趣社交媒體男性用戶營銷價值報告,艾瑞咨詢
[8] 直擊ChinaJoy | 小紅書推“精品游戲”共建計劃,首度開放應用下載能力,布局小游戲,新浪科技
[9] 2023汽車行業營銷新增量探索,德勤&小紅書
[10] 理想汽車2022年報
[11] 得物小紅書紛紛下場,潮流圈地之爭沒有輸贏,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12] 小紅書不再需要CTO,雷峰網
[13] 小紅書CEO星矢十周年分享:審美與效率、個體與規模的思辨,博望財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