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鹵味連鎖遇見·小黃鴨暴雷,18個月開出近2000店
出品/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內參君
01
立案!
新晉鹵味品牌“遇見·小黃鴨”暴雷!
2024開年,餐飲行業第一雷暴了!
2月26日,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發布通告:為依法懲治犯罪,保障投資人合法權益,重慶市公安局渝中區分局已依法對遇見小黃鴨(重慶)食品有限公司、遇見果之旅(重慶)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立案偵查,并已對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警方還通知,為進一步查清案件事實、收集固定證據,還請以上兩個公司對的投資人準備有效身份證件,投資協議、合伙協議、轉款憑證或銀行流水,宣傳資料等,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報案。
該消息一出,把不少重慶IP的網友炸出來了。
關于上述提及第二家公司,據天眼查消息,遇見果之旅(重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并在10月7日在重慶開出第一家實體門店,門店招牌上寫著“鮮果鮮榨果汁、鮮果現做果茶”。
而真正引起重慶網友好奇的是前者,因為這兩年在重慶,遇見·小黃鴨屬于是走到哪兒都能看見的鹵味門店,在當地知名度不遜色于同行的頭部品牌。
該新聞底下評論區中,一半的網友在疑惑,“遇見·小黃鴨怎么了”,另一半網友則在慶幸,好在自己當初沒有聽信他人,入局這個品牌。
實際上,遇見·小黃鴨的暴雷,早就在社交平臺上有預警。
自去年12月開始,在抖音平臺上搜索“遇見小黃鴨”,就出現了許多維權視頻,內容涉及欠薪、鬧事等問題。一些視頻中,員工們表達了對公司拖欠薪資的不滿和維權的決心。
據悉,此事涉及到4000余名員工,在小紅書平臺,有人爆料稱對方不止拖欠工資,態度惡劣至極。但這次集中討薪沒能形成聲量,事情不了了之。
在2024年2月18日的時候,遇見·小黃鴨還曾發布開工通知,并附上董事長熊億川簽名,抄送至全國省市子公司。但目前,其加盟熱線電話已關機,無法接通。
加盟騙局不罕見,遇見·小黃鴨這樣非法集資的行為卻更惡劣。
02
拖欠工資、態度惡劣、鼓動員工跳樓
18個月開出近2000店,這個品牌為何淪落至此?
今年1月份,一位經營熱鹵品牌的老板在朋友圈發布《致全國某黃鴨伙伴們的一封信》(某黃鴨即遇見·小黃鴨),他表示“非常遺憾,也為某黃鴨感到可惜,這么好的品牌,這么好的模式,瞬間大廈將傾。為此,我決定,凡是在某黃鴨上過班的店員和店長以及某黃鴨的股東,房東,招商運營人員等,全部可以免費加入xxx,希望能夠幫助到您,盡最大力量挽回點損失。”
并在2月26日(昨天新聞出來后),這位老板再次分享朋友圈,稱靴子落地了。
彼時的遇見·小黃鴨,結局怕是早有跡象。
如果不是這次暴雷事件,恐怕大部分人甚至沒聽過“遇見·小黃鴨”,更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
企查查數據顯示,遇見·小黃鴨成立于2021年10月,地點位于重慶。
從大眾點評上看,遇見·小黃鴨的門店定位是鹵味鴨脖,產品體系是由休閑鹵味+果茶+甜品組成。其首店于2022年3月17日落地重慶時代天街,到2023年2月,重慶已落地門店220家。同月,遇見·小黃鴨在昆明舉辦了一場周年慶典,并宣布啟動湖南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遇見·小黃鴨開店并非是直營和加盟模式,而是采用共享門店、共享股東模式,就是類似于賣原始股的方式在融資,一家門店公司占股51%,剩余的49%由12個人參與,其中一個人合伙人代表,還有11個人是普通合伙人,其中合伙人代表49800,占股5%,其他合伙人占股4%,每股32800元。要想當合伙人代表,就要去拉人頭,至少要拉六個人。
2023年5月20日,遇見·小黃鴨創始人熊億川在520品牌日活動中,宣布已完成布局1230家門店,員工達4100多人,門店股東達13200多人,為社會提供了17300多個就業崗位,并在重慶、云南、貴州、四川、陜西、湖北、湖南、廣西設立了有獨立法人資質的子公司8個。
2023年8月,遇見·小黃鴨上市啟動暨遇見果之旅品牌發布會在重慶舉行,熊億川現場表示,在過去18個月時間里,遇見·小黃鴨在全國布局近2000家門店,實現25000人就業,同時上市正式啟動,號稱在2023年將完成6000家實體連鎖門店,力爭在納斯達克完成上市。
關于這驚人的開店速度,“遇見·小黃鴨”創始人熊億川曾表示,他們通過互聯網技術、數字化的賦能、智慧的管理,已經實現了線上線下的有機結合。
其中,“遇見果之旅”新品牌便是在當時公布,并與洪九果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洪九果品執行董事長楊俊文稱在簽約后,遇見果之旅規劃2023年9月完成首店營業,2024年完成全國4500家門店布局的目標。
不過,據智通財經APP消息,記者采訪到了洪九果品執行董事楊俊文,對方表示:“洪九果品與‘遇見小黃鴨’及其關聯方‘遇見果之旅’之間沒有重大業務合作,我們僅以供應商身份曾為‘遇見果之旅’項目供應少量鮮果,但2023年底雙方已經停止合作。對于‘遇見小黃鴨’近期的立案公告,我們認為不會對洪九果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現在,無論是上市、還是開店,這些宏偉目標,顯然已經戛然而止。
03
加盟騙局被一一戳破
割韭菜行為遭唾棄
近年來,形形色色的餐飲加盟詐騙、加盟騙局,隨著加盟商注重維權和專業度的提升而被爆料,同時也在不斷得到解決,涉案人員得到相應懲罰,也是對餐飲人、加盟商的警醒。
前不久,最高檢發布餐飲加盟詐騙典型案例,全國5800多名加盟商,累計被騙4.4億余元,這是餐飲行業首起“餐飲快招公司”,被以虛假品牌、虛構履約能力騙取加盟費的詐騙案偵破,“茶芝蘭加盟詐騙舊案”再次引發行業關注。
近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相關判決,廣州“塔詩汀”品牌運營方因違法加盟被沒收違法所得3982020元,并罰款330000元。該案起因是有加盟商發現“塔詩汀”冒用“塔斯汀中國漢堡”進行虛假宣傳招商加盟并紛紛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反映問題,有加盟商稱有被投訴侵權賬號,但公司一直不予處理,外賣平臺上被限流,月均虧損上萬元。
餐飲仿冒品牌并不罕見,只是這樣打著別人的招牌,吸引加盟商入局,同樣具有欺騙性為,帶來的不僅是對正規品牌的口碑與聲譽有傷害,更不利于餐飲行業市場正常秩序。
那么,如何掃“餐飲加盟”的雷?
如果是大吹特吹,說賺錢特別快利潤特別大且加盟費極低的尤其要警惕,天上不會掉餡餅,餐飲人一定要抵擋得了巨大的利益誘惑。
另外,餐飲行業的核心和基礎是產品,如果品牌無核心產品且容易被模仿,也沒有相應的產品迭代計劃,大概率也不會有前途。餐飲人需心里有數,才能降低被騙風險。
除了產品,一個好的餐飲投資還要關注技術、管理和團隊等方面的問題,供應鏈體系是否完備、經營業態及模式是否合理……餐飲投資已成為一門學問,目前餐飲加盟市場魚目混珠,餐飲人一定要擦亮雙眼,充分了解品牌在市場上的表現和聲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