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零售商業服務業職業教育培訓機會巨大?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潘玉明
從業道場渠道固化和蕭條,入職晉級話題如同考博附加題,推動商業服務業職業培訓和技能大賽迅速轉熱,甚至用大賽促進就業都可以成為上下公認的機會。
11月17日,第五屆全國商貿服務業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中國商業聯合會(下文簡稱:中商聯)培訓部、中商聯商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聯手做了年度工作總結復盤,并發布了下階段職業教育工作一攬子規劃綱要。
會上提出了商業服務業職業教育培訓系統架構,以“商貿服務業店長”、“薪稅師”等項目開發、培訓、技能大賽、就業轉化為案例,集中講解了包括新職業崗位開發、新崗位能力標準化教材、職業教育全渠道培訓、學習結果考核及技能評價等相關結構模塊,形成了一套價值新穎、內容邏輯清晰的職業教育培訓開發、管理的國家級平臺體系。
引人注意的是,2021年以來,中商聯舉辦國家二類賽事4項,其中2023年8月舉行的店長大賽漸成品牌,538人參加決賽,涉及8個行業賽道,21個省市協會。
結合近4年來相關部門在商業服務業職業技能培訓、技能大賽方面的政策導向,會議傳遞出商業服務業標準化人才培養和在職教育培訓的四重機會。
國家政策在不斷加力
會議啟幕日,2023年11月15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工商聯合印發《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提出標準化人才是推動標準化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石。
進一步細化和確定中期政策目標。到2025年,國家層面要基本形成標準化人才培養格局,具體要形成國家、行業、區域、地方各級大、中、小型企業協同發展的人才開發協作體系。建立標準化人才職業能力評價機制。指導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鼓勵用人單位建立與職業技能等級相匹配的崗位績效工資制。開展標準化領域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提高標準化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
鼓勵和推進標準化職業教育機制創新。建立健全標準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促進職業教學標準,探索和實踐標準化技術專業人才“崗課賽證”一體化培養模式。還要結合各方利益和動力,豐富和完善校企合作機制,完善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標準體系。支持相關機構開展標準化相關職業工種技能競賽研究和綜合訓練。推動國際標準組織開展國際標準化相關職業技能競賽并申報主辦權。
關注和維護標準化人才激勵機制。在完善和規范經營機構的同時,還要完善標準化人才激勵機制,推薦標準化人才參與勞模、先進工作者、科技進步獎等相關評選表彰,推動將標準創新貢獻納入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表彰推薦標準化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符合條件的標準化人才要按規定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引進配套支持政策等。要按照有關規定落實職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表彰獎勵,完善技能標兵的職業職稱等級晉升等掛靠政策。
這是4年來國家級部門最新一次聯合推出職業教育培訓的激勵政策,對于商業服務業員工隊伍的成長顯然是利好消息,包括發展職業教育培訓的機構、鑒定機構。
家庭服務被變相強化
職業價值觀導向迎合新生活方式需求。幾年來就業者聚集度加大,就業愿望去向分化嚴重,藍領被忽視,白領不招人,金領鉆不進,于是各類新職業開發、職業技能大賽不斷出現,引導就業者。
2023年9月,第二屆國家級技能大賽(國賽)的比賽項目中,在全部109個項目中,商貿服務業項目約占20%,部分新增加項目偏向于家庭服務產品,例如健康照護、母嬰護理、整理收納等,均是以家庭為聚焦點的服務產品。
傳統到店消費利用模式被扭轉。從2020年開始,傳統的到店消費利用行為模式受到非經營因素強烈干預和扭轉,通常大家分析店鋪商業生態的第一要素,即客流量潛在動力機制被瓦解,消費者不得不在到店消費渠道之外,轉移尋找滿足需求的方法,以至于有人為此付出巨大代價。連續三年時間的群體行為強化塑造,足以構成對成長期消費群體行為某種固化,完成帶有社會學意義的塑造,從而導致成長期大眾消費渠道轉移。
店鋪經營內容老化蕭條。在這三年多時間內,客觀上店鋪苦于資源流動停滯,難以調改項目,同時,相當多的店鋪上層經營決策者也沒有充分研究和挖掘市場巨變帶來的危機和風險,甚至不屑于研究渠道轉移環境下經營內容和場景方面的應對策略,滿足于各種非經營行為,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使得店鋪經營場景喪失了與生活方式轉變同步更新的機遇。
即時零售搶占家庭服務高地。十幾年來,電商服務逐漸擴大,深得青年群體歡迎,近幾年來,線下消費行為受壓抑,即時零售服務點單、配送模式加速普及,為各年齡段的大眾所接受,老年群體利用速率更是呈現加速增長趨勢,線上消費行為得到補償式爆發增長,徹底完成了從店鋪消費服務軸心轉向家庭消費服務軸心的行業價值大挪移,形成了新的圍繞家庭服務為核心的圈層式商業生態。
與此相關的直播、快遞、分揀員等新職業崗位如雨后青草呈現勃勃生機,相應而來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會正處于方興未艾之勢。
崗位價值亟待開發挖掘
大約在2016年阿里體系提出新零售理念以來,數字化賦能商業服務業的力度不斷加強,推動一批新職業、新工種崛起,并且逐漸確立家庭服務核心,原有職業崗位技能和顧客價值迫切需要升級迭代。
較多的情況是以新換舊。以商業服務業店長崗位為例,最早是在2006年從職業經理人角度提出零售店長崗位技能規范,隨著商業服務業的全渠道多元化發展,原有崗位評價規范無法適應全渠道店長崗位培訓的需求,因此,在2021年提出的《商貿服務業店長》崗位技能規范,充分考慮多業態、全渠道的崗位就業特點,從商業服務業態中,抽取大量業種店長崗位的一般特征,編寫出新的崗位技能評價規范,從評價角度使其崗位價值有根本的升級和發展。
另一種情況是新舊汰換不當。原來國家職業序列中的咖啡師崗位大約在2016壓縮名錄的時候被取消,但是在2022年又恢復加入職業序列。在此期間,市場上新興起的崗位需求是咖啡品鑒師、咖啡烘焙師,由于店鋪咖啡加工售賣環節中,普遍使用自動加壓咖啡機,導致原來賦予咖啡師的主要崗位價值變成閑置甚至面臨淘汰的狀況,而咖啡品鑒師則在全國普及開來。
令人鼓舞的是一批新職業工種被創新挖掘出來,比如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的薪稅師、國際薪稅師,經過幾年的努力被吸收列為人社部主控的國家新職業工種序列。負責開發該職業工種的財才網決策人張成認為,在新的社會大轉換期間,創新發現和開發新的職業及工種,固然需要諸多背景條件,但是最重要的要素是開發的崗位內容要有質量、操作過程要合規、合作機制要有規范的平臺、還要有可持續升級發展的前瞻戰略。
緊跟時代發展脈搏,敏銳地分析和發現新的職業價值觀走向,可以及時挖掘和創新過去不熟悉、不知道的職業及相關工種,比如超市商品分揀員、到家快遞員、直播師,這是從事商業服務業教育培訓的機會,也是身處商業服務業各類企業的機會。所以,財才網決策人張成表示,所謂卷,是自己造成的,創新、只有創新,才是拉開同時代競爭對手距離的最佳手段;時代、只有時代,才是企業可持續競爭的對手。
運營體系面臨規范升級
商業服務業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很多,各家也都有一些高招,比如人社部系統、公立及民營教育系統、社會力量平臺等等,有的擁有特屬的客戶資源,有的擁有全渠道平臺。從近期國家政策文件要求的角度看,將會在鼓勵職業教育培訓市場的同時,規范培訓考核資質和應用就職轉化等環節,避免大量出現假冒考核證書、資質文件的問題。
在擴大發展過程中不斷規范行業秩序,會迎來新的社會網絡化合作機會,行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完善和升級教育培訓工作體系。
在平臺合作方面,要將橫向合作機制契約化,共建職業教育培訓體系,比如和商業出版機構簽署合作協議,突出技術服務內容優勢;要開展行業企業生態需求調研及理論課題研發,探索職業價值和經濟社會應用的需求趨勢;要不斷吸收臨近業態業種領域的專家成員,增強專業內容的實用價值。
在人才開發方面,要著力選擇高價值職業教學機構,持續更新崗位技能評價規范,以市場需求為具體導向,以開放視野為發展指引,完善和優化人才評價體系,持續提升和培養競賽品牌,廣泛建立產教融合渠道,強化四個運營要素:一是師資力量教學資源;二是市場洞察力和前瞻性;三是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四是專業管理和服務營銷能力,逐漸樹立中商聯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社會化品牌。
在數字化方面,要尋求專業平臺資源和校園機構,本著簡約、實戰的原則,策劃設計與之有教育培訓、技能大賽程序完全匹配互動的輔助操作系統,特別要做好軟件設計迭代、系統協同、甄別鑒定、網絡及系統邊界安全維護等模塊,隨著技術發展,逐漸引進AI技術,將教案輔導、問答對話、場景再現、鑒定復盤分析等全環節實現智能化管理,使得平臺質量能夠放心地呈現賽事質量和信譽。
在內控管理方面,要加強運營程序控制,完善教育培訓管理辦法、人才技能研發管理辦法、技能競賽管理辦法、鑒定隊伍管理辦法等全環節管理體系。其中,在技能證書管理體系中,規范管控三部分內容,一是技能評價證書,二是培訓審核證書,三是工作資質證書。其中,行業技能證書分為五級,分別為初(五)、中(四)、高(三)、技師(二)、高級技師(一)。商業服務類分級通常分為三級,即:初、中、高,因為部分服務崗位量化分級不便于操作。至于工作類證書,主要是指管理指導師資考核,比如培訓師、考評員、裁判員等。
回顧起來,商業服務業的職業教育培訓歷史并不長,要形成規范運營的發展賽道,需要資質信譽做背書、專業能力做洞察、運營體系做生命,有機會,更要有擔當。
正如中商聯培訓部負責人所分析的,從當年有沒有到如今好不好,從運營要素全不全到如今轉型進階,從眼下就業安全到引領職業發展趨勢,在提供最新服務價值過程中獲得約定的商業回報,這里包含著行業協會自身的工作職責,為社會賦能的價值功能,引領大眾就業的社會使命。
結論
第一、隨著就業和技術應用場景的乾坤大轉換,商業服務業的教育培訓板塊成長機會很大。
第二、商業職業教育培訓涉及到不同賽道,參加學習的員工、在校學生的求職衡量硬指標,是合規合法的資質證書和實打實的就業轉化率。因此,能否保障服務產品的信譽和效力,是關乎職業教育培訓可持續性成長的根本指標。
延伸閱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