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把美ONE拽入漩渦
來源/投資家
撰文/王思琪
雙十一未至,互聯網已戰火紛飛。
前腳翻車華西子的網紅主播李佳琦,又卷入到輿論漩渦中。
而李佳琦背后MCN機構美ONE(美腕)正成為漩渦焦點。
01
最近幾天,互聯網打起來了。
李佳琦賣東西,引發了電商平臺、MCN、直播帶貨的一連串“糾紛”。你永遠想不到京東會有被品牌商找麻煩的一天,這一幕在“神奇”的互聯網世界發生了。
10月24日,一位京東采銷人員發朋友圈稱,“收到律師函”。根據其曬出的信息顯示,“一家名為海氏的品牌商指控京東違約修改定價,導致公司產品銷售利潤為零甚至負數!
海氏方面表示,“京東壓價操作,海氏與其他客戶中被動違約,可能觸發巨額賠償風險!币簿褪钦f,海氏認為自己被京東給坑了,所以它們把矛頭對準了那名京東員工。
這樣的情況,極為罕見,很少有品牌商愿意直接跟電商平臺開撕。站在合作角度,品牌商與電商平臺是“魚與水”的關系,合則兩利,分則兩害,除非鬧到“魚死網破”。
按著海氏律師函描述,它們似乎混到了“魚死網破”的邊緣,京東不給個說法,它們就得賠償“其他客戶”。在那名涉事京東采銷人員看來,“其他客戶”是指“李佳琦直播間”。
于是問題又回到李佳琦賣東西。找京東麻煩、急紅眼的海氏發現,它們與“李佳琦直播間”合作售賣的一款“海氏烤箱”的價格在京東更便宜,進而觸發了“底價協議”。
什么意思呢?就是“李佳琦直播間”的“海氏烤箱”應該全網最便宜,才不會有問題。
京東采銷人員氣憤的發朋友圈是猜測,“李佳琦直播間存在,二選一!
總結一下,“海氏覺得,京東故意壓價,讓它們走投無路;京東采銷人員覺得,李佳琦直播間搞偽全網最低價坑品牌商;李佳琦直播間覺得,海氏違反合同規章,要求賠償損失。”
本來,網友看的是京東、海氏、“李佳琦直播間”三家熱鬧。但隨著“二選一”爆發,李佳琦背后MCN機構美ONE出馬了,恰恰是美ONE,讓三方扯皮、互懟變得耐人尋味。
這原本是場口水戰,沒有坐實問題。美ONE登場,一下轉移了輿論矛頭。
02
這是“烏龍”,還是蓄謀已久的“二選一”?
誰都沒想到,李佳琦沒發聲,美ONE先坐不住了。
經過媒體連番報道、吃瓜網友梳理脈絡,所有問題又回到了“底價協議”、“二選一”。
在網友眼中,三方扯皮僅吃瓜,“底價協議”、“二選一”才是重點,涉及消費者權益。
當年,美團就因為“二選一”翻車了,為此它們掏出34.42億元“天價”罰款。或許擔心“華西子事件”重蹈覆轍,美ONE向媒體緊急回應了所謂“底價協議”與“二選一”。
美ONE稱,“李佳琦直播間沒有與海氏品牌簽訂所謂的底價協議,直播間從未要求品牌進行任何的二選一,同時直播間商品的定價權在于品牌,不存在底價協議,不存在二選一!
眼見合作方回應,品牌商海氏緊隨其后,否認“底價協議”存在!熬〇|采銷人員的朋友圈信息不實”。很明顯,海氏在極力維護美ONE,哪怕得罪京東,毫不在乎。
什么情況下,品牌商寧可跟電商平臺鬧翻,也要維護MCN?
那一定是MCN、品牌商的利益價值超越了電商平臺,它們之間建立了某種牢不可破的捆綁關系,才會同仇敵愾。用一位網友的話說,“跟著主播走,財富全都有!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線上銷售結構的變化,網紅主播的影響力超越電商平臺,超越一切。
回歸事件本身,且不論美ONE、海氏的感情以及一致對外的畫風!暗變r協議”、“二選一”到底存不存在仍是爭議焦點,海氏說京東采銷人員“說瞎話”,海氏回應就是真的?
誰都有可能說瞎話,就像日本經典電影《羅生門》。“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最終使得事實真相撲朔迷離,難以水落石出!
“底價協議”、“二選一”撲朔迷離之際,《羅生門》主角之一的美ONE突然陷入被動。
《新浪科技》曝光了一份“美ONE與品牌商的合同協議”,將輿論推向高潮。
“美ONE要求品牌商在指定范圍內給予最大促銷力度,最優惠價格的范圍為淘系平臺,其他電商平臺和線下渠道。如若違約,每發生一次,品牌商需要向消費者退還五倍差價,并向美ONE賠償違約金人民幣200萬元,并承擔由于退還差價發生的一切費用和損失。”
截至目前,美ONE沒有就“合同”一事進行公開闡述,它們選擇了沉默。
03
這些年,主推高調主播李佳琦的美ONE,處事低調、十分神秘。
即便鬧得沸沸揚揚的“華西子事件”,美ONE也沒袒護李佳琦。
當然,這一切與MCN的模式有關,主播只是它們獲取財富的利劍。也正是直播帶貨風口效應,使身處產業鏈的MCN享受到了利益。不可否認,MCN的賺錢能力無與倫比。
MCN市場,尤以無憂傳媒、索象、美ONE排名靠前,新晉MCN則以三只羊馬首是瞻。相比三只羊主播“瘋狂小楊哥”網紅IP創業反補MCN的玩法,美ONE被譽為MCN里最為成功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它們培育出了一批商業價值高昂的帶貨主播。
當中,聞名遐邇、火出圈的是李佳琦。
關于李佳琦與美ONE的關系,眾說紛紜。唯一被認定的是,美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伙人身份。美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載體即美ONE。這家公司2014年成立,法定代表人戚振波。2022年,他曾以170億元財富位列《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336位。
美ONE進入外界視野的時間點是2017年,跟阿里巴巴有關。
2017年的阿里巴巴“雙11商家大會”上,時任美ONE副總經理王瑞講了一套沒幾個人能聽懂的“BA網紅化”理論,順便給美ONE做了一輪品宣。他說,“時尚達人們顏值高,還擁有一定數量的粉絲,但并不是每個模特藝人都能成為張大奕。要變成網紅電商,除了顏值,更重要的其實是電商應具備的銷售能力,這個轉變很困難,可以說是萬里挑一!
王瑞的一番言論,嘉賓很懵,可它們的商業思路,得到了阿里巴巴認同。阿里巴巴“雙11商家大會”開始之前,美ONE獲得了一筆VC/PE機構湖畔山南資本的天使輪融資。
湖畔山南資本不太知名,細挖下來頭不小,實際控制人是享有“馬云之影”美譽的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謝世煌。美ONE亮相并非偶然,它們是“阿里系”幫扶的一個“小弟”。
話句話說,直播帶貨、MCN風口前,阿里巴巴就意識到了MCN的未來價值。
王瑞講了半天“BA網紅化”理論,倒很成功。湖畔山南資本牽頭下,微博、德同資本、合鯨資本、啟峰資本、時尚資本用A輪融資的形式加入美ONE早期股東序列。
資本推波助瀾、淘寶大開方便之門,美ONE馬上帶紅了公司第一大主播、合伙人李佳琦。
阿里巴巴無法預料的是,MCN會火的一塌糊涂。
04
創投圈里,創業者與VC/PE也是“魚與水”的關系。
創業者喜歡融資,卻有AB面。融資的A面是公司加速壯大,B面是創始人喪失統治力。
李佳琦出圈后,美ONE選擇了B面,它們不再接受任何VC/PE、產業資本進入。就靠“BA網紅化”的復刻模式,默默賺錢以及打造屬于李佳琦個人的業務生態。
翻過車的“李佳琦直播間”便是美ONE設立業務生態的一步棋。靠著“BA網紅化”,美ONE把戚振波養成財富170億元大富豪,合伙人李佳琦跟著沾光,資產傳聞幾十億元。
雖然,李佳琦在美ONE沒有直接持有股權,但不排除代持股權的可能性。一位長期跟蹤MCN報道的媒體人表示,“主播不直接持股是正確的,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不直接持股的另一大好處是,一旦主播翻車,MCN能迅速撇清關系。
2019年之后,外界很少披露謝世煌動向,網上基本找不到他的動態,他卸任了一些職務。他的財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2016年胡潤IT富豪榜”謝世煌以165億元排在第20位,可到了“2019年胡潤百富榜”他消失了100多億元,以36億元財富排在第1148位。
美ONE與阿里巴巴的關系微妙起伏,“消費者購物指南”MCN逐漸占據優勢。
功成名就,美ONE掀起了MCN風口。最先追上來的是,無憂傳媒。法定代表人雷彬藝更聰明了,拒絕了一批VC/PE、產業資本,把公司控制權牢牢鎖定在自己手中。
這同樣是,直播帶貨亂象問題的源頭,管控主播的MCN自身就沒約束,想干什么干什么。就像這次的“底價協議”、“二選一”漩渦,拋開“底價協議”、“二選一”誰真誰假,MCN卻是主播帶貨規則的制造者,MCN想與電商平臺“斗狠”,不該由消費者買單。
神奇的是,“底價協議”、“二選一”持續發酵,三只羊的“瘋狂小楊哥”、“大楊哥”趕來湊熱鬧,暗指李佳琦、美ONE“壟斷定價”!八ɡ罴宴┳畋阋说氖窃趺磥淼哪,只有他能賣,導致別人覺得他最便宜。都沒貨,全被他搞去了,全部是他定的價!
“瘋狂小楊哥”、“大楊哥”一番言論不久,市場又傳出,“瘋狂小楊哥”旗下公司與美ONE旗下公司合資開了公司。一邊捅刀子,一邊談合作,MCN已經越鬧越離譜。
前段時間,網信辦點名了一批機構,整治MCN亂象刻不容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