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經營思維以社群為根基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周宏明
智能手機的出現,它變成一個連接的工具,一方面讓銷售者與商品、消費者之間更容易連接起來,另一方面是消費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也變得更容易了。智能手機這個物聯網設備讓互聯網時代進化變成了人聯網時代,人們因為手機都互相連在一起了。身處人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成了驅動商業發展的第一動力。隨著自零售商業模式的發展,依托超級用戶原有的社交圈層做分銷裂變,社群經濟得以長期發展。未來的商業趨勢將圍繞自零售社群展開。
社群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思維是“以社群為根基”。
一群有共同興趣、認知、價值觀的用戶抱成團,發生群蜂效應,在一起互動、交流、協作、感染,對產品品牌本身產生反哺的價值關系,這種建立在產品與粉絲群體之間的情感信任與價值反哺,共同作用形成的自運轉、自循環的范圍經濟系統,就是社群經濟。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是社會性動物,社會交往是人的天性,基于人際關系的各類型的社區組織、社群組織古已有之。在近期的風云變幻中,互聯網匆匆忙忙把社群組織進行數字化。過去幾年,有諸多的所謂“社群運營”的經驗,都是教人們如何通過無數的陌生群中,去忽悠、拉新和轉化,層層過濾出愿意交錢的“韭菜”,一把收割就萬事大吉。以流量思維來經營數字化社群,必將難以為繼,事實也是如此。
因此,需要重新定義“社群”。社群,一定是基于信任關系組織起來的“群”,是一個所有人都參與其中的生活群。常態化、可持續、強信任關系的數字化社群大都源于社區文化。事實上,每個人手機里都有很多“僵尸群”,人們雖處于一個數字化的群的空間里,卻依然是陌生人,可能從來不見面、生活也沒有交集,相互也沒有交流的必要。數字化社群必然要回歸到用戶信任的模式中來。在社群信任的基礎上,數字化社群零售生態才能可持續發展。
如今,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已經到了以群為根的時候了。
社群信任
DTC 之“DT 大 C”。這是對 DTC 理念的迭代和升維。C依然是用戶(Customer),消費者。大 C 就是那些信任關系、貢獻度與影響力較大的 C(Customer)。DTC就是“直面超級用戶”。大 C 也就是“自零售人”,不僅自己消費,還幫忙推薦和銷售。他們通常被稱為群主、團長、自零售人、超級用戶、KOL(意見領袖)或 KOC(關鍵消費者)等等。說得通俗點,大 C 是用戶在現實或虛擬的社交圈層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可以促使產品和服務信息不斷擴散、裂變的共創者。他們是社群中活躍的人,可以自己生產和創造營銷內容,或推動內容在其圈層中持續擴散。這樣的大 C,才有機會形成社群、傳遞信任和實現裂變。
在DTC的模式下,企業與小 c 之間可以不需要直接的強信任關系,在社群中傳遞社群信任的關鍵角色是“大 C”,大C才是直接面對小 c 的那群人。于是,自零售的銷售邏輯就變成了“企業——大 C——小 c”,企業與大 C 之間是強信任關系,大 C 與小 c 之間是強信任關系。企業要做的是通過數字化平臺為大 C 提供品牌、數據、內容、供應鏈資源,賦能大 C 更好地服務小 c。
社群讓信任更簡單。大 C 發揮著“一個人服務一群人,一個人影響一群人”的作用,把對企業的信任關系通過原有的人際信任有效傳遞給小c。這群人中間的一些小 c經由持續信任,逐漸成為大 C,從而實現社群裂變,層層遞進,生生不息。值得一提的是,哪怕有數字化工具和能力,企業也不應當越過大C直接穿透到小 c。因為一旦穿透,大 C 變成了“工具人”,沒有了安全感,強信任關系也被破壞,結果就是社群信任瓦解,又回歸到中心化經營的流量思維。
當社群之間按照一定的社會規則,圍繞在某個品牌周圍,已經讓這個品牌擁有了可持續的穩定性,這是一個弱中心,但不是無中心,若能更進一步,增加品類、增加品牌,增加供應商,增加不同社群之間的能量交換,則可完全構建出一個全新的商業文明,一個全新的商業經濟生態蔚然而來。
商業元生態
大C是企業與小c之間的橋梁,為企業和用戶之間建立了一種基于信任關系的深度連接。當連接從“一對一”擴展到“一對多”、“多對多”的時候,信任關系的核心邏輯沒有變化,只是,數字化社群把人與人信任關系從獲取、傳遞、優化甚至消亡的過程大大地加速了。大 C 成為數字化社群的銷售“場”,實現了“老帶新,一帶多”的自零售的模式。社交關系從一組“單線”連接,拓展為多組“交叉”連接的網狀結構。每個大 C 都擁有若干個基于信任關系形成的商業社群(Commerce Community,CC),若干個大 C 就構成了一個商業元生態。
商業元生態是一種前所未見的全新的商業經濟生態,基于數字化的社交工具和基礎理念,品牌商、零售商、合伙人、供應商、大 C、小 c 以不同程度的信任關系,緊密相連。數字化社群零售生態就是商業元生態,采用分布式零售的方式,它是弱中心或者多中心的,每一個中心都在自己的社群和社區里發揮作用,具體到每一個節點,每一群組關系,都是事實上的強信任關系,通過信任關系在整個生態中,品牌、商品、價值和能量可以自由流動和交換,按照用戶需求進行合理配置。商業元生態的參與者,完全可以憑借自己擁有的“信任值”去分工協作,開展自己力所能及的交易或服務工作,并獲得等價的回報。在這個體系中,競爭變成了合作,人與人之間、群與群之間,都是相互依存和共生共享,能量和價值的流動是基于信任關系,是自發的甚至是自覺的,任何破壞信任關系的動作,都不會被允許出現。這是一個基于數字化社群和強信任關系構建出來的共享經濟體。
“數字化社群零售生態”有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數字化,這是首要條件和最顯著的特征,只能是數字化時代里才會出現;二是社群,擁有足夠多的大 C 和社群之后,才有機會構建生態式的經濟體;三是零售生態,它是基于零售而不是采購、生產、研發等環節構建起來的,只有零售模式,可以分布式去中心化,可以按照生態的模式去構建。
結語
商業元生態最核心的理念是強信任關系,不論是企業與大 C 之間,還是大 C 與小 c 之間,都具備強信任關系。基于大C于小c原有的人際信任關系,大C可以快速連接小c,建立具備強信任關系的社群。企業基于與大C的強信任關系,賦能大C,以社群為根基,進行信任的有效傳遞,小c將持續信任成長為大C。信任反哺社群裂變。在不斷地交叉裂變中,社群經濟得以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繁衍出商業元生態。
人與人之間每一段信任關系的建立需要長期主義,社群與社群之間每一次能量交換和價值創造也需要長期主義。只有在某個細分領域保持長期、穩定的專注力,企業才有可能建立有效的技術壁壘,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