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菜大王”和“草莓博士”赴全國兩會之約
今年的全國兩會,貴州有四位致力于農業發展的全國人大代表,在兩會云連線上結緣,并定下了一個黔貨出山的約定。
“草莓博士”李世瑤(左一),“賣菜大王”李德祥(左二)
趁著六盤水的草莓上市,“賣菜大王”李德祥和“草莓博士”李世瑤相約在種植基地。走進基地,李世瑤向李德祥詳細介紹著他培育的寶貝。
李世瑤是西北農業大學的博士研究生,2017年,他放棄了留校任教的機會,回到家鄉投身農業種植研究。6年間,50多個大棚、20多個品種的草莓,在海拔近兩千米的貴州高原上形成特色農產品。在產品向產業的推進中,穩定的銷售渠道成為李世瑤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同樣帶著造福家鄉的情結,李德祥23年前回到貴州創業,從事商超經營,惠民農產品銷售成為超市的一大亮點,目前已經和省內200多個農業合作社達成長期合作。
李德祥(左) 李世瑤(右)
在基地考察后,李德祥發現草莓品種豐富,但規模還難以達到供貨要求。草莓品種很豐富,很多市面上都還沒有見過。這樣的基地,市民來采摘,體驗生活是可以的。但需要解決規模化供應問題。
對于雙方的合作,李世瑤也進行了思考。基地帶有實驗性質,就是從幾十個品種中篩選出產量高,品質好,價格實惠、物美價廉的品種,最后大規模種植保障穩定供應。
“一個管種,一個管賣”,全國兩會上約定的落地,還要大家齊心把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筑牢夯實。為此,村民們也來到基地里,與兩位全國人大代表共話未來產業發展。
李德祥(左) 李世瑤(右)
李德祥給大家說,進入超市的草莓從顏色上是相接近的,果形大小差不多的歸為一類,還要進行農殘檢測、挑選打包等才能上架銷售。商品是一種藝術品,形成標準化,就能賣個好價錢。鄉村振興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鄉村產業的發展。這次就是把農戶+農業合作社+超市的模式帶給大家。
李德祥(左) 李世瑤(右)
對于合作社接下來的打算,李世瑤說,中箐村海拔高,土地較為零碎,最有潛力的就是發展特色產業。只要技術精,痩土也能出黃金。這幾年主要在西瓜、草莓和鮮食玉米方面進行了探索,先把品種篩選出來、技術研究出來,如果有需要種,李世瑤就提供技術指導、提供種子種苗,大家一起來種,把特色產業發展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持續抓緊抓好農業生產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三月的草莓基地花香果甜,聽著代表們帶回的兩會精神,大家也對產業的發展更有盼頭。
六盤水市鐘山區中箐村黨支部書記 姚辰輯
六盤水市鐘山區中箐村黨支部書記姚辰輯說,和兩位代表交流下來,對農產品種出來不能作為單一農作物來看待,要作為精品來打造很有感觸。有了技術作支撐,今后的銷售也有保障,增強了發展特色產業、種好精品水果、追求高科技現代化農業的信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