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晉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8.5億
今年以來,晉城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促進消費的各項政策,消費品市場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8.5億元,同比增長17.6%。其中,城鎮市場零售額完成148.0億元,增長18.3%;鄉村市場零售額實現10.5億元,增長8.4%。
一、消費品市場運行的主要特點
1、城市消費市場活躍,鄉村消費穩步增長。隨著城鎮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商業基礎設施投入的不斷加大,為消費市場發展增添了新活力。前三季度,全市城鎮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48.0億元,同比增長18.3%,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3.3%。“家電下鄉”等政策措施的進一步實施,推動了鄉村市場的發展。前三季度,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實現10.5億元,同比增長8.4%,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7%。
2、批發零售業快速增長,住宿餐飲業形勢向好。全市批發零售企業積極調整經營策略,加強市場營銷,有效地推動了消費品市場的平穩增長。1-3季度,全市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134.8億元,同比增長18.2%,占全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5.0%,在消費品市場中起主導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慶宴會、親朋聚會、家庭休閑就餐消費成為餐飲業消費熱點,尤其是節假日婚宴消費相對集中,帶動了全市住宿餐飲業市場的持續活躍發展。1-3季度,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3.7億元,同比增長14.1%。
3、限額以上企業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中堅力量。限額以上商業企業依靠強大的資金實力、規范的經營管理和成熟的市場運作能力,憑借規模經營、貨源豐富、環境優美、信譽度高等優勢,以較強的凝聚力吸引了絕大部分中、高層的消費者。1-3季度,限額以上企業累計實現零售額73.3億元,同比增長30.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6.3%,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零售額68.8億元,增長31.6%,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14.0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企業實現零售額4.5億元,增長16.9%。
4、大宗商品銷售市場活躍。隨著晉城市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擁有量逐步增加,對石油及制品的消耗逐漸增大,1-3季度,全市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達到20.5億元,同比增長40.1%。房地產交易市場的活躍帶動了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商品市場的發展,截止3季度末,全市建筑及裝潢材料類累計實現零售額16.4億元,同比增長85.6%。
二、消費品市場增長主要原因
1、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成為全市消費增長的內在動力。1-3季度,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2元,同比增長14.9%;農民人均現金收入5623元,同比增長20.7%。收入的較快增長,增強了城鄉居民的消費信心,直接帶動消費水平的提高。
2、新型業態出現,商業網點增加,推動了市場發展。今年以來,全市零售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各中小型超市購物中心專賣店等新型業態紛紛出現,居民購物環境得到較大改善,超市商品品種齊全,購買力大大增強。大型超市店鋪的增多和面積的擴大,為全市大型企業補充了新鮮活力,推動商業零售業的發展。
三、消費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今年前三季度晉城市消費品市場雖然穩步增長,但制約消費品市場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因素仍然存在。
1、物價漲幅較快,制約消費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5.2%,價格水平持續高位攀升,特別是食品類價格漲幅達到11.9%。物價的上漲影響了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費預期能力,進而影響消費需求的持續增長。
2、消費環境不盡完善,影響了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近年來,晉城市積極整頓規范市場秩序,加大市場監管力度,消費環境有了明顯改善,但目前消費品市場仍存在一些問題,制假售假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時有發生,食品安全方面也存在隱患,一些商家在經營中存在虛假打折、不公平競爭等問題,直接影響居民的消費心理,制約了居民消費需求。
3、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制約了消費市場發展。養老、醫療、就業、教育支出仍是城鄉居民家庭重要支出點,加上投資渠道匱乏,人們提前消費意識較弱,制約了消費的快速增長。
四、擴大消費品市場的幾點建議
1、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同時,抑制物價的過快增長。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是增強消費能力,提高消費水平的重要途徑。要把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作為當前工作的重心,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增加中、低消費群體的收入。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物價,特別是日常生活用品價格的過快上漲,也是提升消費能力的有效途徑。
2、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及省、市各類鼓勵消費政策,推進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家電下鄉銷售網點的備案工作,督促企業加快售后服務體系建設,強化日常監管,確保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付。繼續加大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快推進回收、銷售網點備案,協調資金兌付,努力增加家電的回收和銷售量。
3、規范市場秩序,營造安全健康的消費環境。繼續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藥品、農資、住房、旅游等專項整治;加強對商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重點加強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類專項整治。積極開展商業誠信體系建設,努力營造誠信、文明、健康、安全的市場環境。
(山西統計信息網 楊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