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校園外賣”上線,巨頭混戰(zhàn) “外賣集合店”?
出品/職業(yè)餐飲網(wǎng)
作者/旖旎
京東的“鯰魚”入局,徹底點燃外賣江湖戰(zhàn)火.
這兩天,美團和淘寶閃購再度掀起“零元購”外賣補貼大戰(zhàn),廝殺再度升級。
而另一邊,天貓俏咪咪扎進“校園”市場搶食。今年2月,天貓校園推出了全新外賣品牌“天貓校園外賣”。其中餐品不僅覆蓋一日三餐,還有夜宵和烘焙、甜點下午茶,主打“10元起送、0元配送費”。
究竟它創(chuàng)新出了怎樣的校園外賣新模式?這種校園外賣集合店模式又是否能跑通?
天貓“校園外賣”上線,0元配送,10元起送
校園場景,一直是外賣巨頭們盯上的一塊香餑餑。
天貓從2021年,就曾嘗試做校園外賣集合店,但當(dāng)時鎖定的是超市零售商品。
當(dāng)時還處在疫情期間,學(xué)生們可以通過支付寶、手機淘寶、餓了么APP進入餓了么界面,搜索天貓校園進行下單。
足不出戶,在宿舍就可以下單,送到指定地點。
而如今,其針對校園餐飲外賣不僅上線了專門的小程序,還主打0元配送。
究竟天貓的線上校園外賣,有著怎樣的亮點?
1、顧客通過“公眾號或小程序”下單
與其他平臺APP點單不同,天貓是通過微信小程序來下單。
天貓注冊和上線了同名的“天貓校園外賣”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
顧客通過其公眾號跳轉(zhuǎn)鏈接,或者小程序直接進入主界面。
點餐流程與在美團、餓了么等平臺上沒有差別。
顧客選好餐品,填寫地址和送達時間,就可提交訂單。
不過配送方式除了一般的外賣配送和預(yù)約到店自提外,還多了一項快遞郵寄,可能適用于零售包裝食品等品類。
2、品類覆蓋一日三餐、夜宵、下午茶,目前推行“限時”配送
其外賣配送的種類很豐富。
包括水餃面食、校園食堂、校園超市、鮮果餐飲、烘焙甜點、炸雞漢堡、特色小吃等。
小吃和燒烤夜宵等。
其中頁面還可以看到特價商品售賣,商家可以通過打折特惠活動來引流。
在配送時間上,目前還不是全天可配送。
依據(jù)不同高校,但大部分都鎖定在上午10:00-13:00、下午16:00-19:00,午餐和晚餐兩個飯點。
3、目前已在多個省市開通,外賣店不局限于校內(nèi)
記者查看發(fā)現(xiàn),天貓校園外賣目前在多個省市開通了此項服務(wù)。
包括海南、湖南、山東、江西、四川、陜西、新疆等地的高校。
入駐天貓校園外賣平臺的商家不局限于校內(nèi),也有學(xué)校附近的校外商家。
職餐記者從天貓校園三亞校區(qū)的小程序看到,頁面顯示袁記云餃、幸運咖、正新雞排、賽百味等頭部餐飲連鎖品牌正在籌備中,即將入駐。
4、10元起送,配送費為0元,招募校內(nèi)專送騎手
小程序上的所有商品都是校園專送,配送時間在30鐘左右,配送費用為0元,10元就可以起送。
而從其小程序,我們也看到了外賣騎手招募鏈接。
天貓外賣直接在校園招募“學(xué)生”作為轉(zhuǎn)送騎手或快遞員。
阿里、京東、美團又“盯上”外賣集合店
2025年的外賣戰(zhàn)場,可以說戰(zhàn)火一波接著一波,從未停歇。
前天(7月5日),淘寶閃購加碼優(yōu)惠券補貼力度,推出“滿19減19”“滿18減18”。美團也不甘示弱,推出“0元外賣”“0元自取”。
霸王茶姬、瑞幸等品牌單杯飲品外賣價格接近“零元購”,這也讓外賣平臺訂單過億,門店銷量暴增。
而這樣近乎“瘋狂”的廝殺和賽道內(nèi)卷,也讓尋找新的市場切入口成為平臺們的共識。
從天貓校園外賣的“0元配送”到京東7鮮MLL實體集合店探索,再到美團浣熊食堂放心外賣集合店,巨頭們正用不同邏輯探索“外賣集合店” 模式,尋找新增量。
1、阿里、京東、美團,巨頭們紛紛盯上“外賣集合店”模式
早在阿里天貓建立校園外賣之前,美團和京東就已經(jīng)開始著手探索外賣集合店模式。
像是職餐記者之前報道過的,6月18日,京東在哈爾濱開了首家實體餐飲集合店7鮮mall,其中既有老字號,也有如蜜雪冰城一樣的頭部餐飲品牌。試圖通過線下實體集合店,來為線上品質(zhì)外賣做基礎(chǔ)。
還有像是美團的浣熊食堂,它并非平臺自營,也不直接參與餐飲經(jīng)營,而是一套由平臺主導(dǎo)設(shè)計的外賣新基建。通過全鏈條透明化,以重資產(chǎn)投入換取行業(yè)的長期信任回報。
然后再回過頭,看阿里的此次探索,則是以天貓校園外賣為切口,瞄準校園場景做初步模式探索。
三巨頭利用自身供應(yīng)鏈、流量入口與場景運營上的不同核心優(yōu)勢,掘金本地生活市場。
2、校園場景切入,成本小、需求集中
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是,阿里這次盯上的是校園場景。
餓了么當(dāng)時就是從校園起家,如今還是想通過校園“老巢”來探索新模式。
為什么選擇”校園“?
一方面它是低成本“試驗田”。校園配送效率快,用人成本低,像是阿里如今招募本校生為騎手,更是解決了配送人員問題。而圍繞校園食堂和校園外部的餐飲商家整合,也更容易集中。
另一方面流量獲取更容易,大學(xué)生客群群體在學(xué)校較為集中,更易獲客和方便獲取市場反響和數(shù)據(jù)。
而且這部分群體還有高需求,堪稱被低估的消費金礦。
《2025 校園產(chǎn)業(yè)生態(tài)白皮書》顯示,2035 年高校在學(xué)人數(shù)將達 7211 萬,大學(xué)生日均外賣 2.1 次,餐飲外賣規(guī)模超 1.6 萬億,年復(fù)合增長率 9.6%,其中 “高性價比 + 即時配送” 需求占比超 70%。
所以阿里盯上這塊沃土,進行模式創(chuàng)新打磨。
3、阿里重啟“爐灶”,用“天貓”來探索新模式
從通常意義上講,阿里應(yīng)該通過餓了么來探索校園外賣集合店模式。
但此次卻通過“天貓”另起爐灶,也許是為了開辟獨立戰(zhàn)場。
餓了么已形成成熟體系,若天貓校園外賣通過餓了么入口運營,可能會分流原有用戶,且難以突破固有框架。
獨立品牌 “天貓校園外賣” ,可更靈活試驗 “零售+餐飲” 集合店新模式。
而且,此次天貓校園外賣僅通過小程序與公眾號運營,不依賴超級 APP 流量。
試圖通過一個新場景切口,利用校園這個低成本“市場”,來探索一個新的可能,未來跑通可以與餓了么一起并行掘金。
總結(jié):
“所有商業(yè)變革的起點,都是對場景價值的重新挖掘” 。
當(dāng)京東用7鮮Mall試圖以“線上+線下”撬動品質(zhì)外賣;
美團以浣熊食堂明廚亮灶的外賣集合店模式搶占市場份額;
阿里借天貓校園外賣集合店模式搶占校園外賣市場;
三巨頭在 “外賣集合店” 賽道的混戰(zhàn),本質(zhì)是對本地生活服務(wù)場景的話語權(quán)爭奪。
對于餐企而言,當(dāng)巨頭們用資本與技術(shù)撕開場景邊界,聰明的餐企早已準備好從混戰(zhàn)縫隙中抓取屬于自己的增長密鑰。
畢竟在商業(yè)的棋盤上,永遠不缺跟風(fēng)者,缺的是懂得借勢破局的機會捕捉者。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