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萬家四大舉措搭建外貿企業轉內銷的“高速公路”
出品/零售商業財經
撰文/喻博雅
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正經歷深刻調整,國際供應鏈呈現區域化重構態勢,部分國家貿易政策調整加劇了市場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全方位擴大內需,大力提振消費”提升至戰略高度,商務部同步出臺《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著力構建“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動態平衡體系。
在“外循環承壓、內循環蓄能”的特殊時點,華潤萬家于4月9日正式推出四大舉措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內銷市場:
一是將為優質外貿企業開通內銷“直通車”,使好商品能夠以最快速度上架與消費者見面;二是將匹配不同企業的產品定位,分級分類在旗下精品超市、綜合超市、社區超市落地,讓更多優質商品通過全國2000余家門店走進萬千家庭;三是將聯合優質外貿企業開發自有品牌,釋放產能,共同為消費者打造優質好商品;四是將通過旗下商貿公司,提供“代理+經銷”雙引擎,助推出口外貿企業加速在中國市場的成長。
圖源:華潤萬家官網
在業內人士看來,華潤萬家此次推出的“內銷直通車”“優質商品分級渠道適配”“自有品牌聯合開發”“代理經銷雙引擎”四大舉措并非孤立的政策工具,而是基于零售行業規律與外貿企業痛點的系統性創新。
進一步講,通過供應鏈整合、渠道優化、品牌賦能和模式創新,華潤萬家有望打破傳統外貿轉內銷的“信息壁壘”與“渠道梗阻”,實現從“產品輸出”到“生態共建”的轉型升級。
圖:華潤萬家
1.內銷“直通車”機制:以效率革新打通市場準入“高速通道”
對于長期依賴海外訂單的外貿企業而言,國內市場的準入流程復雜、認證周期漫長是首要挑戰。
華潤萬家的內銷“直通車”機制,本質是供應鏈效率的集中優化,讓“生產端”直連“零售端”,進而壓縮商品流通周期。該機制整合了華潤萬家全國2000余家門店的實時銷售數據與消費者洞察,能夠幫助外貿企業實現從產品設計到貨架陳列的精準匹配,緩解外貿企業資金周轉壓力的同時,降低滯銷率并真正實現“好商品不過季”。
圖:華潤萬家
2.分級落地策略:以場景化運營實現商品與客群精準匹配
外貿企業的產品定位差異顯著,既有高端制造的智能設備,也有高性價比的民生用品,這意味著不同產品需要不同的渠道觸達方式。
華潤萬家旗下精品業態通過提供與眾不同的商品與服務,營造快樂時尚的購物氛圍,使消費者體驗更廣闊的生活方式;綜合業態提供安全豐富、物有所值的商品,以生鮮、食品商品為優勢品類,滿足大眾家庭消費群體一日三餐和居家生活品質需求;社區業態則迎合節奏緊快,小戶化趨勢的高頻剛需,為家庭一日三餐和日常提供補給,滿足社區消費者時效性、便利性需求。
圖:華潤萬家精品超市業態
華潤萬家“業態分層、場景細分”策略背后源于深度的消費者數據洞察,而這種分級落地的核心優勢便是“無需企業自建渠道即可觸達全客群”。
3.自有品牌共創:從“代工生產”到“品牌共建”的價值躍遷
傳統外貿企業的核心痛點之一是缺乏自主品牌,在國內市場往往面臨“質量過硬但溢價能力不足”的困境。華潤萬家發揮其“消費者洞察+產品定義+供應鏈整合”的全鏈條能力,與企業聯合開發自有品牌,實現“需求端數據反哺—產品端精準研發—供應端成本優化”的閉環。
圖:華潤萬家自有品牌商品
更深遠的意義在于,這種合作能幫助企業建立“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產品開發體系,外貿企業不僅獲得穩定訂單,更通過華潤萬家的渠道網絡建立起國內市場認知,為自主品牌培育奠定基礎。
4.雙引擎模式:以靈活機制適配企業全周期發展需求考慮到外貿企業的規模差異與內銷階段不同,華潤萬家旗下商貿公司將推出“代理+經銷”雙引擎模式。
雙引擎模式的創新之處在于“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該模式能有效解決企業終端運營能力不足問題,區域經銷制則通過分級授權實現市場滲透。該模式使得優質外貿企業也能借助華潤萬家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實現商品的快速流通。
圖:華潤萬家
如果說四大舉措是華潤萬家應對當下外貿轉內銷痛點的“戰術組合拳”,那么其背后則是企業深耕零售領域四十年的戰略積淀與價值堅守。
這家始于1984年的零售企業,其成長歷程始終與行業變革同頻共振。如今,邁入“不惑之年”的華潤萬家,正以“價值共生”為核心理念,將企業發展深度融入國家戰略與產業升級,這種深厚的戰略積淀,不僅塑造了其獨特的企業品格,更使其探索出具有標桿意義的行業解決方案。
圖源:華潤萬家
反觀此次為外貿企業“搭橋鋪路”之舉,華潤萬家不僅是對政策導向的精準響應,更代表著零售龍頭企業在復雜外部環境下的主動破局。
通過整合渠道資源、賦能品牌升級、優化供應鏈效率,華潤萬家正構建起“外資外貿銜接、生產消費貫通”的新型生態,為消費者帶來全球優質商品,為行業破解轉型痛點,為社會創造價值增量,更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民生企業在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蓬勃發展中的責任擔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